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效:汉代的厚葬风气,源自战国,皇帝的态度对民间影响极大

人文之光 2024-04-07 16:24:21

考古认为,汉朝君王的墓葬的厚葬程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一个高峰。而且,非但汉朝皇帝热衷厚葬,即便是汉朝民间也存在厚葬风气:大臣和富户,都以厚葬为荣。

不过,也因此,汉朝的墓葬成为盗墓的重灾区:因为厚葬,所以盗墓贼对于汉代墓葬的盗挖,也是存在积极性的。

1、汉代厚葬的先声

汉代的厚葬,其实多少是受战国时代风气的影响,很多人印象里觉得战国和汉朝隔着一个秦朝。但其实,汉朝初年,不论是皇帝刘邦还是元勋们,绝大部分都有过战国时代生活的记录。要知道,秦从统一到灭亡,满打满算十五年,而秦统治六国的第十三个年头,陈胜就起来造反,而六国也纷纷复辟,所以,秦二世时代也可以视为后战国时代。只不过,在刘邦项羽火并的过程中,这些复辟的诸侯国又被全部消灭,并衍生了一些新的诸侯。

因此对于西汉初年的贵族们来说,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战国时代的遭遇。

而考古认为,战国时代,以诸侯王为中心的墓葬制度开始出现。而且,和周朝传统的不树不封不同的是,战国的诸侯王在修建陵墓的时候,热衷用封土修建一些高大的坟头,从远处看类似一个小山,所以被叫做“邱”。而秦的君主专门对国王的墓葬有了专门的规定:那就是把国王的墓葬叫做陵。而这个规定对后世影响极大。

刘邦等汉朝君主和秦始皇不同。那就是刘汉朝皇帝也渴望能遇到神仙,长生不老(比如汉文帝和汉武帝这对祖孙,都被江湖术士坑骗过),但也都把希望都放在这上面。所以,汉朝帝王从登基第二年开始,就开始修建陵墓。并且汉朝为修建陵墓的耗费,占据朝廷财政的三分之一收入:这其中包括工程款项,也包括陪葬品的价值。

西汉崩盘以后,农民军攻入长安,为了解决军费问题,还专门派人去挖汉朝皇陵,理由就是汉朝帝王的陪葬品太丰盛。之后东汉后期、西晋后期,都有挖掘汉朝陵墓解决军费的例子。

2、官僚的墓葬

而皇帝重视墓葬,大臣们和富户也不例外。

华夏传统认为视死如生,即认为人死后到另外一个世界,其实和在这个世界的地位、生活是差不多的。因此也需要随葬一些和死者在世的时候有关的东西。

当然,这个随葬品如果稍有不慎,也会有麻烦。比如西汉名将周亚夫就考虑到自己这辈子的主要业绩是打仗,所以打算在自己的墓葬里随葬一些盔甲。结果因为这个,被汉廷视为谋反。周亚夫于是跟汉廷的司法官员(廷尉)解释:自己并不是想造反,这些盔甲不过是随葬品。而廷尉直接表示:你弄这么多盔甲随葬,就算是活着不想造反,也是打算死后造反。当然这个判词被周亚夫视为汉景帝故意想搞死自己而罗织的罪名,但也符合那时候人们的观念:那就是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依旧有活动。

3、民间的墓葬

古代华夏土地流转度很高,这一点和欧洲差异很大。但是,活人的土地可以流转,死人的墓地不可流转,所以东汉时期,就出现了专门针对墓地的书面凭证,来证明墓地的归属权。而民间富户的墓葬虽然比不得皇帝和官僚,但也存在很多符合市井文化的随葬品——比如摇钱树这些象征富贵的陪葬品,以及一些丘丞墓伯这样的陪葬品,来表达对死者的祝福,并渴望这些丘丞墓伯能保佑死者安息,死者的家人在人间太平。

当然,为了防止富户在另一个世界受不起徭役的辛苦,还会随葬一些铅人,这些铅人的作用就是代替富户承担阴间朝廷的徭役。

0 阅读:17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