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何以称为立皇帝(上)

是烟火江湖 2023-03-16 08:14:35

01

正德元年,户部尚书韩文接到太监崔杲的奏疏。

崔杲称,自己在江南替皇帝督造龙袍,但没有路费,希望准许他卖了长芦盐场的1.2万引残盐凑路费。

(残盐,一般是盐场放置久了受潮变质的盐)

乍一看,崔杲的要求并不算过分,残盐也不值钱,卖了就卖了。

但实际上,这里面的门道挺多。

首先,采办本来油水就大,再算上地方官孝敬的常例,难道还不够路费钱?

其次,盐税和军屯一直是明朝军饷的主要来源。到正德年间,军屯已经荒废,如果再没了盐税,军饷从哪里出?

最后,表面上看是1.2万引残盐,但官宦往往会偷偷在其中夹带私盐。

一引官盐,夹带的私盐往往达到几十引!

而且这些官宦往往打着为皇帝办事的旗号走私私盐,地方官也不敢过问。

让这么多私盐流入市场,官盐还怎么卖?

所以,韩文大笔一挥:不准!

但崔杲明显早有准备,他绕过韩文,直接找朱厚照哭诉去了。

给自己办事的小弟受了委屈,朱厚照自然不会干看着。

他叫来韩文和阁员刘健、谢迁、李东阳,催他们尽快通过,把盐批给崔杲。

韩文他们当然不可能同意这荒唐的要求。

但顾及皇帝的面子,他们还是做出让步,同意批给崔杲一半的残盐,剩下一半折成银两给他。

但崔杲还是不满足,继续闹。

文官们也犟,死活不同意。

闹到最后,朱厚照火了,抱怨了一句:

光说太监不好,难道你们(指文官)就是好东西?国家不行都是你们害得(天下事岂皆内官所坏!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

这句话的威力十分了得。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气不过,叩头回家,次日一人一封辞职信,要求致仕!

嫌爷们不行,爷们还不伺候了呢!

如此一来,朱厚照反倒慌了。

内阁集体罢工,谁来干活?总不能全指望太监吧。

朱厚照自知失语,也只好认错,同意残盐批一半给崔杲,剩下的折成银两给他。

本来这事应该翻篇了。

但刘健却认为,皇帝对文官抱有敌意,都是太监们挑拨的。

朱厚照已经被太监们带歪了,要是再由着皇帝和太监们混在一起还得了!

因此,驱逐太监,成为内阁的首要任务。

首当其冲的,便是“八虎”!

八虎,是八个陪朱厚照吃喝玩乐的太监。由于朱厚照当了皇帝,八虎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颇受宠信。

刘健、谢迁和李东阳联名上书,痛斥八虎的罪状,要求皇帝处死他们。

并放出狠话:

内阁和八虎势不两立,今日在朝堂上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皇上您自己掂量着办!

司礼监王岳、范亨亦早看八虎得宠不爽,此刻也掺和进来,非要置八虎于死地。

一时间,内廷外廷民意汹汹。

朱厚照哪经历过这架势,吓得直哭。

八虎一看皇上都方寸大乱了,更觉得大难临头,抱在一起哀嚎。

眼瞅着这次斗争又将以文臣集团大获全胜而告终。

不出意外的,内奸出场了。

02

充当内奸的是吏部尚书焦芳。

在打听到刘健等人打算面谏皇帝给予八虎最后一击后,焦芳连夜找到八虎,将详情和盘托出。

八虎中有个老太监,名叫刘瑾。

此人是个典型的老资历:弘治年间进宫,因为犯了错,险些被处死。后来靠着贿赂大太监李广,不仅免去死罪,还得以派到东宫服侍太子。

刘瑾活了大半辈子,大风大浪见多了!

因此,当其他几个后生只会慌作一团嚎哭的时候,刘瑾一发浑,想了一个狠招。

他带着八虎进宫,跑到朱厚照面前痛哭。

朱厚照本来想照例安抚一下了事。

但刘瑾的一番话,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刘瑾这话说的非常巧妙:

我们几个死不足惜,但文臣们竟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公然违抗陛下的旨意,和陛下作对。如果任由文臣继续嚣张跋扈,陛下以后可就任由他们摆布了!

朱厚照猛然意识到,刘瑾是对的。

他一反之前对文臣让步的态度,任命刘瑾进入司礼监,提督团营;丘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并连夜拘捕了王岳范亨这些倒向文臣的太监,将他们贬往南京。

