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与平反:张仲瀚和罗汝正的曲折命运

修为之士 2024-03-09 14:04:21

1950年,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大规模开荒生产开始了,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屯垦戍边”战略决策的具体落实,也是十万起义官兵开始新生活道路的转折。

“当兵吃粮”自古皆然,可现在却要放下枪杆,扛起锄头,这行吗?当时不仅部队有这样的思想情绪,就连二十六师师长罗汝正也有这样的担心。

1952-1953年,九军政委张仲瀚决定让罗汝正去坐落于乌鲁木齐的“八农学院”农经系进修学习,同时还让他们全家搬到农学院伴读。

这对罗汝正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

共产党人对起义人员的真诚相待,信用重用,光明磊落,言行一致,使罗汝正感慨万千,他发奋努力学习,工整漂亮而系统规范的学习笔记被人们传为佳谈。

在农学院学习结业时,罗汝正被评为“学习模范”,受到政委张仲瀚的表扬和鼓励,父亲受到莫大鼓舞。

有一年,罗汝正在乌鲁木齐军区子弟学校上学的孩子回家说,军区就读的孩子增加了,学校容纳不下,要让兵团的学生回石河子兵团的学校就读。

当时石河子只有三四个低年级的学校,军区的学校不让上,孩子就要失学。

为这事罗汝正夫妻都很着急,罗汝正说:“我去找找张仲瀚政委,让他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咱们就自己教。”

罗汝正为这事找了张政委,张政委让他放心,并说:“学校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开学前,军区子弟学校不但送来了入学通知书,连住校的手续也都给办好了。

1962年,罗汝正被查出得了冠心病。张仲瀚政委得知后,亲自到医院去看望。

当时新疆的医疗条件较差,张仲瀚放心不下,到北京开会时,就专门和解放军总医院联系,把罗汝正转至北京301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治疗。

罗汝正临行前天,张仲瀚派人送来现金100元和一些全国通用粮票,并转告罗汝正说,现在国家困难,北京生活物资供应也比较紧张,这点钱顶不了大事,但却是兵团组织的一点心意。

当时100元可是大数目,全国通用粮票更是难得。罗汝正夫妻都很过意不去,说什么也不要。

但是来人说,张政委交待了,“罗师长起义有功,农八师生产也搞得不错,他的病是积劳成疾,这是组织上的关心,请务必收下。”

听了这些暖心的话,罗汝正除了深深地感激党的关怀,除了对军垦事业以身相许,还能说些什么呢?

在“文革”浩劫中,兵团的所谓“张仲瀚黑线人物"遭受残酷迫害。1973年罗汝正含冤离世时,张仲瀚仍身陷牢狱。

1979年,出狱后的张仲瀚住北京301院,罗汝正的妻子李秀芗和女儿去看望他,见到他苍老憔的样子,又听说他被关监狱8年,身心备受摧残,感到揪心地疼。

母女两人还没有来得及问候他,张政委见面的第一句语竟是:“罗师长的事我听说了,你们全家都受委屈了,我没有保护好罗师长是我们工作没做好!"

听到这里,母女俩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罗汝正妻子李秀芗擦着泪说:“张政委,什么都不要说了,好好保重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有你这句话,老罗也安心了。”

张政委又询问了孩子们的情况,并问李秀芗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们的。

在他生命垂危之时,还考虑到别人的困难,想着怎么帮别人,这样的干部,怎么能不受人尊重呢?又怎能让人忘怀!

197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张仲瀚做出复查结论:“强加给张仲瀚同志的一切污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恢复政治名誉。"

冤狱平反了,可他的身体在“四人帮”残酷迫害、轮番批斗、长期关押中受到严重摧残。

1980年3月9日,这位无限忠诚于党、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出了巨大贡的优秀指挥员、老首长与世长辞了。

党和国家重新肯定了张仲瀚在中国革命和军垦事业的地位,肯定了人民解放军包括起义部队屯垦戍边的伟大功绩,这一被歪曲了的历史重新恢复了昔日光彩。

这对罗汝正一辈人意义尤为重大。

在新疆,“九二五”起义官兵一律和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一样享受离休待遇,他们的光荣与日月同在。

在二十二兵团,广大起义官兵无人不晓张仲瀚。

这位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师长、二十二兵团九军政委、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主持工作的副政委(后第二政委),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人民军队中一名难得的英才,威武的骁将。

他文韬武略,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声名赫赫。

新疆和平起义后,张仲瀚军领要职,担任二十二兵团九军政委,与起义官兵朝夕相处,带来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解放军的传统,对人满腔热忱,赤诚相待,给人无限希望,令人斗志昂扬。

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广大官兵,对他口服心服,钦佩崇敬,深感能在他麾下成就一番事业,乃是人生一大荣幸。

张仲瀚堪称兵团第一人。中共元老、原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高度评张仲瀚: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张仲瀚,兵团就搞不起来。他文谈得来武谈的来,文武双全……没有张仲瀚,陶峙岳部队到不了那么好。起义部队中,最成功的是二十二兵团了。整建制地保留下来,在祖国边疆批下了根,为屯垦成边做出了很大贡献。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推荐阅读:

张仲瀚一生都做了哪些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老军垦竟然这样评价

1962年,兵团要精简5500名职工限期返关,张仲瀚:我们决不能这样做​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