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朱棣,明知他对朱允炆有威胁,却迟迟不动手

趣史探奇 2023-11-28 23:16:22

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原本有意让他的长子朱标继承帝位,但朱棣不幸早逝。于是,朱元璋将希望寄托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之所以偏爱朱标,不仅因为他是长子,还因朱标仁慈,深受众人尊敬。

诸皇子中,朱棣虽然能力最强,性格也像朱元璋。但朱元璋认为大明江山,需要一位仁德的君主平稳交接下去,而不是像朱棣这样狠辣,善于马上征战的野心家。朱元璋对朱棣一直抱有警惕之心,甚至曾考虑过除掉他。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曾亲手为朱棣剥橘子。这一举动对朱棣来说意义重大,毕竟他的父亲、皇帝亲自为他服务。然而,朱棣的母亲马皇后却告诉他,这可能是危险信号,朱元璋要杀他,劝他迅速离开。

原来朱元璋曾梦见金甲武士闯入宫中,他认为这金甲武士象征着朱棣。因此,他在剥橘子的过程中,暗自观察朱棣的态度。朱棣则大大咧咧拿过橘子吃了,朱元璋认为朱棣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动了杀意。后朱棣逃脱,而朱元璋则禁止朱棣回京。

朱元璋亲手剥橘子试探朱棣,或许只是一个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但朱元璋对朱棣有很深的防范之心却是真实的。

1398年,当朱棣在宴请朝鲜的使节时,与这些外国使臣的亲密交往引发了朱元璋的极大不满。朱元璋认为朱棣的行为已经越界,开始怀疑他有篡位之心,决定趁此机会解除这一潜在的威胁。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朱元璋暗中派出密探,对朱棣的行为进行严密监视,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削弱甚至消除朱棣的力量。但在朝廷的高级官员们的劝说下,朱元璋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他们担心,如果在其他皇子还健在的情况下杀害朱棣,可能会激起其他皇子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引发更大的动荡。

考虑到维护朝廷的整体稳定,朱元璋只得忍痛放弃这一计划,继续观望局势的发展。

到了1402年,朱元璋驾崩前不久,他再次萌发了排除朱棣的念头。因为那时秦王和晋王相继去世,朱棣的势力变得愈发强大,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朱棣在他的封地内不断积累军力,招揽人才,他的野心愈发明显。

朱元璋虽然身体日渐衰弱,但仍然清楚地意识到朱棣对朱允炆的威胁,但他已无力再对朱棣采取行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只能无奈地叹息:“燕王病矣”,暗示朱棣将给江山带来混乱。

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深知朱棣的野心和危险,多次考虑过要铲除这一后患。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他在关键时刻总是犹豫不决。这种纠结的心态,既是作为一国之主的无奈,也是作为父亲的悲哀。他在作为父亲和君主的双重角色中挣扎,这种矛盾和痛苦始终困扰着他。

他的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朱元璋放过朱棣,既是作为一国之君的软弱,也是作为父亲的不忍心。朱元璋对朱棣既有父亲的关爱,又有皇帝的戒备,这种复杂的情感最终导致了他在处理朱棣问题上的犹豫不决。

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急于削弱诸王的势力,导致皇族间的矛盾激化。朱棣起兵造反,最终夺取了大明江山,成为了明成祖。

10 阅读:4474
评论列表
  • 2024-01-02 15:46

    留下是想让他做踏脚石,不管是他孙子赢还是儿子赢。江山还是他朱元璋派系的。

  • 2024-03-12 21:16

    谁赢都是朱家的天下,杀了朱棣可能江山易主了

  • 2024-01-04 02:29

    历史说只要是权力的事情都是人吃人的

  • 2024-02-21 21:56

    [得瑟]其实真正原因是所有儿子都很怕朱元璋,包括死去的朱标,所以在朱标死后一下子没人敢说要继承皇位,最后无奈只能皇长孙继承大统。

  • 2024-03-13 01:19

    朱元璋从来不会杀儿子,除非威胁到朱标的生命,否则最多圈禁到死

  • 2023-12-29 12:34

    朱元璋杀的都是外姓功臣全家,自家儿子怎么可能会杀?

  • 2024-01-08 10:56

    好家伙,第一段你写的什么东西啊!朱棣早逝[点赞]

趣史探奇

简介:读史让我们待人处事理智客观,历史厚重而又充满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