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杨昌济病逝前,特致信章士钊:想救国,就保护好毛泽东

红楼晓晓 2023-05-06 22:18:41

1909年到1910年间,湖南灾荒严重,许多老百姓因此被饿死,饥民们因为饥饿涌向了巡抚衙门,将巡抚赶走,直到清廷派来了新的巡抚,严厉惩治了暴动的首领,这才将事情平息下来。

但是,长沙饥民暴动的消息很快扩散开来,没多久,韶山冲的毛泽东也听闻了此事。毛泽东把一切事情都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他原本平静的内心渐渐不平静了:

一个人总得吃饭,由于没有饭吃而斗争,由于没有饭吃就想办法找饭吃,这应当是正当的,那些敢于带头反抗官府的人,应当算是勇敢的英雄人物!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毛泽东对于农民的痛苦更加关心了,对于农民群众的力量也逐渐开始有了认识……

01

1910年,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是16岁的少年了。由于喜欢读书,所以即便是父亲反对,毛泽东也总要想办法挤出时间读书,在读完在农村能找到的书之后,又生出了进“洋学堂”的要求。

终于,在毛泽东的再三争取下,父母同意让他到离家五十里的东山小学读书。

东山小学不同于之前读过的私塾,毛泽东在那里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东山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常常讲述到日本和欧美各国对中国的侵略事实,每每听到这些,毛泽东都很为中国的前途担忧。

毛泽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他渐渐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且很艰巨。于是,毛泽东在东山小学的半年时间里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从来不肯放松学习和锻炼。

毛泽东喜欢读书、游泳和爬山,尤其是文章写得好,老师都很喜欢他。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之外,毛泽东还喜欢在课外自己找很多书进行阅读,其中包括中国历史、外国历史。

当毛泽东读到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这些外国伟人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人物!

半年之后,为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思想,毛泽东带着东山小学教师的介绍信,一路辗转来到了长沙,并且顺利考进当时湘乡县设在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

在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读到了很多新的报刊,而他当时最喜欢读的是南学会办的《湘报》和同盟会办的《民立报》,并且从这些报纸上知道了广州黄花岗七十二位烈士为反抗清朝而壮烈牺牲的经过,也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这使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作为全国最早创办新学的省份之一,湖南很多学校都有人在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而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毛泽东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且在班上发起了剪辫子运动,以此表达他本人对反对清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湖南的形势随后也跟着紧张起来,官府严密搜查革命党人,但即便如此,还是有革命党人在各处秘密组织活动,毛泽东所在的学校也迎来了一位革命党人,并且对学校师生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

毛泽东深受影响,他迫切地想要为革命做些什么事情,但他同时也深知革命决不能仅是口头说说,必须有实际的行动才行。为此,毛泽东想到了当兵打仗,而且决定在湖南加入革命队伍。

然而,对于一个18岁的青年学生来说,繁重的军事操练和军队勤务并不简单。为了能在今后革命的的实际斗争中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毛泽东十分注重锻炼,对待下操尤其认真,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熟练了军队那套基本训练。

在当兵的那段时间,毛泽东接触到许多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毛泽东和这些人相处得很好,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贫苦的农民和工人,毛泽东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随时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学习时事和革命的道理。

当时,毛泽东每个月能领到7元的饷银,他一般都会从中拿出两三元来吃饭、买水,其余的全部拿去买书和报纸,只要有时间就读,研究时事的兴趣因此也越发浓厚起来。果然,没多久,毛泽东就从报纸上了解到了新的时事新闻……

02

原来,辛亥革命爆发没多久,革命军在全国占领的省份就占了13个。出于恐慌,清廷被希望寄托在手握北洋军力量的袁世凯身上,企图能靠他挽救自己江河日下的统治。然而,袁世凯野心勃勃,他在受命担任内阁总理后,一边派兵镇压各省的革命军,另一边又向清政府进行了施压。

最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功的果实,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也就是说,权力依然掌握在官僚军阀的手里,老百姓依然没有过问政治的权力。也正因如此,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在这样的局面下,当兵根本无法起到革命的作用。

于是,在1912年的春天,毛泽东离开了他生活过四个月的军营。为了寻找到更加合适的道路,毛泽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接触了警官学校、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以及商业学堂,最后又去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报名投考。

在那次考试中,毛泽东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尤其是他写的文章特别好,并很快引起了学校校长和教员的注意,甚至一度怀疑这样的文字不可能出于中学生之手。于是,为了进一步查证,毛泽东入学后又被加试了一场,大家这才无话可说。

读了几个月之后,第一中学的教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毛泽东的求知欲望了。

于是,毛泽东就自己四处找书来读,国文教员见他有学习文章的兴趣,就主动借给他一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全书总共二十多本,毛泽东就利用早晚自修的时间阅读,从中,毛泽东不仅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因此产生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也就是在那时,毛泽东心中隐约生出一种感觉,他认为比起听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自己这样读书研究获得的收获和益处其实要更多,自学的信心也更加足了。于是,毛泽东退学回到了新安巷的湘乡驻省中学,决定在学生宿舍自修。

