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回归“油电共存”,就是电动化“差生”?

车厘子大叔 2024-05-11 11:07:02

“流量易逝,风格永存”,当雷军和红衣教主流量“挟持”的北京车展,都成隔夜茶之后,还有谁会关心在车展之前,有一家传统车企曾“内涵”过(厂家表示“皮一下”)小米呢?

所以,当价格、流量、营销等表层因素关注远远盖过技术、性能等其他参数,当外资、合资车企无论多努力,推出的新能源车,都比国产新势力卖得更差时。这个想“皮一下”的凯迪拉克,也“学乖了”,重拾起“油电将会长期共存”两条腿并行的思路。根据凯迪拉克高层透露,凯迪拉克不会在2030年完全电动化,会继续售卖燃油车,但纯电产品依然会覆盖全系。

早前,在欧美日“碳中和”提法如火如荼时,很多跨国大车企都把自家的豪华品牌,作为完全电动化转型的“先锋”。除了凯迪拉克,当中不乏奔驰、奥迪这些体量庞大的品牌身影,而经过在战略地位很重的中国市场,这两年的“毒打”后,先是3月初奔驰公布不再施行2030年前,在重点市场全面转向电动化销售的目标,如今到凯迪拉克宣布“油电共存” ;目前对电动化有明确时间表的,只有雷克萨斯、沃尔沃、捷豹、英菲尼迪、捷尼赛思等销量相对少的品牌,和“头铁”的奥迪。

诚然,不要以为“油电并存”或“ALL IN 新能源”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无影响,产品层面的影响确实不大,凯迪拉克肯定不会让“油电并存”,影响到IQ系列的智能化程度;但差别就在营销端,尤其是中国这种具战略地位、能通过中国感知明日全球汽车市场变化的市场,不“ALL IN”的后果,就是在感知层面,4S门店的风格、品牌形象、线上线下的营销手段,都告知消费者,这个品牌的主力还在卖燃油车,他们家的新能源车,与玩得很转的新势力差异在哪?即便凯迪拉克IQ系列、大众ID.都有单独的纯电动序列、也有城市展厅和卖电动车的营销体系,为什么出不了爆款,产品层面的落后是一个,体系、营销都跟着新势力后面走,掀不出浪又是一个。

不过说到底,坚持电动化或者油电并存,自然有车企的考量,这有产业链的因素,也有本土国对电动化不热情的因素,更有政治考量的因素。“碳中和”本是欧美日掀起的产业链变革,如今被中国车企弯道超车,走在了全球最前沿,而且中国车还大有出口占领市场之势,嘴上怎么说还是其次,各跨国车企的“身体”最诚实,在最有优势的燃油车领域保持市占率,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燃油难,纯电也难

当然,我们也看到,目前在中国,尚未有一家传统豪华品牌转型新能源完全成功,甚至在实际成交价30万+市场,没有一台豪华品牌的纯电动车卖成爆款。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3月,豪华品牌纯电动SUV占新能源份额6.8%,总体市场渗透率不过2.5%,而轿车更低,份额只有2.6%,渗透率更不足1%。与3月豪华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6%相比,市场显然更青睐插混、增程车型。

更有意思的是,德、美系的BEV都有上涨姿态,尤其是大众、宝马等德系,对卖纯电动车是上心了,所以累计同比有基数少,上升快的趋势;但两家插混的成绩非常难看,尤其是美系,是集体缺席了国内的插混市场。另一方面,同样是“油电并行”,奔驰可以比其他家活得更滋润,因为品牌能力较好,油车一直有话语权,即使价格战驱使利润下压,挤压的先是二线豪华品牌的空间。

所以,当凯迪拉克的美方高层说继续“油电并存”,而没给出更多方案时;上汽通用凯迪拉克的中方领导会不会眉头紧锁,不得而知。摆在二线豪华品牌面前的,不仅是被价格战挤压的生存空间,还有长期竞争力被削弱的问题,如果外方在智能化进展一直慢而且没起色,找中方的援兵不失为一种方式,去年奥迪购买上汽的电气化、智能化架构,用于上汽奥迪,今年丰田联手华为、腾讯,就是很好的例子,但融入了他人之后,自家的特色是否鲜明,又是下一个问题,不过相比不能活下来,这都是后话了。

诚然,就算坚决转型纯电动,豪华品牌至今也未能在全球走出一条硬气的道路,这里特指有吉利集团依托的沃尔沃。早在2022年底,沃尔沃将持有的Aurobay 33%股份出售给吉利控股,完全退出参与内燃机的开发和制造,断了燃油的念想,只剩2030年转型为纯电品牌的一张牌。但去年沃尔沃的70.87万辆全球零售销量中,只有11.34万辆是纯电动汽车,份额刚过16%。不过,吉利正忙于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和扩大规模,去改善现金流问题,要赚钱养家,完全靠沃尔沃自己卖电动车了。

不过,现在几乎可以预判沃尔沃电动化的前景,海外市场比国内更加有戏。欧洲上市不满一年,EX30如今已是沃尔沃在欧洲最好卖的电动车,拉动品牌纯电销量同比增长76%。而在国内,沃尔沃最得好卖仍然是油车XC60。即便EX30很快也在国内上市,但一定难逃定位的拷问,定价太高固然没人买,太低了难逃浩瀚平台的极氪X和smart#1的同门互斗。去年EM90也在一片质疑“高配极氪009”中,归根结底,吉利在国内太多品牌扎堆,沃尔沃也未能给出自家的特色,更何况新势力的竞争又那么惨烈。

车厘子观察:插混,是豪华品牌的转机?

这两年,插混、增程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已人尽皆知,但欧日德豪华品牌,都完美错过了。

在整体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如果要继续扩张,最好的武器就是用插混技术,把油车固守的细分市场逐一击破,其中豪华车市场用户虽不及下沉市场客群对插混的期待,但如果更先进的技术、更低油耗、更友好的场景和不差的品牌接受程度,至少持币待购30-50万车型的家庭是乐于接受的,理想的L系列不就是这样火起来么?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今年起多家中国主流车企,已经开始卷“多模混动”,可以灵活串并联,纯电、混动和增程去涵盖更多出行场景。这必然带动国内插电市场,由普通插混过渡到增程混动。若规模效应一显现,不仅对传统燃油车,对HEV、BEV都是致命一击。

外国车企也必然感受到中国市场插混的惊人变化,在本次北京车展中,大众,丰田两家大车企集团,已经公开说加快在华插混车型研发,不过进度条、技术成熟度等细节都完全没公布,但若果转型再慢,等于又把机会拱手让给自主品牌。

讲一句“油电并存”不难,再立个flag把纯电动车做成一个系列也不难,最难的是预判押宝全球技术趋势,尤其是像中国一样有战略定位的市场。如今在电动化方面,外资或者合资车企,完全竞争不过中国车企,“油电并行”不应该是进退失据的代名词,面对将要来的多模混动风潮,蹉跎就是再误战机了。

0 阅读:46

车厘子大叔

简介:由一群华南汽车人共同打造的全国知名度的汽车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