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反元第一人,是明朝最成功“墙头草”,朱元璋为何没有对他进行处罚,反而安然无恙的颐享天年。

天涯居士 2022-04-11 20:55:18

他是唯一一个善终的反元义士。接连三次降而复叛,最终降于朱元璋在京城装病七年,他就是史上最成功的的墙头草方国珍。他第一个起兵反元,被后世为抗元首义。那他为何三番五次起义?又是如何逃过朱元璋的刀枪呢?方国珍生于元朝延祐六年,当时苛政如虎统治者处处压迫百姓,恰逢天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其身强体壮一般人无法近身,和兄弟几人一起在海上以贩盐为生。在贩盐的过程中结下一名为蔡乱头的仇家,蔡乱头在海上抢劫被官府悬赏通缉,方国珍见到对方的悬赏令后大喜,若是能够捉到对方交给官府,不仅可以报仇还能拿到一笔丰厚的银两,岂不是一举两得。便立即召集兄弟几个人准备去活捉蔡乱头,蔡乱头见前方有方国珍后有官府的追兵,不愿被方国珍抓的蔡乱头干脆转头向官府投降,投降后拿出钱财贿赂官员,官员见钱眼开,不仅免去了其罪还与其为谋,将所有的矛头指向了方国珍。方国珍得知此事以后十分愤怒,便故意挑衅朝廷,带着自己的兄弟去抢劫了官船,他这一举动就代表着成为了海盗,当海盗就算了还抢劫官家的船,官府自然是不会放过他,便派人去捉拿方国珍。官兵到来的时候方国珍正在吃饭 ,情急之下方国珍掀了桌子当盾牌,提起身旁的棍棒和官府的人打斗起来,最后身强体壮的方国珍带着几个人杀了官兵,与官府彻底是结下了梁子,贩盐的生意当然是做不了,方国珍几个人逃到了海上打劫官府的粮食,自此正式起义。时为元顺帝至八年,而后世所熟知的红巾军起义,以及十八条扁担起义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也正有如此方国珍被称为反元首义。方国珍本为盐民,若非朝廷压迫也不至于带兵起义,可以说他的起义是对暴政的一种抗议,元朝掌权者在得知方国珍起义后,认为其手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部不足为惧,便派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五千前去讨伐。朵儿只班并不把方国珍放在眼里,觉得方国珍带领的队伍根本没法和正规军抗衡,但事实证明朵儿只班有些太过轻敌,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便被方国珍生擒了。元朝浙江行省见来硬的的不行便想来软的,立即派人去与方国珍谈判想要招安,方国珍先是潦草答应了。谁曾想对方出尔反尔,原本答应要给方国珍的粮草迟迟不来,派人去打探得知对方根本不想给,盛怒之下的方国珍再次带兵起义,这一次方国珍来势汹汹一举攻下了浙东重镇温州,这下事情可大了,元顺帝派大将孛罗帖木儿去对付方国珍,孛罗帖木儿吸取朵儿班只的教训不敢轻敌,便率军十万前去。元朝兵马虽强但并不擅长水战,故方国珍先将元军引入水面后又采取火攻,孛罗帖木儿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哪能招架的住这阵仗,不仅战船被方国珍烧毁还被生擒了。这下连元顺帝也知道方国珍的厉害了,便派大司农达识帖穆尔前来招降,开除的条件也是十分的优厚,愿意封方国珍为枢密院判官,自此方国珍吃上了朝廷饭,不过高官厚禄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以韩山童为首的一群人在颍州发动了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起义规模浩大,元顺帝深知若不及时镇压红巾军,日后必成大患。遂派蒙古大军南下讨伐,方国珍得知此事后惊惧不已,生怕蒙古大军会连带自己一起收拾,方国珍便率领部下再一次反元,先杀掉了元朝台州路的主官达鲁花赤泰不华,又带着部下逃去了海上。元顺帝一门心思都在红巾军上,便派人继续招降方国珍,并承诺封他诶徽州路治中,方国珍担心这是缓兵之计,故不同意率兵攻下了太仓。元顺帝实在是没办法只好任方国珍在海上做海盗。后张士诚发动十八条扁担起义,此时的元顺帝又想到了在海上飘着的方国珍,想用方国珍对付张士诚,于是派人南下去招安方国珍,这次招安的条件更为优厚,元顺帝承诺封赏方国珍为浙江行省参政并封为封疆大吏,这个职位太过诱人,方国珍第三次答应朝廷的招安,既然答应了招安拿了俸禄那就得给朝廷办事了,张士诚派大军七万打昆山时,方国珍亲自迎战,同行的还有元朝廷派来的督军,对方见到张士诚不仅人多且兵强马壮心中不免有些害怕,而方国珍则为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张士诚的兵根部不足为惧,事实证明方国珍的底气来自于他的实力,他借着一片芦苇地仅用五万兵马便完胜张士诚,有乘胜追击七战七捷将张士诚等人打得丢盔卸甲,最后被打怕了的张士诚不得不选择投降。因讨伐张士诚有功,方国珍被元顺帝封为太尉,兼任浙江行省左丞,一时间风光无限,不少人前来投奔他。

