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可悲的李适李诵父子⑻

百年的驿站 2024-04-25 03:44:55
李泌答道:“当年李承乾曾经多次监掌国政,依附他的人很多,东宫卫队也有较强的实力,便与宰相侯君集等阴谋政变。太宗皇帝命长孙无忌会同朝中数十位大臣会审,在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明显的情况下,太宗皇帝仍然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如何处理。有人提醒说:‘希望陛下仍然是慈父,李承乾得以终其天年。’太宗皇帝接受了,同时贬谪争夺皇储之位的魏王李泰,并宣布:‘太子不道,藩王窥伺太子位置的,两者都废掉。’如今陛下怀疑太子而称赞舒王贤明仁孝,舒王难道就不会产生窥伺之心吗?陛下既然知道肃宗皇帝性急,建宁王冤枉,臣不胜庆幸,但愿陛下能够记取前车之鉴,暂缓三天,将事情理出一个头绪,就会发现皇太子并没有什么大过失了。倘若真的发现了什么问题,也应该召集二十位深明义理的大臣,和我一起审问太子左右的侍从官员,即使证据确凿,也应该像太宗皇帝那样,将太子与舒王同时罢黜,另立嫡皇孙为继承人。这样,百代以后,皇帝就仍然是陛下的子孙了。至于玄宗皇帝听信了武惠妃的谗言,害死了皇太子李瑛兄弟,后世百代都应引以为戒,又怎么能够效法呢?何况近几年皇太子一直居住在大明宫中的少阳院,就在陛下的寝殿之侧,从来没有跟外人接触,也没有过问外面的事情,怎么可能生出二心呢?那些进谗言的人奸诈百端,即使有像西晋愍怀太子司马遹那样的亲笔谋反‘证据’,有像李瑛那样全副武装地闯入皇宫的‘罪状’,也不能信以为真呀,何况岳母郜国公主有罪,怎么就一定要牵连上身为皇太子的女婿呢?幸亏陛下是找我商量,臣敢以家族担保皇太子并不知道什么阴谋;陛下如果向像当年杨素、许敬宗、李林甫那样的人咨询,只怕他们早就跑到舒王那儿,邀取定策的功劳了。” 杨素帮着杨广废掉故太子杨勇,许敬宗巴结武则天劝唐高宗废掉故太子李忠,李林甫欲让寿王李瑁取代皇太子李亨,这些历史掌故李适焉能不知!然而,以古喻今,在李泌所举的这些例子中,他李适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不就是那几个听信了谗言的糊涂皇帝么!于是他忍不住质问李泌:“这是朕的家事,与你有什么相干,偏要如此卖力地争执?”李泌却道:“天子以四海为家。臣如今独自承担宰相重责,任何一件事情处理不当,臣都有责任。何况坐视皇太子蒙受冤屈而不言不语,臣的罪过就更大了!”李适终于被说动了,微微点头说:“为了你的坚持,这件事延缓到明天再作决定吧。”李泌磕着头、流着眼泪说:“这样的话,臣能够预测,陛下父子之间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父慈而子孝了。不过,陛下回到后宫一定要单独思考,千万不要把想法透露给左右侍从,因为一旦透露,就会有人去向舒王邀功,皇太子就会陷入险境了!”李适答应了李泌。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70)
0 阅读:26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