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父母真正的和解,不是断联,也不是孝顺,而是4个字

鲤鱼两条 2024-04-19 01:59:32

作者丨窗台

这篇文章,来说说原生家庭吧。

一个女生,同我聊起自己的原生家庭,她是这样形容的:长大以后,我一直挣扎在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幸里。父母给予我的爱,似乎刚刚好,但是再多一分的话,他们却也舍不得。我的母亲说,她这一辈子的辛苦,都是因为2个孩子,因此我很感激,也很心疼他们的不容易。但是我也深刻明白自己内心的缺失和遗憾,母亲小时候无理由的谩骂,打压式教育,从不在意我的面子等等这些行为,对我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我真的很矛盾。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听她说起这些东西,就算不曾讲述细节,我也能理解她。

因为只是通过简单的描述,我就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

我的父母,这辈子也很辛苦,他们年轻的时候做生意亏本,欠了很多钱,我的母亲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想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

而我以前心理纠结的根源,主要在于3点。

第一,母亲从小就把她关于生活的压力,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也就是说,她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会强调他们的付出,比如我要钱买书,我妈给我拿钱以后,就会说他们多不容易,但是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一切都值得等等之类的话。

所以,我从小花钱心里就比较有负罪感,我不敢去好好享受生活,哪怕长大以后自己能挣钱了还是如此,有时出去玩花钱,想到父母曾经吃的苦,心里就会有愧疚。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告诉我要节约用钱,这加剧了我的自卑心理。

第二,我的母亲脾气很不好,以前家里条件差,我妈心里总是很烦躁,小时候我没少挨骂,并且我妈从不给我面子,在外人面前也是这样。其实,扪心自问,我从小是个很听话的人,特别懂事,学习上没让我妈操过任何心,但是每次领奖,都有我妈上台。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挣钱,每年回家都要给他们买衣服。

但我小的时候,还是经常被我妈各种骂,她说的话很不好听,我妈是那种不太讲理的人,哪怕是我对,但是我妈不会尊重我作为一个小孩子的发言权,她只会一股脑指责我顶嘴,然后把我骂哭了,她才会停下来。

这种教育模式,对我的人生真的影响很大,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彻底改变了自己性格里暴躁的一面。

因为当我长大以后,我发现我曾经最不喜欢母亲身上的这一点脾气,其实自己也有,并且最多应用在父母身上。我的朋友他们都认为我脾气好,但就是面对父母的时候,我特别容易暴躁,说话声音大,曾经我不断自我反思:难道我是个窝里横?

后来我找到原因了。

其实,我这种性格的形成,就是因为小时候母亲总是这样对我,在我真的能够挣钱之前,没有被尊重,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在有能力以后,这种情绪自然而然就被释放出来。

所以,我和父母说话,便不够温和,稍微有点不对,就很容易吵起来。

第三,我父母经常吵架,家里没钱的话,实在有太多的问题,可以引发彼此的争吵。再加上我爸很懒,是个甩手掌柜,因此更是雪上加霜。

从小到大,我妈每次跟我爸爸吵架以后,都会在我面前埋怨我爸,导致我对我爸意见很大,但是后来我妈又来指责我,说我对我爸爸不够尊重。

我曾经也因此内耗过,还和母亲吵过架,认为:我还不是在帮你,你现在却来怪我!

等等。

原生家庭的诸多问题,都曾一直困扰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在我做出相应选择的时候,在我回忆童年的空隙里,我总是被拉回这些不好的回忆,这些东西似乎成为我性格里的一部分,我一直想要寻求出路,但以前屡屡失败。

后来,我意识到我的问题在于:我总是想要去改变父母的想法,说了很多道理给他们,结果没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是继续吵了不少的架。

如今,我才终于明白了,和父母真正的和解,不是断联,也不是孝顺,而是4个字:课题分离。

简单来说就是,把父母的课题,同我自己人生的课题进行合理分离。

我不再试图去拯救父母,他们怎么想,怎么做,是他们自己的事,我改变不了,也没必要去改。

关于我童年的一些伤痛,原生家庭带来的性格缺陷,我全盘接收,因为很多东西并不是我能决定的,父母他们的经历,所受的教育,导致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思维模式,他们没有很强的换位思考的能力,或者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因此关于童年的这部分,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坦然接受。

我接受既定的事实,不奢求父母去改变什么,他们有自己人生的课题,也不再试图去得到理想中的爱和理解。

同时,着眼于未来就好。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说小时候的经历,自己无法掌控,那么当自己长大以后,能够独立行走于世间的时候,其实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想做怎样的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此时的选择权在我自己手里。

因此,我们每个人最终要学会切割的,不是亲情,而是过去的自己。

当我试图这样做的时候,豁然开朗。如今30岁的我,再也没有受困于所谓的原生家庭的痛,我和母亲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好,再也没有吵过架,因为我不再试图去进行任何理论。

这个前提下,我自己同时也在越变越好,情绪越来越稳定。

很多人,他们不是走不出来,而是刻意把自己困在过去,一想起以前的事,就会耿耿于怀,总是想着父母要弥补自己,要用自己奢求的方式对待自己,结果一再失望,于是活了大半辈子,还在和童年的自己一味较劲。

仔细想想,其实真的很不划算。

你认为呢?

-END-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 2024-04-22 13:17

    这文章写得好,分析在理。每个人都是家庭造就,受社会方方面面影响的,看开就好。

鲤鱼两条

简介:想让你知道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