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末代君王必背黑锅,商纣王同样不例外

魔化咸蛋 2024-03-16 11:00:24

纣王,是大家对商王朝末代君主的习惯称谓,他本名叫作子受,又称帝辛。

谥法“残义损善曰纣”,意思是纣王坏的冒油。

姬发在伐商檄文《牧誓》中,列举了纣王的三大罪状。

1、耳根子软,在国家大事上听信女人的话。

2、对先祖的祭祀不重视,甚至不闻不问。

3、不重用同宗的兄弟,反而重用犯人奴隶,把这群作恶多端的家伙封为卿士,严重祸乱国家,导致民不聊生。

那么真实的子受到底是怎样的,他是不是真的恶贯满盈,罪大恶极?

首先,纣王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男人。

《史记》里称帝辛“长巨姣美,筋力超劲,手格猛兽”,皇甫谧《帝王世纪》称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咱们普通人别说倒拽九牛,九鸡都费劲。

其次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并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是智商极高,能言善辩,聪敏异常。

一个能文能武的君王上位后必然是要有所作为,可惜他出生的时机不好。

任何一个朝代发展到后期都会面临几乎无解的问题——资源越来越集中于权贵和大家族手里,贵族为了自身利益,不再配合中央政令,王权逐步被严重制约甚至架空。

没有税赋,没有兵员和劳动力,政令不畅,国君难受就要改革。纣王想动旧贵族的蛋糕,然而手法过于猛烈和草率了一些,最终加速了国家瓦解。

帝辛也不是没有取得成绩,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从亡虏逃臣中选拔勇士飞廉、恶来父子为将,伐黎国,破苏国。

纣王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拓土开疆至渤海和东海,拓展了商的版图。

任用新人,使得旧贵族极度不满。

比如帝辛的叔父比干属于强硬派,相传于摘星楼连怼纣王三日而不退。

纣王大怒,将比干剖腹挖心,告诫其他臣子最起码知道张弛有度。

微子,纣王的庶兄,成了逃跑派和自保派,看到比干惨死的情况下,不敢硬刚,遂出走。

周武王灭商后,他持祭器前往军门,袒身反缚以告,武王释之,并复其位。

后来微子成为宋国第一代国君。

箕子,纣王的另一个叔父,他属于牢骚派和装疯卖傻派。

作为同样反对商王新政的殷末三贤,在无奈改变朝局时选择徉疯,以“疯言”嘲讽时弊。

纣王把他囚禁起来,只能向壁而高歌。

箕子比微子有原则,武王伐纣后被释放,他不愿意为周人臣仆,向东逃亡渡海前往朝鲜,建立朝鲜箕子王朝。

强行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帝辛以铁血手腕与旧贵族彻底分崩离析,国家内部矛盾加剧。

费仲等新势力一方面缺乏执政经验,无法应对烂摊子,一方面阻力重重,无法推行新政策,造成的结果就是民怨鼎沸,国将不国。

至于说帝辛残暴,其实先秦时期对百姓的态度一直都是严刑峻法,西周初年的《吕刑》 依然非常残忍,被描述为“赭衣塞道,有鼻者丑”。

这个属于时代的问题,不是纣王自己的问题。

以前商王国的外患来自西部的戎狄以及新崛起的周国,后来东夷强大起来,不得不两面作战,压力巨大。

商王一度打压刚刚兴起的周国,文丁杀死季历姬昌父亲,帝辛囚禁姬昌。在周人臣服后,帝辛移兵向东,长年攻伐东夷,劳民伤财,战损极大。

长年用兵加上主力在东面,给姬发找准时机钻了空子,发动了灭商战争。

帝辛只能仓促将大批夷人战俘武装成军,与周军交战。

夷人战俘长期饱受商人虐待,忠诚度可想而知,在战场上他们一触即溃,全面倒戈。

帝辛见大势已去,自焚于鹿台。

0 阅读:20

魔化咸蛋

简介:嘻嘻哈哈,偶尔正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