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禁放烟花爆竹,可根本禁不住,在农村还有三个怪象值得说道

风云圈科学 2024-02-14 21:53:45

长期以来,春节和鞭炮,就像是物质和灵魂一样,相辅相成,没有鞭炮声的春节,“太闷”,“没年味儿”。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与农村地区娱乐方式的冲撞上,抛却鞭炮烟花之后的农村,只剩下了干唠嗑和酒席文化。

有农村大学生直言:现在农村的娱乐形式太少了,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不为别的,就是图个乐子。毕竟大过年的不值当的去趟县城看场电影,也不值得跑到镇上唱个KTV,当然有些镇上三年以来,KTV也倒闭的差不离了。

不过今年人们对于燃放鞭炮这事,显得格外重视。毕竟从根本上来讲,燃放烟花爆竹,本身就有驱除邪祟的意义在里面。但已经执行了十多年的“禁鞭令”,却让烟花爆竹厂十余年产能过剩。根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时候,花炮产地浏阳还有1000多家制作烟花的企业,经过这些年的“禁鞭令”后,很多企业转行或者倒闭,就只剩下400多家了。

浏阳某花炮厂负责人在春节前,每个小时都有十几通未接电话,他讲:不是不想接,是不敢接。因为即便接了,也没有货可发。

今年的鞭炮生意火,之前谁都没预料到。从2016年之后,很多城市都执行了禁鞭令,这让原本已经发展起一定规模的浏阳花炮生意,陷入困顿。但这三年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人们在今年突然有了燃放烟花爆竹,驱除邪祟的心思,有不完全统计,今年的烟花爆竹的燃放量,简直放满了疫情三年的量。即便是有些地方一直在强调:禁放、禁燃,可根本禁不住。

除了在燃放鞭炮这件事上,还有三个反常现象值得说道:

短信微信拜年,甚至把电话拜年加在一起,是真的少了。之前的除夕之夜,大年初一,电话、微信、短信几乎就是吵个不停,甚至半夜都能收到拜年和祝福的短信,虽然是那种群发的,但让人感觉这真的是过年了。尤其是很多银行、物业、保险公司都乐死不疲地发给自己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但今年这些短信和微信几乎都消失不见了。

那虚拟拜年的人少了,真实拜年的人呢?也少的可怜。以前回农村过年,年三十过了十二点之后,村子里都是你来我往的拜年的人,一直延续到太阳东升。这时候,隔壁村子以及附近县城里的亲戚们就开始活动起来了。可现在呢?年三十晚上的串门,和附近村子里的,基本就都集中到初一一早来拜年了。等到初一中午之后,村子里的过年气氛也就渐渐没了,恢复到寂静的日常状态了。这时候你若是去村头的大树下面晒个太阳,会猛然发现,原来那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和往日一样地在那聊着家常。

群里发红包的,集五福的,几乎都消失不见了。断崖式下降。这里做个小统计,今年春节晚会上的新媒体互动,您参与了吗?年前的各APP的春节红包活动,您又坚持到最后瓜分到几元红包了呢?

2 阅读:2075
评论列表
  • 2024-02-15 06:39

    专家们明年的目标是🈲春节,就问大家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