在那里,毛泽东找到了可以暂时让他安身的地方,而且每月只缴纳三元钱的伙食费,去藏书丰富的湖南图书馆也十分方便。

那时,毛泽东每天吃过早饭就去图书馆看书,常常看到下午五六点馆里要关门了才出来。在一天当中,毛泽东只有中午会到街上买几个烧饼用来充饥,而这便是他唯一的休息时间。

后来到了秋冬时节,天气也渐渐变冷了,有时天空中零零碎碎飘洒着雪花,街道上往来的行人也因此明显减少了,但毛泽东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坚持去图书馆看书,从来没有间断一天。

那段时间,毛泽东读了许多的书,种类也十分庞杂,而他最感兴趣、收获最多的则是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比如说《物种起源》《天演论》《社会契约论》这些,尤其是严复翻译的那本《天演论》,毛泽东更是反复阅读,不忍离手。

就这样,毛泽东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来读书,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最终确定了为解放痛苦的人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后来常说,那半年是他学习生活中最可纪念的半年,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时间。

03

1951年的一天,毛泽东在北京约见了过去在湖南一师的同学,谈话间,有人谈起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毛泽东听后感慨颇多,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思绪飘飞的他不禁回忆起过去那段难忘的经历。

“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第一师范对我有帮助,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但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

在湖南图书馆,我读了很多从来没有读过的书,每读一本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我那时贪婪地读,拼命地读,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讲到这里,毛泽东突然停止了打开的话匣子,笑了起来,周围的几个人也跟着笑了。过了一会儿,毛泽东又继续讲道:“我就是这个样子在湖南图书馆看了半年书,半年多的时间不算长,我读的书不算少,但我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此。”

见毛泽东这样说,马上有人问道:“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毛泽东缓缓点燃一支烟,吸了几口,又接着讲道:

“最大的收获,恐怕要算思想认识的提高。说来也是笑话,我读过小学、中学,也当过兵,却不曾见过世界地图,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一张世界大地图,我每天经过那里,总要站着看一看。”

过去,毛泽东只觉得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可从那张挂在墙上的地图看起来,中国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省更小,湘潭县甚至几乎都看不见,韶山更是没有影子。

毛泽东惊讶地发现,世界居然这么大,那这么多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仅从他的家乡韶山冲来看,就有许多人过着挨饿挨冻的苦日子。有因为没钱买药活活病死的,有因交不起钱粮被送进牢狱活活关死的,还有整日吵嘴打架的乡亲邻里,而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读过书,注定要做一辈子睁眼瞎的。

以小见大,韶山冲尚且如此,中国又当如何呢?毛泽东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个疑问:难道人生来就注定要过这些痛苦的生活吗?

不,绝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是由于制度不好,使世界上有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所以才使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坠入痛苦的深渊,这是不合理的,是应该彻底被推翻和改造的。总有一天,世界会起变化,一切痛苦的人都会变成快乐的人。

最后,毛泽东看着身边的旧友,意味深长地说道:“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决心要为中国痛苦的人,为世界痛苦的人服务。”

后来,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杨昌济。

杨昌济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回国后在湖南第一师范教授伦理学,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唯心主义者,在毛泽东的印象中,他总是努力向学生传授一种公正、道德、正义并且有益于社会的思想,这对毛泽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非常喜欢听杨昌济的课,每当杨昌济讲课的时候,他不仅在课堂上用心倾听,还经常利用课后和星期天的时间,去杨昌济家里请求老师帮忙答疑解惑,其中也包括治学、做人、处事的道理。

对于学生的请求,杨昌济也总是孜孜不倦地给予周详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

杨昌济告诉毛泽东,做人要有理想并立大志,要坚强而有毅力,要讲究治学、练身和办事方法。除了言传之外,杨昌济还十分注重身教,告诉学生要求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就会做到。

为了让学生们接触到进步的新思想,杨昌济常常鼓励学生要读好书,读新书,当《新青年》出版的时候,他立刻就介绍给学生去阅读。

1918年秋季,杨昌济受聘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也因此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但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始终深切关心着自己所培养的学生。

1920年,杨昌济在北京患重病,临危之前,他在给同乡好友章士钊的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而其中的二子,指的便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位。

事实上,从后来的中国历史也可看出,杨昌济当初的确是慧眼识人,而毛泽东也没有辜负老师在病榻之上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作为人师,能得生如此,杨昌济的一生当是可以告慰的!

27 阅读:3657
评论列表
  • 吕均 14
    2023-05-26 11:21

    杨是中国史上第一伯乐!!

  • 青春 13
    2023-05-26 20:41

    中华五千年文化终于滋养了一位伟人,又拯救华夏民族

红楼晓晓

简介:文史渐宜精讨阅,湖山仍得饱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