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退休定居美国,78岁回国住养老院,却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吟古今的清风 2024-05-16 20:00:59

文 | 迟迟

编辑 | 迟迟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影视行业的寒冬也持续了很久。直到那个目光炯炯,性格泼辣的“琼花”站出来,才打破了这场僵局。

琼花就是《红色娘子军》里那个敢于反抗压迫,不怕危险,最终加入娘子军成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年轻女兵。

她的扮演者祝希娟,也借此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位摘下桂冠的影后,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股久违的春风。

在她终其一生追求表演的路上,她取得了“人民艺术家”的荣誉,但在功成身退之际,一个前往美国定居的决定,却砸了她的金字招牌。

彻底走了也罢,但谁知在定居美国18年之后,78岁的她又携家带口回到了中国。

对此很多人也是义愤填膺:“赚钱的时候不回报国家,老了又回来给国家添麻烦,她算什么人民艺术家!”

然而无论这些非议如何发酵,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无论是前往深圳还是美国,她始终坚持的是《红色娘子军》所告诉她的那句——永远向前进!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人民艺术家杂志官方】【百度百科】【光明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红色娘子军》成就新中国第一位影后

在1962年那场别开生面的评选“22大影星”的赛场上,还略显青涩的祝希娟站上了领奖台。

原本在这个名单里,并没有她的名字,还是周总理钦定,让这个年轻演员也加入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批的造星运动。

而她之所以能够以24岁的年龄,就被周总理赏识,并比肩其他老戏骨,这都离不开《红色娘子军》对她的帮助。

其实在祝希娟参演《红色娘子军》之前,她只有一次正式参演电影的经历。那还是她14岁的时候,偶然被选中参演了赵丹导演作品中的一个小配角。

由于她当时还在上初中,巧合之下演了这个小角色之后,又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文化课。直到进入上海戏剧学院之后,她才正式开始学了表演。

没想到还在大学期间,她就获得了“琼花”这个重要角色,这还多亏了当时谢晋导演的赏识。

剧本上的琼花是一个不畏强权,泼辣勇敢的女子。当时的导演谢晋从一众演员中选了又选,始终没能找到一个能完全符合形象的。

于是就去了上海戏剧学院,尝试从学生中寻找未被开发的演员,一眼就看中了当时在排练话剧的祝希娟。

那时候的祝希娟正在和同剧团的另一位男演员争吵,不知道两人发生了什么矛盾,只看见祝希娟气得怒目圆睁,双手叉腰,嘴里振振有词。

寻常人看到吵架恐怕早就上去劝了,谢晋导演却在一旁喜笑颜开,指着这个火冒三丈的女生说,这就是我要找的琼花。

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祝希娟还是觉得十分奇妙,“我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居然因为吵架凶,就被选中演戏了。”

为了回报谢晋导演的知遇之恩,祝希娟在演绎这个角色上,可谓是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

除了在片场,生活中她也会穿上娘子军的作战服装,把自己装扮成“琼花”的样子,沉浸式体验她的一言一行。

有时候跟朋友讲话,她的嗓门都不自觉地提高,活脱脱一个泼辣的女兵。同学们看着她仿佛“走火入魔”的样子,开玩笑直接叫她“琼花”,她也条件反射般地答应。

后来为了进一步融入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她还去拜访了一些娘子军的退伍军人。在跟她们聊天的过程中,她也了解了非常多的作战经历和生活状态。

正是有了这些充足的准备,她在饰演的过程中,填充了很多真实的细节,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

所以当那个勇敢泼辣的女兵登上大荧幕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被抓住了眼球,这个生动又有灵气的演员也收获了大家的认可,最终拿下了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

这个奖项放在现在的含金量也是不言而喻,更何况在那个影视行业还不景气的时候,她成了第一个摘下桂冠的演员,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她的颁奖礼也是极其隆重,在场的除了文艺界的各位大佬,甚至连周总理和陈毅也前来观礼,更有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她亲笔题词:一朵琼花分外红。

为了表达祝贺,周总理还亲自邀请她跳舞。只是这个受宠若惊的姑娘太过紧张,居然在跳舞时,频频踩了周总理的脚,险些贻笑大方。

在《红色娘子军》爆火,席卷大荧幕之后,祝希娟不仅没有因为这场成功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扎根于角色表演,在学校里脚踏实地地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技,祝希娟还经常参加舞台剧和话剧演出,有时候她还在很多西方经典剧作里面扮演重要角色。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她发现了西方剧作和中国传统剧目演出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中国影视和世界影视也产生了一些朦胧的想法。

但她还来不及深究,他的真爱侯烽民就出现在了她的生命中。

说来两人的渊源也深,祝希娟在上海戏剧学院学表演,而他在这里担任美术讲师。他们两个一个钻研演艺,一个教美术,也算是上戏的一段佳话。

两人从相恋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侯烽民一直对妻子百依百顺,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非常美满幸福,后来两人还有了一双儿女。

