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昌黎谷到宜春大米:韩愈与稻田的故事

紫缘邪情 2024-04-01 17:22:35

盛夏时节,袁州的天空如被烈火焚烧,土地干裂,禾稻垂首。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百姓们无助地跪拜在苍天之下,祈求甘霖降临。此时,韩愈被朝廷派往袁州担任刺史,肩负着治理之重任。

韩愈甫一上任,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仁爱之心。他深入了解民情,发现当地存在买卖人口等陋习,立即着手进行改革。他废除了这些陋俗,兴办学校,提倡教育,使得袁州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百姓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即使政绩斐然,韩愈心中仍有一件大事萦绕不去——那就是旱情。眼看禾稻即将枯死,他焦急万分。在得知仰山有一座二龙神庙,据说能呼风唤雨后,韩愈决定亲自前往祭拜。他率领数十人踏上征途,步行至仰山。在神庙中,他虔诚地诵读《祈雨告仰山神》,不久,天空果然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如期而至。禾稻得救了!

秋天来临,韩愈再次前往仰山,以表达对神灵的感激之情。在途中,他遇到了一户正在举办婚礼的农家。他们将韩愈视为救命恩人,请求将这片稻田命名为“昌黎谷”,以示纪念。韩愈听后微笑着婉拒了他们的请求。

在庆祝丰收和喜事的宴会上,韩愈品尝了香气四溢的新米饭。他感慨万千,道:“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袁州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对百姓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为了纪念这一刻,他将这种大米命名为“宜春大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宜春大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颗粒饱满、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口感细腻。每一粒大米都仿佛蕴含着韩愈的智慧和百姓的辛勤汗水。

如今,“宜春大米”已经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大米品牌之一。而在宜,更是孕育出了一种更为璀璨的大米——“宜春长山里大米”。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大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宜春长山里大米”不仅继承了“宜春大米”的优良品质,更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它口感更加细腻、香味更加浓郁、营养更加丰富。每一粒大米都如同宝石般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昌黎米到宜春大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稻米的传奇经历更是一段关于文化传承、民族情感和人文关怀的历史篇章。它见证了韩愈的智慧与仁爱也见证了袁州百姓的勤劳与善良更见证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0 阅读:1

紫缘邪情

简介:我爱发一些文章,喜欢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