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前北洋政府代总理要求死后不火化,周总理:我一定帮你办到

红色风云录 2024-01-22 09:23:15

“我在北戴河看到一篇碑文,上面有我叔父周嘉深的名字,朱老您知不知道?”

1957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周总理在章士钊的陪同下,前来探望朱启钤。主宾落座之后,周总理首先问起自己在北戴河的见闻,没想到朱启钤哈哈一笑,说:

“当年我任内务部总长的时候,举办县知事训练班,你叔父是我的门生。”

“那您比我大两辈,我和章文晋同辈了。”周总理听罢打趣道。

话题扯开后,周总理和朱启钤便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朱启钤耳聋,和周总理谈话的时候,经常打断周总理说话,家里人便摆手向朱启钤示意。周总理看到说:

“不要阻止他,让老先生说嘛!”

出于对周总理的敬意,朱启钤执意让家人为周总理上茶,但周总理的随行人员出于安全规定,摆手示意不必上茶,结果朱启钤没有看清这些情形,仍在不断催促,家人便将茶和糖果放在二人中间的桌子上,安抚朱启钤的情绪,但场面却有些难堪。

周总理看到后,起身将茶杯和糖果端到了自己面前,喝了一口茶,还吃了糖果,解除了尴尬的局面。

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殡葬风俗上。朱启钤的思想比较保守,因此在周总理告别时,提出自己不愿火葬,想死后埋在北戴河,希望周总理给予帮助。家里人一听朱启钤提出这样违背国家号召的要求,赶忙阻止,周总理又一次制止了他们:

“我一定帮你办到,你相信我,放心吧!”

周总理之所以答应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理解朱启钤老先生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深知朱启钤对北戴河的感情。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朱启钤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晚清时期他担任过津浦铁路局北段总办,北洋军政府时期弹鼓供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要职,到了民国时期退出政界,致力于经济活动和古文化研究工作。

1983年津榆铁路修建时期,英国工程师勘测路线途经北戴河,立刻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在这位工程师的宣传下,各国人士争相到北戴河海滨购地建房。

清政府发现这一情况后,担心北戴河被外国人侵吞,派人在北戴河买下地皮,正式开辟北戴河,将其建成北方最佳的避暑海滨。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达北戴河,强烈的占有欲开始滋生,使用各种手段巧立名目霸占土地。而当时北洋政府的官员也不敢据理力争,任凭外国人为所欲为。面对这种情况,朱启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18年,朱启钤为了维护北戴河的主权,组织专门与外国组织对抗的公益会,并亲自担任会长。公益会以负责市政建设、管理等事项为宗旨,开始对北戴河进行统一的规划,推动了北戴河海滨的日益发展。

在往后的十多年间,朱启钤亲自带头,筹措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北戴河的开发建设。除了修路、建医院,公益会还创办了多所小学,让北戴河的教育有了发展。

为了丰富海滨景观,公益会修建了占地130多亩的公园,还引进了十多种树木,建造起了气势恢宏的钟楼。

15年间,公益会独立行使北戴河的行政权和管理权,让北戴河的建设始终按照中国人的意志进行,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对于欺凌华人的外国人,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惩罚。

上海解放前夕,周总理请章士钊给朱启钤写信,劝他留在大陆。当时朱启钤对共产党虽然不是十分了解,但出于对周总理和章士钊的信任,还是下定决心不去台湾。上海刚一解放,周总理立刻派人将朱启钤接到北京,并安排他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

50年代初,北京决定扩建天安门广场,周总理指示有关部门征求朱启钤的意见,因为早在30多年前,朱启钤就开始主持北京城现代化的市政工程建设。

当年正阳门是当之无愧的“国门”,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个麻烦。早在100多年前,正阳门在北京城就是个大堵点,除了挡住了在城内正常生活的老百姓,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却丝毫没能挡住。

1914年,朱启钤向袁世凯提出对正阳门进行改造,结果遭到了一片反对声。但朱启钤偏偏不信邪,得到袁世凯的首肯之后,想尽办法筹到了一大笔钱,并亲手敲下了正阳门上的第一块砖。

经过6个月的施工,正阳门的东西月墙被推倒了,拆下来的旧砖用来砌正阳门两侧的新墙,新开的四座新的城门也让天安门和外城有了直接的沟通,行人车辆经过正阳门时再也不用绕一个大弯。

除此以外,朱启钤还打通了各个主干道,让北京城南北方向畅通无阻,就连美国公使都不得不感叹朱启钤规划的完美。因为朱启钤改造并非通通砸碎,而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建筑。

在朱启钤的建议下,天安门广场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改造。对于天安门广场的情况,朱启钤了如指掌,因此在改造时很多曾经有过修复的古建筑没有遭到二次破坏。

1964年初,朱启钤因感冒引发肺炎,住进了北京医院接受治疗。当时周总理正在访问亚非各国,统战部向周总理汇报了朱启钤的情况后,周总理发电报叮嘱北京医院的医务人员,要尽力医治朱启钤,并托统战部副部长前去探望。

但由于朱启钤年老体衰,终因医治无效而逝世。去世后,全国政协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征求朱启钤家人的意见,是否将朱老先生安葬于北戴河。朱启钤的家人考虑之后,由于朱启钤生前另有准备,便没有坚持葬北戴河。

经周总理批准,朱启钤被安葬于八宝山。追悼会当天,周总理送了一个茉莉花做成的花圈,李维汉在同朱启钤的家人谈话时,一再表示周总理对朱老先生丧葬事宜的关怀。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朱启钤一家一直受到很好的照顾,遗孀每个月都能领到生活费,一直到她去世。十年政治风暴期间,朱启钤的家人遭到冲击,周总理指示统战部落实政策,让朱启钤的家人得以安稳生活。

0 阅读:303
评论列表
  • 2024-01-23 06:45

    是1883修建津榆铁路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