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晋绥军对7万日军,姜玉贞率部坚守七天,撤退时电令传来

意智说历史 2024-05-14 03:10:3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赵晴儿

编辑|t

引言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后开始全面侵华。山西作为自古战略要地,成为日本军队的重要目标。山西阎锡山得知日军向此处前进,开始排兵布阵。

忻口作为战略要地成为部署重点,但日军火力大,兵源足,要想做好全局战略部署,时间必须充足。那么,该如何为忻口会战留足时间?阎锡山看向战略地图,原平城映入眼帘。

阎锡山当即下令,让手下第196旅旅长姜玉贞带人死守原平7日,为忻口大战争取时间。然而就在姜玉贞带领5000人死守7万日军7天后,部队已经几近弹尽粮绝。就在姜玉贞准备带着残兵撤退时,一纸电令传来,这封电报最终让姜玉贞丢了性命……

(阎锡山)

一、大战在即:双线镇守

1937年7月下旬,日军派出板垣师团突破茹越口,直向忻口外的原平城。阎锡山此时正在部署忻口会战。听闻这个消息,他立马派姜玉贞率部前往原平镇阻止日军南进,好争取时间布防。

同时,他又命令王靖国率部前往崞县设防,双线设防下,可以保证有足够时间来部署。

前往原平的姜玉贞明白,当下最重要的是在原平拖住敌人。原平虽不大交通却四通八达,而且位于大同到新县的交通要道上,正是战略要地。阎锡山能把这项任务派给他,是相信他以及他手下第196旅的实力。

晋绥军第196旅在那个武器奇缺的年代,有直属山炮营,下设三个团各有迫机炮连,重机枪连。可以说,第196旅是晋绥军中武器最充足的队伍之一。全国中也很少有队伍可以和第196旅比较。阎锡山派他们前往原平,可见原平之战的重要。

果然,在姜玉贞带领全旅前往前线的路上,阎锡山发来一纸电报:“死守原平七日。”短短六个字,却让姜玉贞忧愁起来。

原来,即使第196旅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全旅也不过3000余人,而奔赴山西战场的日本军队,少说也有7万人。面对兵力悬殊的战局,要死死守住原平七日,对于统帅的姜玉贞实在是个大难题。

为了稳固军心,姜玉贞并未宣扬心中的焦虑,默默排兵布阵,在对士兵的宣讲中,尽显爱国英勇的一面:“死守原平七日,谁敢后退军法处置,我姜玉贞后退,人人可诛!”

(行军途中)

9月末,几十公里外的崞县被日军攻陷,城中百姓四散奔逃,守城官兵更是生死难测。这也意味着日军会有更多空余兵力攻打原平。

第196旅迎来了挑战,即使阎锡山又调来1000余人,也仅能凑出5000人,如何对抗7万日军?

(保家卫国的决心不输任何人)

二、原平保卫战:5000晋绥军对7万日军

阎锡山电报上的六个大字,让姜玉贞和部下下定决心死守原平。

从10月1日至10月7日,姜玉贞亲临前线,鼓舞士气。日军多次想要突破晋绥军的防线,接连进攻,都被196旅奋勇击退。

日军将领板垣征四郎对战情恼羞成怒,集结所有火炮、坦克等重武器,妄图通过火力压制第196旅,但炮火轰鸣后,姜玉贞带领的部队又一次打了回来。

日方意识到,面前的部队可能是主力部队,转而使用飞机进行空中轰炸。飞机轰炸的密集度将原平的防御系统全面破坏,姜玉贞只好组织部队应对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袭击,可敌人的兵力和火力却不断增援。

(日本轰炸机)

眼看抬出城的伤兵和阵亡的士兵越来越多,5000士兵越来越少,为了减少伤亡,姜玉贞心一横,决定带着全体将士撤入城中,固守城垣。

10月6日,日军发现晋绥军数量越来越少,抵抗他们攻击的士兵皆有不同程度的伤势。便决定发起猛攻。晋绥军士兵用机枪扫射,用手榴弹轰炸,用日本军的鲜血祭奠死去的兄弟们。

可敌人数量太多了。一波灭掉,另一波敌人又冲锋,眼见大量兵力和弹药消耗完,而日军已经突破了原平城的东北角,正是敌强我弱的境遇。但为了完成“死守原平七天”的任务,为了身后的山西父老,这场仗必须硬着头皮打完!

没有足够的弹药,姜玉贞就和士兵拿着武器打巷战,近身搏斗让每个士兵身上鲜血淋漓,但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军令如山,只要原平守住七天,中国就能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多一分胜算。

(巷战)

10月7日,在196旅的英勇抵抗下,日军退居城外,即使付出了惨痛代价,也是值得的。

姜玉贞见任务已完成,便和部下商议撤退。这时士兵忧心忡忡地拿来一纸电报,姜玉贞心中一跳,纸上赫然是阎锡山的新命令:“再死守原平三天。”

七天战役中,第196旅损失大半兵力,只余一千多人,弹药在日军的火力压制下更是所剩无几。 而城外日军的弹药和兵力还在不断补给。

有人主张撤退,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留下死守三天就是送命。也有人主张留下,军令如山,不敢不从,第196旅要顾全战略大局。

两派人马吵的不可开交。姜玉贞眉头紧锁,他也在做艰难的抉择,众人帮吵闹后渐渐安静,看向姜玉贞,等他下达命令。

姜玉贞表示,原平必须守:“死守这三日,一定让后方没有后顾之忧!”

(死守防线)

三、惨烈战役:将军无头

原平弹丸之地,却在第196旅的坚守下,让日军找不到可趁之机。日军终于失去了耐心,他们从其他地方调来毒气弹,企图毒死城内的官兵。

毒气弹威力巨大,很快蔓延到整座城。日军借机进城,开始疯狂屠戮伤兵和无辜百姓。

(日军视角)

即便如此,第196旅的士兵仍坚持战斗。子弹没有了,士兵们就用刺刀和日本人肉搏,身上被刺的血肉模糊,仍坚持与鬼子战斗。有伤兵将手榴弹绑在身上,当日本兵过来就点燃引线,能杀一个是一个。

不分昼夜的激战下,时间终于到了第十天。城中几乎没有活着的士兵,只有姜玉贞带着几名兄弟辗转在城中。他们最后选择了一处院落继续攻击城内的日军。

身边的弟兄都劝姜玉贞,十天任务已完成,他当旅长的赶快撤,他在,第196旅就在。姜玉贞说,正因为他是旅长,谁撤他都不能撤。他要和剩下的兄弟一起把子弹打空,又说原平永远会记得第196旅。

(誓死坚守)

此时的姜玉贞已经被日军的流弹打中,日军的枪炮声又近,身边的弟兄用担架将姜玉贞抬出城,撤退途中却被日军发现,日军用刺刀杀死姜玉贞后,又砍下他的头颅当战利品,残忍至极。

这场原平保卫战,第196旅用惨痛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因为他们的狙击,使得忻口会战得以成功部署,最终歼敌2万余人,刷新了华北战场歼敌纪录!

战后阎锡山感慨道:“忻口布阵得从容,全凭原平抗敌功!”只可惜立下首功的姜玉贞,不能亲自受奖了。

参考资料:

[1]明跃.从忻口会战看全面抗战初期国共合作[D].湖南师范大学,2021.

[2]霍效昌.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四军六十五师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J].文史月刊,2015,(05):7-8.

3 阅读:58

意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