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客家古城镇|福建宁化的石壁镇

茶道旅游 2024-05-13 01:42:16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为你分享旅行生活的方方面面。

宁化客家祖地,又称客家祖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地,更是全球1.2亿客家人的祭祖祈福圣地、朝圣中心和精神家园。石壁镇,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位于宁化县西部闽赣两省交界处,东连翠江镇,西与江西省石城县接壤,南邻淮土乡和方田乡,北靠济村乡,属河谷盆地,是闽江、赣江的分水岭,镇政府驻石壁社区(禾口村新市西大街96号)。

石壁镇客家祖地牌坊

客家公祠

石壁,唐称玉屏,后改称石壁,被誉为“客家摇篮”,是客家人的祖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的之称,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石壁是宁化县西部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边贸重镇,也是世界客属公认的客家祖地,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麦加”,是客家人的“朝圣中心”。2008年, 石壁镇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3月,石壁镇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9年7月,石壁镇入选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

宁化是世界亿万客家人的总祖地,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从东晋开始,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至石壁一带。到南宋末年,石碧等地迁入的姓氏超过63个,人口11万。他们以石碧等地为中转站,向闽南、粤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迁徙,甚至漂洋过海,辗转台湾及南洋。

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广场

客家祖地欢迎您!

石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在1985年的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就发现5处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的文化遗址。隋代,石壁称玉屏。唐代中期,取如石壁一样坚硬不可欺之意更名石壁。宋、元,属桂枝乡。明、清属龙上下里。民国设禾口乡、石壁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化县二区。1958年,成立禾口公社。1984年,改名禾口乡,治所驻地红旗村。1993年12月7日,因境内石壁村作为“客家祖地”闻名世界,为适应改革开放与客家人寻根谒祖的需要,宁化县人民政府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禾口乡升格并更名为石壁镇,镇驻地也由红旗村迁至石壁村。

石壁客家始祖神坛

石碧村(即石壁村)现为石壁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宁化西隅,距县城22公里,在省道东石线公路旁。是古时由江西至福建、广东的交通要道。以石碧村为中心的这一地域,史称“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唐初称玉屏,唐中叶改为石璧,五代改“璧”为“壁”,其后又谐音成石碧。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支,属中原汉人。据史学家考证,从西晋开始,受中国历史上战乱、饥荒、兵灾、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渗等,使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他们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而来,闽赣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

石壁客家文化园朝宗牌坊

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 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

石壁客家之路碑刻

石壁客家之路碑刻

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是客家地区,她不仅有着典型的客家文化、语言,而且许多是在宁化形成,且流传到其它客家地区。宁化境内明显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语言的承前启后的现象。宁化(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

石壁客家文化广场群雕

客家民系形成之后,由于战乱、政府鼓励开拓发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开始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地区向国内外迁徙,而今遍布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2亿人口。客家人不仅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同时也涌现了众多的显赫人物,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理学家朱熹、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现代伟大文学家郭沫若,马来西亚首任国王叶莱、圭亚那前总理张西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

福建省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宁化县城东溪、西溪交汇处)

福建省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

石壁正是由于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以致视为“圣地”、“图腾”。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学者、新闻界人士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考察研究。

我们前往石壁镇后,从牌坊进入,走客家之路,参观客家文化园,最后进入客家公祠。园区最壮观是客家文化园、客家公祠为主的建筑,还有后期兴建附属建筑有牌坊、广场(群雕)、客家文化长廊、碑廊、碑林、碑亭、功德碑、客家之路、客海寺等,服务配套有接待厅、宴席厅、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等。24年来,客家公祠每年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余万客家宗亲前来寻根谒祖。2013年10月,国台办在宁化石壁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航拍

石壁客家文化园牌坊

客家文化园入口

客家之路

客家之路

客家之路

客家之路

客家之路

客家文化园

客家魂石碑

客家魂背后碑记

客家公祠坐落于石碧村土楼山上,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前瞰石壁盆地,后倚武夷山脉。内供奉着161姓历代先祖神位,已经成为客家世界总家庙。祠内有祭祀厅、玉屏堂、前厅、文博阁、回廊等。

客家公祠

祭祀厅

玉屏堂

怀祖殿

客家祖训

客家祖训

客家始祖神坛

文博阁客家厅堂建筑

石壁镇境内主要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还有客家围屋、客家屋桥、客家始祖古墓、东华山、升仙台、双极峰寺、千家围、乌石寨、狮子峰、红军桥、红军医院等。岁月悠悠,古道沧桑。踏进石壁镇,脚下是历经千年的古驿道,伴随山涧淙淙的溪流,向着深山丛林绵延而去,隐约可见几许沧桑。

每年10月,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均在宁化客家祖地举办。吸引着世界各地130多万各界人士来石壁寻根谒祖、朝圣祈福、旅游观光。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已成为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重要盛会,成为开展客家合作、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石壁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福建省宁化县客家人中存续的传统祭祖礼仪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航拍石壁客家文化园

石壁祭祖习俗

石壁祭祖习俗

活动期间的民俗表演

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始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客家祭祖沿袭古礼,分为春秋两祭。春祭在清明节,又称清明祭;秋祭在农历八月初一,又称秋清明。公祭(或称官祭)规模盛大。族祭(或称私祭、家祭)由同一姓氏后裔共同举办,或在祠堂祠祭,或在祖茔墓祭,敬祖穆宗,慎终追远。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是客家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继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亦有学术研究价值。

升祭旗

石壁客家祭祖

石壁客家祭祖(迎祭旗)

石壁客家祭祖(迎祭旗)

青少年背诵客家祖训

全场拜先祖

客家祖地舞龙表演

自1995年起,宁化县每年都会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石壁祭祖仪式沿袭中原古礼,庄重盛大,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万客家人到石壁祖地寻根祭祖。如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为全球客家界的重大活动之一,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彰显客家精神的盛典,也成为畅叙客家乡情、敦睦客家乡谊、交流客家文化和开展经贸合作的盛典。

说明:本系列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中国最美客家古城镇,没有排名顺序,最美也是真诚的形容词而已,希望大家别纠结,因为每一处都是值得大家去探访的美丽家园!

上一期:

#茶有道道# 为你分享和传播旅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最美的客家古城镇# #福建宁化的石壁镇# #石壁镇##最美中国# #最美中国古城镇# #石壁客家祭祖#申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纠错改正。本文为文旅指南,其初心是分享给大家阅读参考,如引用等有错误请评论区点评。

0 阅读:47

茶道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