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彭德怀,李奇微明显比麦克阿瑟更厉害,为何还是被调走了?

纵观历史2021 2024-03-29 23:57:09

1950年,原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员沃克车祸身亡,李奇微接替了沃克中将的位置,他发明的“磁性战术”,曾短暂性地带领美联军对我军形成了克制。

但就在李奇微打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却突然被调走了,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整体而言,李奇微面对彭德怀的表现,比麦克阿瑟这个五星上将要好得多。

究其根本,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实践”!

自从美军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就一直窝在日本不肯出门,依靠前线战报遥控指挥。除了麦克阿瑟以外,还有一个人很喜欢这样遥控指挥,那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成了我们的手下败将,麦克阿瑟自然也不会例外。

沃克中将死后,杜鲁门直接派人给李奇微家里打电话,当场任命李奇微为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员。

李奇微算是艾森豪威尔的“学生”,因此他的行为处事、作战风格都和自己的老师很像,更注重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

李奇微来到朝鲜战场后,很快就发现了志愿军的致命弱点,并根据这些弱点研究出了“磁性战术”。

因为美军不断的轰炸,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出现了问题,长达五百里的补给线,将近四百公里没有任何对空反制措施,只要拿下补给线,就相当于掌握住了志愿军的命脉。

但是这一点,必须要亲自来到朝鲜战场上才能发现,如此看来,麦克阿瑟比李奇微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李奇微认为,只要前期不和志愿军打运动战,后期志愿军就会因为补给跟不上削弱战力,到时候就是美联军大军进攻的好时机了。

不得不承认,李奇微的“磁性战术”,确实在短时间内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没过多久,彭德怀、陈赓等志愿军领导人对作战方式进行了调整,专门克制李奇微的“磁性战术”。

彭老总放弃了此前一直沿用的“运动战”,搞起了“阵地防御战”,再利用战壕、交通沟之类的将各个阵地连成一片。

当时是陈赓最先提出这一战术的,后来也是他带人去挖地道、挖战壕,麦克阿瑟知道后,气愤地说道:“陈赓不是来打仗的,他是来朝鲜挖地道的!”

在此基础上,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彻底失效,可一时之间,麦克阿瑟又想不出什么有效战术,最终只能被迫交出战场主动权,被我军压着打。

除此以外,也和李奇微被临时调走有着一定的关系。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难道美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显然不是!

此前的交手中,李奇微早就意识到,不论美军的装备多么先进,都是无法战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他倾尽全力也只能打到三八线,再往后他也没办法了。

而且,当时美国一直将主战场放在欧洲,为了更好地控制欧洲的军事力量,艾尔豪威尔才将李奇微调到欧洲出任总司令。

0 阅读:178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