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赘婿为什么能“软饭硬吃”?

荒年说历史 2023-02-15 13:27:15

最近著名相声演员郭麒麟与影视知名女演员宋轶合作的《赘婿》一片地上映的大火,使得人们对赘婿这一社会现象充满了很大的好奇。

在今天“赘婿”被称为“倒插门”,听名字就知道,这对于男方来说是一种比较耻辱的事情。

中国的婚嫁制度起源很早,有一些古老的习俗,一直传递至今。中国由于是起源封建制度,所以婚姻观念也是起源于封建制度。

在封建制度中,婚丧嫁娶是古代贵族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因为在封建时代,权力的构建主要来自宗法制度之下的血缘关系。而部族与势力之间想要形成联盟,只能依靠联姻关系。

所以古人的婚姻,不仅仅是婚姻,更是家族的联盟与联合方式。所以,在古代的婚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婚姻并非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这种方式联合方式,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比如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就是通过互相的联姻,来维持互相的联盟。

所以既是联盟,古人就十分讲究“门当户对”,毕竟,联盟的双方谁也不愿意吃亏,去帮助弱小的势力。不过世事总有例外,比如有的人家里势力十分强大,但是仅仅有女儿,没有儿子,如果女儿“嫁给”别人家之后,自己就会“老无所养”。

那么就需要找人“入赘”来继承家业。再比如,皇家的婚姻就更为特殊,其实,皇室娶妻也不光是看门第,而是皇帝要通过使用外戚来形成自己的势力。

所以皇帝娶妻就更要对方选择。很多时候,因为某一位妃子被皇帝宠爱,妃子的一家都会备受重用。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就比如西汉时期的王政君,后来王莽能篡汉也是因为王政君给予了他太多的权力。

当然皇室嫁女儿也一样,不过由于是皇室的“赘婿”,不仅选拔要求就格外严格 而且赘婿还要每天给公主请安,在地位上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

一般来说,赘婿是没有什么地位的,毕竟赘婿一般都是女性家庭地位高于男方,男方就必须小心顺从。但是中国的宋朝就比较不一样,赘婿就可以“软饭硬吃”,那么宋朝的赘婿为什么就可以“软饭硬吃”呢?

一、赘婿也并非绝对没有前途,只要通过科举,就会飞黄腾达

中国封建时代的嫁娶观念一直能够延续的原因就是在于它不只是代表着两个人的婚姻关系,更是两个家族的联盟。不过,这里面还有着一个“隐身”起来的含义,那就是“中间人”,或者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人质”。

我们知道在封建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盟如果不是通过婚姻,就需要把“儿子”放到其他国家那里当做人质,以保证不会随意破坏联盟。所以古代婚姻的实质其实就是双方联盟之后把“女儿”当做“质子”放到其他人家里。

所以中国字里就把婚姻解释得很清楚,一个是“嫁”,意思是女方到了其他人的家里,作为“人质”。一个是“娶”,男方到女方家里把“人质”“取”走。

所以在中国古老的观念之中,嫁到家里的女子就是男方家里的人了,这个观念就来自周朝古老的婚姻观念。

所以古老的婚姻观念中,婚姻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女方一开始只是一个类似于“人质”的契约物。不过嫁到男方家里的女性也有翻身的时候 那就是“母凭子贵”。也有后来的“多年媳妇熬成婆”。

首先是“母凭子贵”,如果女子生下来儿子,那么就能凭借儿子成为未来传承家族香火的抚养人,那么身份地位自然就会高一层。再就是嫁到男方家时间比较长,多年的共同生活使得双方互相信任,女性的地位自然提升。

那么女性在嫁到男方的家里,会有熬出头的一天那么作为男方“赘婿”会有那一天吗?这在宋代之前是很困难的,但是到了宋代,很多赘婿就掌握了“软饭硬吃”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来赢回自己的尊严。

在宋朝,文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只要能够做官,那么社会地位直线上升,财富也随之而来,真正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宋朝赘婿要想软饭硬吃,就要疯狂考科举,只要考上科举,成为官员,赘婿比亲儿子还要亲。

二、招赘婿是有的大户家里没有儿子,把女婿当做传家之人

宋朝时期,愿意招赘婿的家族有一种情况是家里没有儿子,想要招一个女婿给自己“养老送终”,然后让他继承家业。

这样的话,女婿就可以“软饭硬吃”。因为在宋朝“封建礼制”十分严重,一个女人要是离婚,还需要“守贞洁”,要是惹得姑爷不高兴,把女儿“休”了,那么女儿又很难再嫁。所以这种上门女婿,就可以“软饭硬吃”。

因为女方家里本来就是找了一个继承人,只要做得不过分,看在将来还要女婿继承家业、养老送终的面子上,也需要尊重一下姑爷。不过除了女方家里没有女儿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女方家里太过于富贵,后代有实力。

女方家里比较疼爱女儿,不愿意让他嫁出去受苦,所以就想要招一个女婿。这种女婿就需要小心谨慎地过生活了,就很难“软饭硬吃”。

三、宋代时结束了门阀时代,士族开始崛起,阶级观念变得开放

宋朝时期,之所以会有“软饭硬吃”的上门女婿,最根本原因还是宋朝真正开始让士族登上舞台。从周朝时期的贵族时代再到汉朝与东、西两晋的门阀时代。经过五代十国大的混乱之后,在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科举制度。

不过隋唐时期,还保留着贵族时代的特征,尤其是社会上士族阶层还没能突破士族的思想。

一直等到宋朝文人越来越受到重用之后,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兴起,使得天下士族形成了统一的认知,在宋朝形成了新的士族时代,也就是形成了一个士大夫阶级。

新士族时代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科举制突破了之前以血缘和婚姻为媒介的阶级垄断。

在宋朝只要能参加科举,被录取成为官员,那么就迈入了士大夫阶级,也就是可以和皇帝联盟,治理国家。所以,到了宋朝之后,人们都认知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古老的阶级观念打破了,人们不会只是看重家族门第,因为一些低等的家族,往往因为一个士子,通过科举,使得家族一跃而起。那么,就有很多家族愿意“投注”在一些低等家族身上,希望对一些“寒门”提供婚姻关系,先构成联盟,

然后等到士子得以“高中”之后,能够换取回报。所以很多有“才名”的士子,往往可以“软饭硬吃”,因为虽然他们现在是“寒门出身”,可他们有足够的信心,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一夜成名。

总结

宋朝的赘婿可以软饭硬吃,一方面是宋朝科举考试使得赘婿有了成功的机遇。

其二,有一些家族没有儿子,需要依靠赘婿继承香火,也需要依靠赘婿来养老送终。

其三,在宋朝,世家大族的观念被有效地打破了,很多大家族愿意投资在寒门士子那里 希望可以通过帮助士子成功,自己也获得利益。

0 阅读:0

荒年说历史

简介: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都不是等你准备好了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