但很快时代发展的潮流席卷了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吸引了祝希娟的目光。

深圳拓荒,打造“深圳制造”影视剧

“在自己的舒适圈待久了,还是得出来看看。”

新时代改革的号角吹响之后,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率先发展起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纷纷前往。

看着深圳发出的各种招贤纳士的通告,祝希娟也产生了离开舒适圈,前往深圳创业的想法。

从这个念头出现,到她和丈夫商量,只过了短短一天的时间,两人就一拍即合,收拾行李登上了前往深圳的火车。

这次前往深圳,祝希娟并不是无头苍蝇,她身上肩负了去深圳重建电视台,为那里的影视行业注入新鲜活力的重任。

没想到她这份中年改行的雄心壮志还没开始,就先遭遇了打击。

等到了深圳她才发现,这里的恶劣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红土地,不仅比不上上海林立的高楼大厦,甚至连食堂都是铁皮做的房子。

祝希娟怀着满腔热血到了这里,就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但来的时候带了一家老小,眼下也不能说回去就回去。

想到自己只是头脑一热的想法,丈夫就带着全家跟她走,她还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埋头加入了当地的建设。

在恶劣的环境中,她和大家同吃同住,物资缺少的时候,只能蹲在一起吃罐头。在她后来的回忆中,还把这段时光戏称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合力下,一个全新的电视台就在3个月后正式开播了,祝希娟还担任了这个电视台播出后的第一位主持人。

眼看着电视台的工作稳定下来了,她也正式开始回归自己的影视剧行业。她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试图打造“深圳制造”风格的影视剧。

1984年,在祝希娟的一力促成之下,深圳电视台正式推出了《爱在酒家》。这部电视剧作为深圳电视台开台之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播出反响。

随后她又邀请诸如陈道明、陈宝国等知名演员加入她组织拍摄的电视剧中,在这期间推出了《北洋水师》《魂系哈军工》等优秀电视剧。

在2021年庆祝我党成立一百周年时,祝希娟作为代表,上台讲解了油画《深圳拓荒牛》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时代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都有无数的开拓者走在前面。深圳的成功也离不开像祝希娟这样的先驱们深耕细作,才为后来的我们栽下了乘凉的大树。

在深圳开创了一段辉煌的经历之后,祝希娟也看到了中国影视的潜力,她还想更进一步,把中国的影视文化传播到世界的舞台。

背井离乡,将中国影视传播到世界

1998年,退休的祝希娟带着一家老小登上了前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旅行,祝希娟已经下了定居美国的决心。

当这个消息被揭露的时候,全国上下都炸开了锅,一时间网络上遍布的都是负面新闻。谁也不敢相信这个人民的老艺术家,居然在功成名就之后跑到外国去定居。

甚至有人指责她这种行为,完全是白眼狼。很快,不停发酵的负面舆论似乎已经完全掩盖了她之前的所有成就。

然而她背井离乡,一大把年纪跑去美国定居,其实背后另有原因。

早在20世纪80年代,祝希娟就出国访问过。在世界大舞台面前,她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原来那些在国内取得的成就,放在这里只能算是毫不起眼,很多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的影视剧都是知之甚少,提起自己的名字,他们几乎更是闻所未闻。

他们那些先锋的艺术形式,有些自己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压迫,她甚至产生了文化自卑的心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就在心里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把这些优秀的表演方式都带回中国去,更要让世界人民见识到中国影视文化的辉煌。

于是在深圳电视台任职期间,她就率领深圳电视台的摄制组前往美国交流学习。

她在交流学习中,参演了电视剧《百老汇100号》,在当时的华人群体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消息传回国内还引起了一番震动。

也正是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她向国外影视文化取长补短的决心,她在退休之后,就毅然决然背井离乡,踏上了学习之路。

她在那边创办了一家影视艺术公司,并且以“琼花”的名字来命名,以此来纪念那个成就了自己的角色,也昭示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之后在美国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她一直没有停止作品输出,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作品在电视上与大家见面,这也是向大家交出了自己学习的答卷。

关于这些原因,祝希娟一直没有向观众解释,直到2016年她回国养老,舆论再一次爆发的时候,她才讲出了这些背后的故事。

北京国际网络电影节官方在1月22日发布一则信息,祝贺祝希娟荣获“终身成就荣誉”奖项。

在官方公布的照片里,祝希娟面向镜头笑得大方从容,这个奖项也让曾经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2月22日,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为包括祝希娟在内的三位老艺术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成就展。

会上除了展出祝希娟多年来的众多优秀影视作品,也肯定了她对深圳影视行业做出的贡献和意义。

结语

今年的祝希娟已经86岁高龄,自从2016年回国,她一直和丈夫住在养老院里,从来不想拖累儿女们。

虽然她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仍保持着一颗热爱表演的心,一有机会还是会出现在大荧幕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人民艺术家杂志官方账号、百度百科、光明网

0 阅读:1

吟古今的清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