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与宗教,谁是谁的囚牢?

抽屉电影 2024-03-27 07:05:08

伯格曼的电影是有意思的,在诸多新浪潮电影人中,伯格曼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的存在的特殊性在于电影表达上,伯格曼的电影总是少不了宗教元素在里面,这可能来源于伯格曼自身的家庭出身,但是将电影与宗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联系起来新浪潮这个时期与欧洲的意义,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伯格曼的电影《魔鬼的眼睛》,这是一部讲述家庭婚姻的故事,一个原本美满的婚姻因为收到了魔鬼的嫉妒,因此,魔鬼派出了地狱的使者对于婚姻中的女人进行了引诱,魔鬼最终想要达成的效果就是这段婚姻破灭,然而魔鬼失望了。

伯格曼在本片中将婚姻类比为一种深受魔鬼厌恶的结合形式,这种结合形式本质上让魔鬼对于它产生一种嫉妒心理,嫉妒进而演化为厌恶,厌恶发展成为敌对行为,魔鬼派出了唐璜——这个被誉为情圣的男人,对于自己厌恶的婚姻进行了破坏。

伯格曼认为婚姻的稳定来源于家庭的和睦,家庭的和睦中,妻子跟丈夫的彼此之间的信任占据了很大的成分,丈夫相信妻子,妻子不怀疑丈夫,两个人才有了和睦相处的基础,这也是正向的促成者,比如说是神父,比如说是虔诚的信教徒们所尊崇的。但是反过来说呢?当一个家庭变得不和睦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知道,一个家庭不和睦的主要裂痕在于怀疑,本片给丈夫的怀疑增加了一些坚定的支持他的条件,比如说妻子真的出轨了。而魔鬼对于这件事情的促进因素在于引导着丈夫加深对于妻子出轨这件事情的印象,并不断地旁敲侧击引导着丈夫面对妻子的时候变得愤怒起来。在本片中,即使是有着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我们依旧是看到了魔鬼引导丈夫逐渐递进的行为逻辑,然而在现实中,如果没有了这些客观事实作为依据,那么递进的逻辑将会带来什么?

婚姻是为了对抗一些东西的结合?理解这句话,似乎能帮助我们对于本片的主题进行一种界定。撒旦派出了唐璜来引诱妻子,让妻子面对诱惑的时候做出来一些顺其自然的不理智的行为,这种行为看似是出于妻子本身地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实际上本质还是对于婚姻抵御诱惑的一种破坏。

牢固的婚姻关系本身就是对于诱惑的一种免疫,然而生活中的诱惑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如何面对诱惑,如何抵御诱惑等等,都将是我们在婚姻当中每天都面临的选择题。

魔鬼的逻辑很简单,要想婚姻出现裂痕,那么丈夫跟妻子之间就需要相互猜忌,丈夫怀疑妻子的不忠,妻子质疑丈夫对于自己的爱意等等,这些看似合理的怀疑且变得有理有据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原本婚姻筑起来的面对诱惑的高墙被一点点的蚕食殆尽,我们所面对的婚姻中对于伴侣的那种理解开始有了裂痕。当两个人都开始彼此有所保留的不信任的时候,婚姻生活也就开始埋下了破裂的种子。

然而毕竟人不会跟着魔鬼的引导走进牢笼的。这对爱人的婚姻之所以稳固,本质上在于两个人当中总是会有一方对于婚姻有着清醒的认识,丈夫即使是面对了妻子的出轨也会原谅,这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一次在诱惑之下的不忠并不能抹杀之前的恩爱,然而对于婚姻这件事情,这样的理论看似太过于勉强,然而就是这样非常勉强地理论,也有坚定的践行者,这样以来,魔鬼就没有办法了。

将婚姻解释为一种宗教行为,然后将婚姻中的裂痕解释为一种宗教考验,这确实是伯格曼独树一帜的理论。在整个新浪潮电影发展期间,伯格曼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本质上来源于他的思考,我们所熟知的文艺复兴是人对于神的解构,而新浪潮的时候,伯格曼通过自己的电影也对于神,对于宗教进行了一种解构,这些解构或许就是新浪潮当中,“新”的本质所在吧。

如果人的各种行为被解释为一种宗教逻辑之下的延申,那么人将会跟宗教重新建立起来内生的联系,伯格曼的电影只不过是输出了一种理论,然而这种理论即使在当时看来是有一些影响的,但是将这种理论从电影中抽离出来,变身到现实当中就会显得突兀,因此,艺术看来还是有范围的。

有诱惑就会有自我反省,当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我们当今的生活,我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在这样的世界里保持一种清醒本质上有太多复杂的原因,然而人之所以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我们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当中,有人犯错,有人原谅,总是循环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反之,一切早就被引向毁灭了。

……

你好,再见

0 阅读:147

抽屉电影

简介:每天为你推荐一部经典电影,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