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35岁失业后才真正明白,好工作基本都是依靠血缘关系代代相传

生活奇思妙想家 2024-04-21 21:24:18

身为普通人,一旦在自己的年龄过了35岁之后被裁员失业,那么仅仅靠着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能力,想要在社会上找到一份收入比较稳定的工作的难度实际上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对外发布招聘岗位时,大都会把招聘年龄卡在35岁以下。

也只有在35岁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够对投简历、面试找工作的求职过程,有一个非常具体和形象的感知!35岁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谈退休还尚早,也是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承上启下的关键年龄阶段!为什么社会对35岁之后的人如此的不待见和不友好呢?

身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过的都不容易,每天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收入却是最少的工作!但是只要是一天不出去工作,那么这一天就没有收益进账。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为挣到那些能够解万千惆怅的碎银几两而疲于奔命。

自古以来一直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社会阶层早就已经出现了长期固化的局面。对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是普通人的子孙后代而言,想要获得进入央企、国企的工作机会可谓是难如登天,除非子孙后代天赋异禀、聪慧过人。

平心而论,没有人愿意世代为农、始终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谁都想多赚钱、赚大钱,谁都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最终过上富足生活。但是,普通家庭的子孙后代向上晋升的途径,因为阶层固化的原因,恐怕是早就所剩无几了。

“近亲繁殖,量身定制,好工作代代相传”、“让你的孩子进我所在的单位,我的孩子进你所在的单位”、“金融三代人,烟草三代人,电力三代人,能源三代人,水务三代人”!在社会上难道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只能通过血缘关系或联姻关系才能实现继承和世袭吗!

2024年4月,一名男孩在课堂上说:“爷爷是行长,妈妈是副行长,长大后想继承爸爸当行长”的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火爆全网!事后涉事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正式回应:称孩子的爷爷、外公和父母确实都是该行员工,且岗位均符合监管要求和农发行任职回避制度规定。

虽然,这件事当时闹的沸沸扬扬、影响很广泛、且现如今事情已经暂时告一段、在落网络上的热度也有所下降。但是,大家对于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长期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的关切和疑虑,却始终没有丝毫的削减!

从“三代烟草人”引“群嘲”,到“好工作代代相传”的调侃,实际上都指向了一个现实,那就是:目前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长期里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这种不正常的招聘现状,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重视的问题。

为了避免体制内亲戚遍地的现象肆无忌惮的扩张,目前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都有明确要求:单位回避、部门回避和岗位回避。

有的单位仅仅只是对特定的岗位和部门的招聘活动设限;有的单位要求回避近亲属担任领导的岗位;有的单位则搞“一刀切”,只要有近亲属任职,他的亲戚朋友就不得报考本单位。

虽然我们国家的国企实行的“任职回避制度”已经实施了长达20多年的时间,但是反观现如今“近亲繁殖”、安插“关系户”情况仍旧是屡见不鲜,并且手段也是变得越来越隐蔽,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情况主要集中在“金融、烟草、电力、能源、水务”等领域。

对于投胎到“金融世家、烟草世家、电力世家、能源世家、水务世家”的人而言,从他们被怀上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拥有了绝大多数人,哪怕是奋斗终生都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以及能够拥有到的财富。只要他们能顺利出生、健康长大,那么他们这辈子都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精英阶层为了保证他们世代都能一直稳定的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恨不得普通家庭的子孙后代世代都为他们当牛做马!他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让普通家庭的子孙后代,只能在低端产业的一线工作岗位奋斗终生,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基础生活物资的供应和保障!

由此看来,三代人的努力确实没有理由输给十年寒窗苦读考上大学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子孙后代!普通家庭的子孙后代,就不应该对阶层跃迁抱有任何的期望和奢望。现实生活无数次告诫普通人要变得更加成熟圆滑,任性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自己徒增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精英阶层不止一次的发出暗示:普通家庭出身的子女,即便是通过高考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有志青年,找工作不能挑挑拣拣、挑三拣四!

年轻人要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类型”的结合点,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脚踏实地。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扎根于基层、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心甘情愿当铺路石子,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成为社会发展的燃料。

当代年轻人,越是志存高远,越要脚踏实地。一定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只有投身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当中去,才能在基层的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才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

生而为人,谁不想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忧”的幸福生活,谁生来就愿意去干一辈子只能低声下气的、去伺候别人的卑微生活。普通家庭,一没有生产资料、二没有生产资源,只能靠着出卖时间、精力和体力赚取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

虽然社会上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明知道自己是被精英阶层种在地里任人宰割的韭菜,但是他们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既然老韭菜已经觉醒了,那么自然就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还要成为被人无情收割的韭菜。

普通家庭的父母,玩了命的把子女努力培养成大学生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在毕业之后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他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也像自己现在这样活得这么辛苦!

即便自己的子女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只要能够顺利的进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虽然因为缺少人脉资源的运作帮衬、职务上想要得到晋升几乎不可能、只能在基层工作到退休,但是对于普通家庭的父母而言,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实属难能可贵了。

近些年来,从实际情况来看,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在单位的经营决策、录人用人上,一直都有着绝对的权力。

有的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在制定岗位的招聘要求时,会根据其要进入单位内部工作的亲属的个人简历“量身定制”岗位的招聘要求;有的单位则会暗地里搞内部工作岗位的“资源互换”,让“你的孩子进我的单位,我的孩子进你的单位”;甚至还有的单位为了安排自己的亲戚朋友,特意召开一个招聘会,让不明就里的其他应聘者都成了绿叶。

虽然国家对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招聘当中的“亲属回避”有着明文单位规定,但是现行的招聘制度始终存在着不够公开、不够透明的情况。相应的招聘监督机制,也不够有效、不够给力,让规定难以有效落地执行。

在现代社会,身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则更加殷切的希望看到,人才能够在全社会各个领域自由流动、各领域的工作岗位公平公正的竞争。

如果普通家庭的子女在费尽力气考上大学且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依旧是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低、供养社会上层的家庭的工作,那么试问社会上究竟还会有多少家庭愿意再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培养自己的下一代呢?

总而言之,人生中所有的抉择,不论我们最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总会或多或少的承受一些遗憾。不论是出生在富贵家庭,还是出生在普通家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在选择工作岗位和生存方式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决定。谨记:无论我们正在经历着什么,都要尽量保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问心无愧、不枉此生。

3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