第二天,信心满满的刘健走进朝堂,看见了洋洋得意的刘瑾和一脸挑衅的朱厚照。

刘瑾宣读朱厚照对八虎的任免,刘健听得面如死灰。

他明白,八虎有皇上撑腰,动不得了。

刘健、谢迁和李东阳被迫请辞。

朱厚照批准了刘健和谢迁的辞呈,只留下态度不算激进的李东阳主持内阁。

刘瑾还不放心,派人追上贬到南京的王岳和范亨,将二人杀死。

韩文也遭到清算,被免职。

给事中吕翀、戴铣等人替刘健等人喊冤,被打了一顿板子,关进诏狱,削职为民。

兵部主事王守仁替戴铣喊冤,又被清算。

至于刘瑾,不仅成功活命,还因此确立了八虎老大的地位,逐渐变为一代权宦。

03

刘健和谢迁走后,刘瑾立即招焦芳入阁,架空李东阳,掌握实权。

焦芳又向刘瑾推荐了刘瑾的同乡张彩。

一番交谈后,刘瑾确信,张彩是个人才,值得重用。

于是立刻将张彩提拔为吏部右侍郎,接替焦芳掌控吏部。

除了张彩,刘瑾还提拔韩福为户部侍郎。

韩福是刘瑾的党羽中少有的能干之人。

之所以投靠刘瑾,是因为他曾经被下狱,刘瑾看在同乡的份上,救了他一命。韩福知恩图报,此后就死心塌地的追随刘瑾。

此外,刘瑾还请来了当时有名的学士康清做笔杆子,可谓党羽遍布朝堂内外。

地位稳固后,小小的批红权已经无法满足刘瑾的胃口,他开始谋求更大的决策权。

为此,他要求六部官员奏事时要准备两份奏折。

一份,叫“红本”,先给刘瑾过目。

刘瑾觉得没问题,才能把正式的那本,即“白本”,上呈给朱厚照。

这自然引起很多官员不满。

大家联名上书,弹劾刘瑾。

奈何朱厚照先生实在不靠谱,将豹房当作娱乐和办公的场所。大臣的奏章都要经过刘瑾转呈,才能到朱厚照手中。

刘瑾就特意趁朱厚照玩正嗨的时候奏事。

朱厚照正玩着,哪有心思管这些。

于是挥挥手:有要紧事再奏,没要紧事就刘瑾自己看着办得了。

得到朱厚照批准的刘瑾立刻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恶整不服从他的大臣。

在整人方面,刘瑾也颇有建树。

除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之外,刘瑾又单独开设了“内行厂”,负责监视百官,也监督东厂西厂的那帮特务。

至于为啥不直接用东厂和西厂。

因为按制,东厂提督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西厂提督则由御马监掌印太监担任。

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官职不对口。

还一个原因是,御马监掌印太监谷大用是个狠人,刘瑾惹不起。

此外,刘瑾还贴心的自创了一个令文官们叫苦不迭的刑罚:罚米法。

简单来说,就是官员犯法,可以缴纳一定数量的俸米抵罪。

对于官员来说,这本是件好事,交够罚款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变相承认贪污合法了属于是。、

但刘瑾不一样,他罚的实在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韩文离职后,刘瑾还不解气,硬是以府库里银子成色不纯为由,指责韩文玩忽职守,罚他在一个月内输米一千石!

韩文一个月的俸禄能有多少?不过60石!

就算算上火耗一类的黑收入,离1000石也差着远呢!

没办法,韩文只能四处卖家产,可算把米输上了。

六部尚书尚能被罚的倾家荡产,普通小官更不敢跟刘公公作对。

至于贪污受贿、私设罪名、诬陷忠良一类的,刘公公也没少干。

要不是张彩劝着,比这过分的有的是。

正德三年,朝廷爆发“匿名文书案”,有人匿名向朱厚照检举揭发刘瑾的罪行。

刘瑾大怒,把所有翰林提溜到奉天门下,让他们跪,直到找出是谁匿名举报为止。

彼时是六月天,正热的时候。

翰林们又都是读书人,身子骨弱,没跪上一会儿就受不了了,纷纷向刘瑾求情,说翰林们对刘公公是忠心不二,咋可能干出匿名举报这种不要脸的事儿呢(内监雅侍众翰林,敢尔)?

刘瑾听了,觉得很受用,就放了翰林,把御史和文官们拉到奉天门接着跪。

文官们也有样学样:我们都是懂法的,更不可能干出这种不要脸的事呢(御史习知法度,亦宁敢尔)?

但很不幸,刘瑾对文官一向没有好脸色,文官说什么他都不会信。

大人们就只好在夏日阳光的暴晒下跪着。

跪了一会儿,许是刘瑾觉得天热,就自己跑一边躲阴凉去了,留太监李荣看管。

李荣眼见大人们如此受苦,心有不忍,遂暗示大人们可以趁刘瑾不在躺着歇一歇,并让小太监去找些瓜果,给大人们解暑。

大人们如获大赦,捧起瓜果大口吃起来。

不巧,刘瑾这会儿突然回来了。

李荣连忙打信号,示意大人们别吃了赶紧起来接着跪。

但为时已晚。

刘瑾见李荣竟然胳膊肘往外拐,大怒,将李荣贬到南京干杂役。

大人们更惨,一直跪到下午,跪的膝盖都没知觉了,才被扔进诏狱审讯。

由于关押人数太多,诏狱关不下,锦衣卫就把几个晒得奄奄一息的大臣抬到空地,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最终导致数人因为脱水得不到救治而死。

第二天,李东阳求情的文书送上来了。

刘瑾这才把被关押的大臣释放。

至于匿名文书到底是谁写的。

不知道,据说是内廷的太监干的。

但我更倾向于是刘瑾自导自演的。

如果以上这些已经是文官们忍耐的极限,那刘瑾办的最后一件事,是令文官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

这件事,就是以镇守太监取代巡抚。

明朝施行的一直是镇守太监——巡抚——总兵三堂共政的体质。

而刘瑾竟然想撤销巡抚,由镇守太监包揽地方行政军事大权。

对于文官而言,如果真让刘瑾办成了,那他们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所以,必须在刘瑾得逞之前,反杀他!

正好,帮忙的来了!

1 阅读:44

是烟火江湖

简介:平凡人讲平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