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过黄泛区时四十里就走了三天,随后千里跃进大别山

史海撷英 2024-02-03 16:22:41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件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在挺进大别山的时候曾经遇到了很多困难。其第一个困难就是当年花园口惨案造成的大片黄泛区,这片黄泛区让刘邓大军的行军速度大为降低,四十里路就走了三天三夜。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宽约40华里的“黄泛区”,字面上的意思即“黄河曾经泛滥区”,实际就是一片沼泽地域,积水和黄泥浅处没膝,深处则可齐腰,行军极为困难,中原野战军为了尽快脱离黄泛区,不得不抛弃了许多辎重和缴获来的火炮,一度造成后来淮海战役的重武器缺乏。

仅仅40华里的路程,中野整整跋涉了三天三夜,足见征途之难,几乎与红军长征时期的草地比肩。更要命的是,黄泛区一马平川没有任何可以隐蔽之处,12万大军陷在淤泥中,遭到国民党空军肆无忌惮的轰炸,不少干部战士牺牲在这里。

“黄泛区”的形成过程就是一掘一改,所谓“掘”是指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兰封会战失利后,为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在中原大地的快速推进、给武汉保卫战争取时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6月9日下令炸开了黄河大堤的花园口一段,人为的迫使黄河改道,决堤的黄河水奔腾而下,横扫豫皖苏三省,使1200万下游百姓遭灾,其中死亡多达89万人,史称“花园口惨案”,也间接造成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

这样的结果,就是黄河在河南段形成了新旧两条水道,新黄河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军队对峙的分界线。而到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初,南京政府又下令将黄河恢复旧道,这就是“改”。已经存在了将近十年的“新黄河”河水退去后,露出来的河床及两侧就成为了难以通行的沼泽地带,位置在河南东部鹿邑至项城之间,人称“黄泛区”。

花园口决堤示意图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掘开是为了以水代兵阻挡日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回去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将天险北移,限制中原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南北机动与联合作战,当时的刘邓主力在旧黄河以北,华野主力在鲁南苏北地区,鲁西南地区正是两大野战军的结合部。一旦黄河恢复旧道,便分割了两大野战军的联系,也将国军的机动防御线可以向北大大延伸,也就是说,旧黄河以南、新黄河以北从双方拉锯区成为了“国统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30日,根据绝密命令,中原野战军四个主力纵队12万人强渡旧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连续解放郓城和定陶等地,歼灭国军三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国民党方面一片混乱,蒋介石下令将作战不力的第四兵团司令王仲廉(汤系干将)撤职查办,将救援不力的整编第32师师长唐永泉送交军事法庭。

同时集结包括桂系精锐整7师、整48师在内的八个整编师压向鲁西南,企图迫使中原野战军退回旧黄河以北。敌人想不到也不敢想的是,刘邓大军根本就没想再回渡,他们要实施的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战略机动: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是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延安方面重大的战略调整,即陈粟、刘邓、陈谢三路大军全部从解放区杀入国民党统治区,成“品”字型阵势逐鹿中原,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而刘邓大军的目标,就是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位于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与武汉之间,要害腹地。

刘邓大军迅速南下的四道天然障碍,分别是黄泛区、沙河、汝河、淮河,华东野战军的五个纵队也临时交由刘伯承统一指挥,负责在内线作战牵制敌人作为掩护。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大雨倾盆,国民党部队也日益逼近,刘伯承已经没有时间与华野的陈毅和粟裕面谈了,只能通过电话做简单沟通,为了保密,双方都使用了暗语。刘伯承:“我们上马了。”陈毅:“牌怎么打法?”刘伯承:“一张鹅牌。”

刘明昭

“鹅牌”是牌九中的一张,一边一点一边三点,刘伯承的意思是,将以少量兵力牵制和迷惑敌人,野战军主力出发南下。为了迷惑敌军,刘伯承同时命令地方部队在黄河边架设浮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根据空军的报告,认定刘邓部队将北撤,下令部队向北追击;蒋介石接到解放军主力南移的情报后,又下令部队向南追击,于是一南一北两道命令,让所有国民党军陷入混乱和迷惘之中。

刘邓大军8月16日中午开始渡过黄泛区,二野战史的回忆是:一眼望去,茫茫一片,除了泡在泥水中的几棵枯树和偶尔一二个屋顶外,四野荒凉,空气中弥漫着腐腥味,大队人马整整走了一夜,才发现仅前进十几华里,各种重武器都尽可能的拆散,扛着涉渡,马匹吼叫着,越挣扎越下沉。

经过艰难跋涉,部队8月18日夜才走出黄泛区,全军继续抢渡沙河,南京的蒋介石和徐州的顾祝同至此如梦初醒,紧急调动部队围追堵截。8月23日,刘邓大军突破敌人的阻击渡过豫南的汝河;8月26日,再渡过拦在前面的最后一道水系:淮河。

刘邓大军从黄泛区开始南行,在国民党控制区域内千里跃进,终于到达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在兵力、武器和机动方式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气概挺进中原,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 阅读:88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