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成人多动症”后,我终于松了口气

时代邮刊 2023-12-27 21:00:34

生病本是一件避之不及的事,为什么有人因为“有病”而感觉更轻松呢?

近期,“原来我得了ADHD”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颇有热度。

ADHD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英文缩写,俗称“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行为和情绪问题。

1

没错,成年人也可能有“多动症”

是不是有人会出现以下情况:

丢三落四、看不进书、重度拖延、情绪波动、自由散漫……

看起来像网络时代的大众通病,但其实还真不是妈妈们说的“都是玩手机玩出来的毛病”,而是患上了“多动症”。

首先,“多动症”并不是“长大了就好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多动症”是一种儿童病,听到这个词,很容易联想到四处乱跑的小男孩形象。

事实上,根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ADHD成人患病率为2.6%~2.8%,这其实是个不小的数字。许多人的症状会从儿童期延续到成年期,实际患病表现也很多元。

《吮手指的人》电影截图

其次,ADHD是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真的不是矫情或者懒散!

电影《瞬息全宇宙》里,主演在光怪陆离的场景中不断切换,一些ADHD人士脑海中那些疯狂闪现的念头,就类似于这样的画面。(这部电影的导演关家永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也被诊断为ADHD)

电影《瞬息全宇宙》

ADHD不是仅仅靠个人意志力就能克服的。它是主要由基因导致的“疾病”,关乎大脑生理结构,还没找到明晰的发病机制,遗传、环境因素都有可能。

近几年,主动到医院诊断ADHD的成年人越来越多。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的孙黎教授说,她几乎每次出诊都会遇上两三个前来就诊的成年患者。

上海某医院的成人ADHD就诊指引

同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钱秋谨医生也发现,成人ADHD就诊率逐渐提高。

“大家来看病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困境。有人容易忘事;有人比较拖延,有人容易发脾气,影响了人际关系……”

现在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很多ADHD自测量表。

ADHD自测量表(来源:央视新闻)

不过,如果担忧自己患有ADHD,还是应当在正规医院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

2

确诊ADHD,并不意味“人废了”

《分心不是我的错》一书中写道:“诊断是希望的起步。”

许多ADHD成人患者得到确诊时,会有“极强的解脱感”。

网友晒出确诊ADHD的信息

很多ADHD人士因为拖延、易怒、见异思迁的倾向,接连遭遇学业、事业、感情上的挫败。

大家对儿童的“不懂事”比较包容,但未明情况的成年ADHD患者就很容易引来态度不端、能力不足等批评,深陷负面情绪与自我怀疑。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电视剧截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确诊ADHD,像是给困于黑暗中的人带来了光亮。

“确诊ADHD,让我觉得人生得到了解释。”

“原来我不是糟糕的人,我只是病了。”

越来越多确诊ADHD的人开始在网上谈论自己的感受,附上了详细的症状表现;还有专门博主,给大家提供科普和帮助。

社交平台帖子截图

成人ADHD确实不用过度担忧。

首先,这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认知行为训练都是目前常被采用的方案。

其次,从实例来看,很多人能将ADHD当做一种“特质”,与它和平共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许多才华出众的人都有ADHD倾向,如爱因斯坦、莫扎特、毕加索、马克·吐温等。

创作《蒙娜丽莎》的达·芬奇是广涉工程学、建筑学、解剖学、生理学、地质学、光学、哲学的“全才”,他被认为是非常典型的ADHD人士。

我国较知名的公众人物,如罗永浩,也曾表明自己确诊ADHD。

罗永浩

ADHD患者可能更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有时候,障碍也能成为优势。因此,有人把ADHD叫作“聪明病”。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截图

“上天配给我这样一个大脑,我就尽量去规避他不好的一些地方,去发挥他好的那一面。”

今年9月被确诊的莫莫(化名)一度频繁跳槽,她总是很快就厌烦自己的工作,现在她当了自由设计师,觉得找回了一些新鲜感。

3

别急于“对号入座”,正视它就好

随着ADHD话题热度的攀升,许多原本“隐身”的成人患者集聚成社群,相互鼓励。

这是人们关注精神卫生健康、社会人文关怀加强、现代医学进步的好现象。

但也出现了一个情况:一个本来没什么人听说过的病,突然全网网友都“得”了。

信息碎片化时代,大家的行为认知都有点受到网络冲击,难免有一两条“ADHD”症状,便忍不住以开玩笑的方式“代入”一下。

“还有人不是ADHD吗?”有人问出这句话,确实让人无奈。

“ADHD”和所有心理病症一样,是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不要将它娱乐化:当作是一种标榜个人与众不同的时髦标签。

也不要将它浪漫化:当作是专属“天才”的病症或独特能力。

ADHD会影响人的注意力、记忆、决策等能力。真正的患者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压力和痛苦,并且为了克服困难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电视剧截图

如果你真的怀疑自己得了“ADHD”,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因此责怪自己。

而对普通人来说,表现尊重的方式是拒绝过度玩梗,给真正的患者一个友好的舆论环境。

当我们讨论ADHD时,化解偏见、包容理解是最重要的。

星星闪烁的频率不一样,但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中绽放光芒。

点个在看,一起拥抱平和的生活。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南风窗

作者 | 朝朝

编辑 | 王可欣 胡晨曦

审核 | 李玲

终审 | 黄菲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