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素描:云峰屯堡,一去再去

文字绘者青青 2024-05-18 06:01:15

超爱安顺云峰屯堡。

第一天去了云峰屯堡,时间不够没能走完。因为太喜欢云峰屯堡了,我们改变了行程,又在安顺多留了一天,又去了一次云峰屯堡。

云峰屯堡景区导览图

云峰屯堡景区主要包括云山屯、本寨和洞口寨遗址三个区域。景区建设很好,却不商业化,游客也很少。

云山屯

云山屯建于明初,后来屯田制度衰落后商贾巨富涌入,这里成为了“商屯”,曾经显赫一时。

因为云山屯位于半山腰上,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保存相对完整。

沿着一条盘山石阶路向上,一路古树浓荫,山势险峻。

半山腰处见一座大屯门高耸雄踞,为歇山顶箭楼式,上书三个大字——云山屯。

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面的“屯”字很特别,“屯”的下面还加了一个“土”字底。这个字在字典中并不存在,据说在屯堡方言中读作“tèn”,特指像云山屯这样设在半山腰的屯堡。

寨墙高7~8米,厚1.5~2米,长十数里,从大屯门两边延伸开去,与山崖衔接。

进屯后,一条东西向的石头主街纵贯全村。

另有数条弯曲的小巷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既保证了私密性,又维系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云山屯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状分布,背靠青山,悠淡如世外桃源。

戏台

屯内保留着戏台和驿馆,诉说着曾经的热闹。

驿馆

如今屯内还生活着一些老屯堡人。虽然成为了景区,但几乎没有商业氛围。那些老屯堡人也不怎么做生意,只自顾自地过自己的日子。

云鹫寺

戏台后方有山路直上云鹫寺。那里是附近的最高峰,可以俯瞰周边村落。

后屯门

有前屯门,就有后屯门。云山屯整个保存得很完整。后屯门两边也有伸展的寨墙,与周围的石山融为一体。

本寨

云峰屯堡本有八寨,合称“云峰八寨”,其中“本寨”是八寨的大本营所在地,故而得名。

本寨,是 “军屯”的典型代表,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现存屯堡中碉楼最多的村寨,共有七座。可惜我们只看到了两座。

碉楼

本寨的房屋更能体现屯堡的“堡垒”风格。石头屋墙又高又厚。

开窗很小,方便战斗时做枪眼射击。

本寨的建筑风格也比其他屯堡更加典雅精致。

传统的屯堡民居,院门为双扇木门,门上有门楼,门楼有雕花垂柱。

这样的门楼,我们在本寨看到最多,设计各不相同,很有特色。

可惜这些民居大多已经损毁无人居住了。少有人居住的也是老人。

这位婆婆坐在自家门口纳凉,见我们满怀热情地拍照赞叹,自己也好奇地打量起自家的门楼来。

漂亮的雕花垂柱

门内则沿袭江南民居的特色(移民多江淮人),三面围屋,中有一方石板天井。正房面对着大门。

天井里的下水道口,也是江南常见的钱币和金蟾造型。

窗格门棂的木雕都相当精美。

在屯堡里我还看到一种“腰门”,跟两广地区的“推笼门”有异曲同工之妙,既通风透气采光,又防止小孩等跑出去,还有“非请勿进”之意。

洞口寨遗址

洞口寨,其实已经没有了,仅残存了一点儿短墙。这片地区现在是一个湿地公园。

当然说“湿地公园”并不准确,因为这里还有大片的水田,我们亲眼看到农夫在田间劳作。

水田间有白鹭低飞,真真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云山屯清幽古朴,保存完整,宛如世外桃源;本寨为“军屯”代表,房屋粗看似堡垒,细看则充满江南特色;洞口寨遗址,绿树荫荫水田漠漠。

有一条平坦的观光道环绕着云山屯、本寨和洞口寨遗址,穿行于青山绿水石头屯堡之间。

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山外是天,天上是云,云聚云散,寂寂唯闻鸟声。

0 阅读:5

文字绘者青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