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要对东风“下手”?解放军心态超稳,在另一个赛道杀出重围

鼎盛视频 2024-05-17 16:00:23
印太局势变成“二打二”,美日强强联手,直接将矛头对准中俄,第一步就要破东风导弹火力网?

最近,美国与日本正式签署了一项开创性的协议,旨在联合研发一种高超音速导弹拦截器,这一合作被视为对抗中俄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的重大步骤。

五角大楼的声明中透露的信息不仅凸显了美日同盟在防御技术方面的深化合作,也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两个世界领先的军事强国正在积极应对共同面临的安全挑战。

早在2022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就已经开始寻求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器设计方案,并且选择了雷神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作为主要承包商。这表明,美国对于未来导弹防御的规划是长远和周密的。

2023年8月,日美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的峰会上搭建了这一合作计划的框架,并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双方就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达成了正式协议。

在本次合作中,日本担负起火箭发动机和头部拦截器推进系统的开发任务,而美国则专注于目标追踪和锁定技术的研究。

经费方面,高超音速导弹拦截器的开发成本预计超过30亿美元,其中日本承担约10亿美元。这反映出日本对于地区安全的重视以及愿意为此投入相应的资源。

此次协议并非美日两国首次在导弹防御领域开展合作。早些时候,两国就曾联合研发“标准3”Block IIA导弹,该导弹能拦截超过5500公里射程的中远程导弹。

如今的合作则集中于更为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威胁,这表明美日防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持续增加。

高超音速导弹以其高达5倍音速以上的飞行速度和复杂多变的飞行轨迹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现有的反导系统难以有效拦截这类导弹,由此造成的安全漏洞一直是美日等国深为忧虑的问题。

面对中俄等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快速发展,美日通过此项合作加强了双方在防御技术上的互补与合作,强化了双边同盟的威慑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在安全事务上的战略伙伴关系。

尽管美国现役的“爱国者”反导系统曾成功拦截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但面对更为先进的“东风-17”和“锆石”等武器,现有系统显然不足以应对。

因此,高超音速拦截器的研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当前防御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情况下,解放军似乎并不着急出手,反而在另一个赛道,杀出重围!

近期,一款由中国制造的隐形护卫舰成为外国媒体焦点,特别是美国媒体对此展示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这款军舰的新颖设计,更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在未来海军战力发展方向上的明确指标,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了中国造船工业的先进实力。

从这款护卫舰的设计来看,不难发现其与瑞典的维斯比级隐形护卫舰设计理念颇为相似,主要采用了大量的倾斜设计以达到减少雷达信号反射的目的。

这种设计思路与美国海军建造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也引起了部分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这艘护卫舰的设计不仅紧跟全球护卫舰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且极为适宜执行沿海区域及繁忙海上交通线上的作战任务。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许意味着,在某些任务执行能力上,这款中国造护卫舰甚至可能超越了美国投入巨资研发的濒海战斗舰。

如果这项推测成立,那么这款护卫舰的作战范围和能力无疑将被大幅提升,进一步丰富其战术应用场景。

尽管目前关于这艘隐身护卫舰的未来角色仍存有一定的疑问,部分观点认为它可能会接替056型护卫舰成为解放军新一代轻型护卫舰的角色,也有推测认为这仅仅是验证新设计思路或技术的试验品,甚至可能作为一种出口型军舰销往其他国家。

整体来看,不管是在空中、陆地、海上海下,美国永远不可能“拦”住解放军!

2 阅读:295

鼎盛视频

简介:解析热门动态,奉献原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