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老鼠一捏就死,南方老鼠和猫干仗!为何南北老鼠差异那么大?

科学多一点 2024-05-13 06:28:00

谈起南北差异,人们总喜欢用“北方粗粮”以及“南方细糠”来调侃。

对此,“南方老鼠”第一个表示不服。在南方,不仅生活着会飞的大蟑螂,还流窜着能攀岩走壁,一只鼠能有一只猫那么大的老鼠。南北老鼠体型的差异,可称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当南方老鼠遇上北方老鼠

每逢夏天,就到了南方蟑螂嚣张的时候。北方网友表示“一只蟑螂有什么好嚣张的?”可是当南方人拿出个头肥硕粗壮,不仅会嗡嗡起舞,还会咬人的蟑螂“特产”时,北方网友坐不住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南方除了有大蟑螂之外,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大老鼠。南方的老鼠究竟有多可怕?

其实,南方老鼠的可怕,是基于与北方老鼠对比之后,给人的直观感受。网络上流传着一句尤为典型的话,大概意思是北方人在大雪飞扬的日子里逮着老鼠打,而南方人一年四季都被老鼠追着跑。如此可以看出,南方老鼠给人的“刻板印象”,包括但不仅限于:健步如飞、招猫逗狗、膘肥体硕、钻洞打劫......

相比较之下,北方老鼠就显得迷你弱小多了,行事作风也不像南方老鼠那么彪悍。提起北方老鼠,北方人之所以不以为然,是因为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握住好几小只,而且北方老鼠行动较为迟缓,性情畏畏缩缩,甚至会看人眼色,除了在繁殖季节的时候烦了点,对北方人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也有网友用“北方老鼠胆小如鼠标,南方老鼠狂暴似丧彪”的话语,精准地形容南北方老鼠的性情上的差异。在人们的印象中,北方老鼠见人就躲,能逃多快就逃多快,恨不得地上裂开一个缝立马钻进去。

南方老鼠就不同了,它们在“作案现场”被人逮住的反应更多的是“冷眼旁观”,仿佛自己不是当事鼠一般。

性情狂暴点的南方老鼠甚至一个“鼠步”把人给攻击了,南方老鼠的大板牙可不像北方老鼠那样就两小颗,咬起人来可是十分疼痛的,并且它们身上还携带着多种致病菌、细菌,“带病”的体质也着实令人忌惮三分。

性情彪悍、十项全能的南方“鼠大哥”

众所周知,北方老鼠长得十分迷你,胆子小,胃口也小。用北方的网友的话来说,几颗玉米粒下肚就饱了,轻轻一捏命也活不长了。但到了南方老鼠身上可就是另一幅画风了。南方“鼠大哥”可是十分彪悍的,用拖鞋、扫帚这种“喜闻乐见”的工具已然制裁不了它们了。

南方老鼠对下水道和垃圾堆情有独钟,当它们找到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的时候,就会利用族群的优势将其占为己有。还会像山大王一样,深夜出巡自己的“根据地”。

长期“打家劫舍”的生活已经把南方老鼠的个头喂养得十分健硕,或许是知道自身体型的优势,南方老鼠在面对南方人棍棒伺候的时候,并不急于逃窜,而是一顿鼓捣将手里的食物塞进嘴里,再视情况逃跑或者朝着人类袭去“虚张声势”一番。

此外,南方老鼠还拥有多项“技能”。南方“鼠大哥”能屈能伸,钻下水道,甚至钻马桶已然是家常便饭,无论多高的楼层,南方老鼠迎头就是上!等到人们发现南方老鼠的身影,发出第一声惊呼时,南方老鼠还能淡定与南方人保持一段时间的对视。

南方老鼠还有一项技能那就是“无孔不入”,别看它们长得壮硕,但其实大多是肥肉和毛发的遮掩,老鼠躯体的骨骼很小,头也很小,并且它们没有像人类一样的锁骨,所以能够像猫一样灵活地钻入各种小缝隙、小洞穴之中。

南方人经常在年久失修的厨房墙壁里发现一枚鼠头钻出,扬着长长的胡须,就像探测器不停地东嗅西嗅。如果南方老鼠嗅出美味食物的存在,那么它们就会灵巧地从缝隙中钻出,一整个肥胖的身体也跃然呈现,把主人家的粮仓和厨房弄得一地狼藉。

南方“鼠大哥”仗着个头大、身型肥胖,还敢直接对阵自己的天敌。在面对气势不足,年龄尚小的幼猫时,南方老鼠的气势也丝毫不输。为了抢夺食物,南方“鼠大哥”甚至敢跟猫咪干仗,一副粮食不到手死不休的样子。

相比较之下,北方老鼠无论是性情、个头、技能方面,跟南方“鼠大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云泥之别。那么问题来了,北方老鼠跟南方老鼠的差别为何会那么大呢?