此时方国珍也借着元朝的庇佑不断的壮大自己,庆元温州等临海城市都成了他的地盘,手底下的兵马也愈发的多了起来,张士诚虽然解决但红巾军的声势却越来越浩大,整个江淮大地战火连绵不绝,随着江淮大地的接连失手,海运要道就显得十分关键,若是此时连海运要道也没了,那南北物资将无法通畅,故当时朝廷十分重视方国珍其小日子过得十分不错,当时他手底下有位叫张子善的谋士,此人曾向方国珍提议可趁乱沿江而上,先占领江东诸地后再向中原发展。但方国珍却不愿意,他手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的优势却并无野心,事实上呀一开始起义志不在天下,只是因为被人逼急了才走上起义道路,现如今他也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又何必再生事端呢。这边方国珍还在享受着眼前的快乐,而在遥远的金陵已经出现了一位枭雄,对方意在江东想要一统天下,此人便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时元朝的重心全在红巾军上,志愿者趁乱迅速夺下金陵又一路扩张,所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元朝在与红巾军相争时,朱元璋的大军已势不可挡,先是夺皖南攻浙江占苏北并攻下婺州,势力与方国珍接攮时,朱元璋派出了使者有意和方国珍合作,方国珍见南边有陈友定西边有张士诚,自己过于势单力薄与朱元璋为敌是不明智的选择,便派人给朱元璋送了诸多的金银财宝,朱元璋在收到他的示好以后十分高兴,命大将不可攻打方国珍的地盘与他交好,不得不说方国珍的确是能屈能伸,其表面降于朱元璋,但心里确实仍然想着元朝给的好处,所以当朱元璋派人来给他封官的时候他称病不出,元朝封他为衢国公时却欣然答应,并私底下派使者去向元朝表忠心得以善终。后陈友谅身死朱元璋收复武昌,紧接着又开始掉头向东攻打张士诚,方国珍慌了连忙派人给朱元璋送了白金三万两,同时向朱元璋表示,只要他攻下张士诚自己就带着人马前来归降。至正二十七年张士诚被围苏州,方国珍明白自己处境很堪忧,便一遍派人联系元朝大将王保,一边派人给正在福建的陈有定送礼,希望能和其互为犄角。朱元璋得知其所作所为后愤怒不已,写信给方国珍让他火速缴纳二十万石军粮,否则必定派大军攻打。方国珍收到信后十分害怕,连忙召集部下商议此事,其中有个叫丘楠的谋士表示,方国珍在浙东数十年遇事总是犹豫不决,现被朱元璋攻打也是自己失信在先,如今朱元璋大势已定不如早日归降,丘楠虽句句在理,但并未打动方国珍,其他亲信连夜运走了财产又准备好船只,打算去到海上和朱元璋周璇到底,朱元璋攻入苏州城后张士诚被俘绝食而亡,还没等大军好好休整一番,又迅速占领方国珍的台州,因方国珍善于水战,故朱元璋便派麾下水军第一人廖永忠出征,并让汤和与其联合水路两军围攻方国珍,最终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写信给朱元璋求和,在信中他首先表明懊悔之意,然后又说自己本就是一庸才从来未曾想称帝,如今已经山穷水尽,只希望朱元璋能留他一命,当时徐达等人还在北伐元朝,朱元璋认为南方不宜过度杀伐,于是便告诉方国珍只要能诚心归降前事便能一笔勾销。方国珍去到南京给朱元璋负荆请罪保住一命,后来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赐了方国珍一座宅院,并封其为广西行省左丞,到了该去广西上任的时候方国珍却不愿去,在吏部多次催促下他干脆装起了病来,朱元璋无奈只好命他在京城养病并照样给他发放俸禄,就这也方国珍就在京城的府邸中生活了七年。在这七年内他除了偶尔去见朱元璋外就很少会出门,就算昔日的部下前来看望他也借口生病不见,那方国珍为何这样做呢,去广西逍遥快活不好吗,这正是方国珍的高明之处,他深知像自己这样曾出尔反尔并最后投降的人很难取得朱元璋真正的信任,如果真的去了广西那难免会引起朱元璋的猜疑,不如就好好待在京城过日子,这样让朱元璋也挑不出问题来,自然方国珍能够得以善终。就这样方国珍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生活了七年,直至洪武七年病逝,方国珍病逝后朱元璋亲自去祭奠了他,并承认抗元有功封赏了他的儿子,归根结底这都是方国珍能屈能伸的结果。

0 阅读:10

天涯居士

简介:专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