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老家,那些掉进手机里的农村孩子,熬夜玩游戏,刷短视频

我是棉花糖妈妈 2024-03-20 17:23:08

过年回老家,亲戚朋友都回来了,咱们不是在走亲访友的路上,就是在吃大席的路上。

在一次吃席的时候,表姐咦了一声,“才开席没几分钟,桌子上的小孩子怎么都不吃了,都去哪里了?”

再扭头一看,5、6个小孩子都蹲在一旁低头玩手机,有的看动画片、有的玩游戏、有的刷短视频,每个孩子手上都抱着手机。

表姐感叹道:“过年回老家,我都发现农村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好严重,不管几岁的小孩,都抱着一个手机。”

“那天还看到一个2岁左右的小宝宝,他妈妈拿出手机就给他,小宝宝就抱着手机不放。我真的很惊悚,那个手机就比小宝宝的头稍微小点儿。”

“你不知道,那些掉进手机里农村孩子,熬夜玩游戏,刷微视频,真不敢想象这些孩子长大后,会近视成什么样?”

为什么农村孩子爱玩手机

把手机扔给孩子,可能对大人来说,是最省力最简单的,不需要花太多精力。

在农村,大人都有事情要忙,也不能天天闲着陪孩子玩,况且陪孩子玩一天也确实不轻松。

至于说农村孩子爱玩手机,我觉得有失偏颇,城里孩子也玩手机啊。但是,城里孩子还可以去博物馆、公园、游乐园、去图书馆……这些基础设施农村确实没有。

总结一句就是:城里孩子有的选,玩手机只是其中一个娱乐项目。而农村孩子没有的选,只有玩手机这个最低成本、最省力的选择。

你可能会说,城里孩子可以花钱到处去玩,农村孩子哪有这个条件。

肯定不是了,不是说孩子“不玩手机”就只能“花大钱出去玩”。我就是花个几百块钱给孩子买一筐绘本+篮球足球羽毛球+各种彩纸彩笔,能让孩子玩一年,这不比一部手机便宜嘛。

当然了,这些至少需要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一起玩,没有人陪孩子玩,孩子可能对这些提不起兴趣的。

可能农村的一些父母、长辈嫌麻烦,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他们有时间只想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玩手机还能保障孩子的安全,对于大人来说,省时省力省钱。

我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每天陪着几个孩子打麻将,用麻将搭房子,用麻将玩连连年,就是为了让他们少接触手机。对孩子来说,也算是一种益智游戏,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你发现了没,只有孩子觉得无聊,没人陪玩时,他才会想着玩手机。你花时间陪着孩子一起玩,那么多有意思的活动等孩子,手机他碰都不会碰。

让孩子放下手机

我有2个表弟,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一个表弟父母文化程度高一些,也有觉悟,每天晚上陪孩子玩、下棋等等。平时白天爷爷奶奶带孩子一起读书、学英语。

还有一个表弟,爸爸妈妈不管,就给孩子扔个平板过去,导致这个表弟平时就只会刷短视频、玩玩游戏,差别太大了。

不想让孩子沉迷于手机,是需要有人陪,是需要慢慢引导的,才能形成好的习惯。

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我们自己成人也每天通过手机,去了解这个形形色色和千变万化的世界。

那么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避免孩子被手机控制,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难题。

如果没办法改变一件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它和平共处。《智能陷阱》给出一个建议:让手机成为孩子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娱乐产品。

如果你对于孩子沉迷手机,没有很好的办法,不妨来看看这本《让孩子放下手机》,是专门写给孩子的手机管理书。

不光是写孩子看的,咱们大人也可以一起看,书中那些策略、方法、理论还有实践,咱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孩子如果沉迷手机,就会厌学和叛逆,还可能损坏视力,毁了前程、伤了身体。

孩子沉迷手机,会让孩子的脑袋空空,还谈何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趁着孩子年龄还小,还没有定型,咱们还可以及时干预,否则以后必定后悔不已。

怎么解决孩子沉迷手机这个顽疾?家庭也是孩子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核心。

这本给孩子的手机管理书,从基本的家庭教育做起,有策略、有方法、有理论、有实践,一条龙服务,帮孩子找到靠谱、科学的解决方法,让孩子把目光从手机上移开。

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可不是靠打靠骂,强硬使用暴力是不可行的,伤害孩子不说,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得不偿失了。

让孩子爱上学习,让手机成为工具,不会成为手机的“傀儡”,让手机成为孩子学习和开阔眼界的一个工具。

这本《让孩子放下手机》的链接我放在下面了,让孩子从“我要玩”到“我要学”,帮孩子彻底解决“手机瘾”。

只要想教育好孩子,咱们肯定要有所付出的,你在这天天玩手机、打游戏,孩子看在眼里,他怎么能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呢?甚至孩子还会觉得,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天天玩,我就不能呢?

不要让咱们的孩子,被手机毁掉!

0 阅读:0

我是棉花糖妈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