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是皇帝,但更是您的学生

弯弯聊历史 2023-06-17 21:47:08

公元57年,东汉的第二位皇帝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汉明帝继承了他老子刘秀的优秀基因以及留下的制度,在位期间,重视吏治,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使得海内安定,民安其业,人口大增,开创了东汉的盛世“明章之治”。

可以说汉明帝的皇帝工作是做的很不错的,一般来说这样的皇帝都是有一些优质特质的,就像他的祖上开创了文景之治在帝圈零差评的汉文帝一样,以节俭孝顺闻名,文帝亲尝汤药成为二十四孝典范故事之一,汉明帝也有一些这样出圈的故事,那就是尊师重教,汉明帝尊敬老师在皇帝当中是非常少见的。

汉明帝的老师叫恒荣,是一位大儒,教他学习《尚书》,刘庄还是太子的时候,恒荣已经六十余岁了,为了照顾他,碰到下雨天或者天晚了,行走不便,就让恒荣留在太子宫中留宿,9年过去了,刘庄的的《尚书》学的很不错,都可以单独去进行讲解了。

为了感谢老师,特地给恒荣写了封信,信中的内容是什么呢?要吃好睡好,要看重身体,有点类似于我们毕业之后还记得老师,偶尔打个电话过去,嘘寒问暖一下,惭愧啊,这样一对比发现这样的学生是真不多,可能一个班级里面也就一两个。

后来当了皇帝后,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对恒荣却不太一样,始终是尊敬有加,看到恒荣年纪大了,免去了他上朝奏事的礼节,有事派人来报告就可以。

闲暇之余,明帝想起自己的老师,就会带着文武百官到恒荣府上听恒荣讲课,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非常难得。

《后汉书.恒荣列传》:“乘舆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

就是明帝会亲临太常府,当时的恒荣为太常,扶着恒荣坐到东面,安排几杖,自己则和其他的百官坐着西面的学生位置,一起听恒荣讲解经书,这恒荣皇帝老师做得可谓是相当荣耀。

恒荣因为年纪大了,经常生病,明帝非常关注他的健康,每次生病都要派侍从送去名贵药品和补品。

有一回,恒荣病的特别严重,汉明帝听说后,把当天的朝会都取消了,就直接到恒荣府上去了。

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汉明帝往他家赶,为了避免惊扰恒荣,把皇帝御驾放在还好远的大街上,步行到他家住的小巷,捧着经书,看着恒荣蜡黄的脸不禁泪流满面,下令赏赐了很多东西,站在床前好久才离去。

没多久恒荣就病逝了,汉明帝亲自服丧送葬,给他选墓地,封他的儿子,侄子和学生很多人都做了官。

汉明帝身为皇帝,在尊师方面实在是个好榜样,受益于此,他的老师恒荣,儿子,孙子祖孙三代都成为了帝师,教授明,章,和,安,顺五帝,长达一个世纪,堪为帝师世家。

0 阅读:0

弯弯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