建文帝朱允炆去向之谜?自焚而死还是逃出皇宫

历史乱谈 2024-03-08 17:36:02

朱允炆,即明惠宗,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于1398年即位,在位期间至1402年,共四年。

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称为“建文新政”。他改变了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这些政策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操作性。

朱允炆在位期间最重大的事件是靖难之役。由于他实施削藩政策,引发了燕王朱棣的反叛。1402年,朱棣攻陷京师(南京),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

关于建文帝生死之谜,常见的是正史中的记载,朱允炆于宫中自焚而死,但有两点却很奇怪。首先,清理现场的时候,太监只找到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遗骸,朱允炆的遗骸始终没有找到;其次,建文帝使用的玉玺也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燕王朱棣为夺取帝位,只有宣称建文帝已死,为掩饰夺取帝位而发动的政变,朱棣指使臣下掩盖历史真相,销毁建文时期的政府档案,禁止一切关于此事的记叙,篡改历史。而且,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墓于何处,无人知晓。明末,崇祯帝曾表示,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其坟墓在何处。

另一种说法,在南京被攻破后,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事实上,明成祖朱棣也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朱允炆的生死未卜给当时的明成祖一种无形的压力,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以寻访仙人张三丰为名,暗中侦查建文帝的踪迹,走遍大江南北,前后共二十余年。民间传说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辗转到南洋,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同样,明成祖朱棣的子孙后代也认为建文帝的下落是个谜。明神宗朱翊钧即位伊始,曾下诏为被杀的建文朝大臣建祠庙进行祭祀,并颁布《苗裔恤录》,对他们的后裔给予抚恤。万历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在文华殿与内阁大学士们谈起建文帝一事,提出了思虑已久的问题:“听说建文帝逃亡,不知真伪如何?”再次提出了明朝的第一号无头公案。内阁首辅张居正如实回答:“我朝的国史没有记载这件事,听前朝的故老们说,靖难之师进入南京城,建文帝乔装逃亡。到了正统年间,有一个老和尚在云南驿站壁上题诗一首,有‘沦落江湖数十秋’之句。御史召见此人询问,老僧坐地不跪,说:‘我想叶落归根。’查验后才知道是建文帝。”张居正的说法,记载在《明神宗实录》,与祝允明《野记》所说大体相同。

0 阅读:0

历史乱谈

简介:想到哪说到哪,觉得有意思的历史就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