北方老鼠vs南方老鼠:小巫见大巫

人们一直拿鼠标般的北方老鼠与丧彪般的南方老鼠做对比,并且调侃它们之间巨大的差别。但其实,北方老鼠跟南方老鼠本质上是不同的品种。人们常说的北方老鼠主要指的是小家鼠,而南方老鼠则主要以褐家鼠为代表。从两个种类的体型上比较,褐家鼠的体型要比小家鼠的体型大上两三倍。

褐家鼠,又名大家鼠、粪鼠、白尾吊,属于鼠科大鼠属哺乳动物。褐家鼠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体型大、膘肥体壮。据了解,褐家鼠的成体体长可为15厘米至25厘米,体重则在220克至280克之间。褐家鼠的体色主要为灰褐、棕灰,进入老年期之后,它们的体色会加深加重,毛发不再光滑,在行动上更是迟缓。

另一方面,以小家鼠为代表的北方老鼠是鼠科小鼠属哺乳动物。体型小是小家鼠最为明显的外形特征,或许是因为体型较小的缘故,它们的尾长并不像褐家鼠不覆体,基本等于体长。相比于硕大无两的褐家鼠,小家鼠体型较为迷你,小眼短吻,毛发较蓬松,看上去尤为萌态圆润。

别看小家鼠长得小,它们的踪迹十分广阔,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小家鼠的身影。小家鼠属于杂食性动物,不仅拥有强悍的适应能力,还有较快的繁衍速度。小家鼠没有固定的发情期,全年皆可繁殖,它们的孕期仅需3周,就可以诞下4只至8只幼崽。

小家鼠虽小,但贵在灵活,夜幕一降临,就到了小家鼠外出活动、觅食的时候。小家鼠时常流窜于粮仓、厨房、猪圈,甚至是路边的灌丛中。

小家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体重约为7克至20克之间,体长在6厘米至9厘米左右。如此比较下来,小家鼠的体型虽然略输褐家鼠几个倍数,但绝对没有网络上传的那么夸张。

指鹿为“鼠”

关于南北差异的话题,一直是网络世界热议的话题。无论是洗浴文化还是饮食文化,甚至是房屋建筑、社会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话题的讨论都能够引起不小的热度。基于这个背景之下,关于南北方老鼠体型、性情的差异的讨论,极有可能存在失真以及指鹿为马的问题。

在传媒传播速度快、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信息来源误差等问题的多重影响下,在南北老鼠差异这个热议的话题上,不排除存在事实夸大、张冠李戴的现象。在这些议题的主角中,最常被指鹿为“鼠”的有海狸鼠、负鼠、麝鼠、竹鼠等。

首先来说说海狸鼠,虽然名字里带有一个鼠字,但“此鼠非彼鼠”,跟人们热议的家鼠本质上并不是一类。乍的一看,人们很容易将老鼠与海狸鼠混淆,海狸鼠的外形跟老鼠相似,拥有青灰色、灰褐色的毛发,短促的四肢,以及小眼睛、短吻部、长尾巴。

另一方面,海狸鼠具有体型上的优势,它们属于大型啮齿动物。海狸鼠的体长约为40厘米至50厘米,体重约在5公斤至10公斤之间,更重的海狸鼠能有17公斤的体重。

如果不注意区分与辨别,极有可能将海狸鼠与褐家鼠混淆,稍微不慎张冠李戴了之后,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人被蒙蔽,误以为南方老鼠真的“进化”出了如此夸张的体型。

很多以南方老鼠体型大为噱头的图片或者视频,大多以“老鼠”的背部或者侧面亮相。但是内行人知道的是,海狸鼠和家鼠并非不可区分,就拿外观来说,海狸鼠的头骨厚实,头部又大又圆,而寻常家鼠的头部较小较尖。此外,也会有人将宠物仓鼠“指认”为北方老鼠,以此夸大南北老鼠的体型的差异。

南北老鼠熟大熟小?伯格曼的科学定律来解答

南北老鼠熟大熟小?网络世界基本认为南方老鼠要比北方老鼠大得多,北方老鼠在南方老鼠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的存在。但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南北老鼠大小的差异并不是那么绝对,南方老鼠不一定都是大的,而北方老鼠不一定都是小的。

人们各持论点,争论不休。但是早在1847年,生物学家伯格曼就给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答案。伯格曼认为,在同一种恒温动物中,受制于身体机能的影响,温暖湿热的南方更有可能孕育出大体型的个体,因为它们需要更大的面积来散热。体型一大,全身的皮肤面积也就跟着扩大了,如此一来散热的效果也更为显著,这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所进化出来的机制。

基于种类的不同,是会造成南北方老鼠在体型上的差异,但并不会像网络上传得如此夸张。另外,南方和北方毕竟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也是可能造成南北老鼠性情、机动性、数量甚至是居所上的偏差,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2

科学多一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