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蒋介石嘉奖的“平型关大捷”,为何被说不要打?还是毛主席说的

今人说古 2024-03-14 21:15:24

关于“平型关大捷”,大部分人知道得很少,只知道它是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一场著名战役,是中国军队对日战争的首场胜利,故而又被称为“抗日第一胜”。确实如此,大捷消息一经传出,兴奋的蒋介石没顾上其他,对八路军致电祝贺嘉勉,还是先后两次。

之后的数天时间,大捷消息越传越广,从山西到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再到全国各地,最后到世界各地。在很短的一个时间里,八路军总部收到上百封贺电,数十家中外报刊电台报道此事。并且还有不少城市,进行各界群众聚会游行,庆祝八路军抗日的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的出现,虽说没有出乎毛主席的预料,但这场战斗的发生,最初并非是毛主席所希望的。对于“抗日战争”,他一直都有明确的“胜利秘诀”:《论持久战》。“四万万人一起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抗战爆发前,有许多亡国论甚嚣尘上。例如“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还有“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二战遭入侵,意大利凭借着精良装备,一路碾压过去)”。抗战后,这种言论并未完全销声匿迹,只是被“隐藏”起来,暗地里还在盛行。汪精卫带着相当一部分“民国精英”投日的情况的出现,就是一大力证。

毛主席对这种“唯武器论”、“亡国论”不以为然,持蔑视态度。平型关大捷之前,毛主席对此战最初并不是很认可,因为当时的八路军不够强大,跟日寇正面作战,是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他认为八路军应该到敌后去,采用游击战术,发展起来,徐徐图之。

抗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确是没错的。但随着战场上情况的变化,毛主席的想法也随之改变,并开始出谋划策,全力支持起来。

“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属于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两党军队进行的第一次协同配合作战。1937年的日本,势头最盛,扬言“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全中国”。

日军当时可不是打嘴炮,当时它接连攻占我们在北方的两大重要城市——北平、天津,并投入30万大军,在华北腹地纵横进攻。彼时红军刚完成改编,在此民族危亡之际,八路军115师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向山西前线开进——日军内部最精锐的第5师团正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向山西开来。

我们早在洛川会议,就已经定下“八路军不进行正面阵地防御(进攻更不可能,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也不敢),主要在敌人的侧后方,进行游击战,击破敌后交通线和兵站据点”的战略决策,国民党军方面也表示赞同。毕竟这是出于当时战争情况,及八路军勉强改编结束,人员、武器、训练、装备、后勤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

日寇来势汹汹,作为第二战区的最高司令长官阎锡山,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把日军放进平型关以内,再进行“围歼”。阎锡山将之称为“口袋阵”。这一战略在具体实行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负责平型关方面的作战指挥孙楚,误判日寇将向雁门山一线来,于是将雁门山一线作为主战场,而平型关一线只是支战场。

基于此,孙楚擅自更改部署,乾纲独断地将大部分兵力调至雁门山一线布防,放松对雁门山一线的防御。结果,板垣师团偏偏选择了另一条路线,直袭平型关。平型关一线因疏于防守、兵力不足,导致板垣师团轻松完成绕袭,而中国军队被迫退向平型关防守。

这也就使得本来在敌人侧后方协助防守和游击的115师,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正面战场,跟日寇主力来了个面对面。

平型关,是晋东北地区的一处要塞,是通向山西省会太原的门户和咽喉要道。板垣师团到此,完全打乱了阎锡山的“放进来围歼”的计划——国民党军在平型关一线布置的力量远远不足,所以他死马当做活马医,要求115师也来正面跟日寇作战(具体执行与否,还是得看我们自己)。

虽说115师提前占据有利地形,以高打低,在平型关附近的一处峰峦耸立的狭窄沟道,对日寇进行突然袭击。但是,我军的装备和训练远差于日寇。尤其是装备方面,我们武器的射程极短,意味着115师的战士们必须拼命,冲到射程范围内,或是冲到敌人身旁白刃战,才能造成有效的伤害。而且,当时日寇天上还有6架敌机来助阵,疯狂扫射和轰炸。

日寇身处绝境,却是不肯放弃地进行疯狂反扑,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115师取得胜利,击毙上千名日寇,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可是,我军也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115师有个连打完只剩下十多个人。115师之所以能取得大捷,无非是战士们敢于血战,有着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

平型关大捷是大捷,但平型关战役在战略上失利,所以才有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帮着八路军宣扬此次大捷,以此淡化国民党军在整个平型关战役的失利负面影响。

平型关大捷,我军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毛主席代表中央多次讲话,说平型关这样的战役不宜再打,八路军打不起。确实如此,每一名八路军都是一颗可以带来数十名、数百名战士的革命火种。

但无论怎么说,平型关大捷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给锐气正盛的日寇一记痛击,给心情低落、士气低迷的国人军队注入了一记强心剂。更何况这是八路军的首战,同样也是首胜;此战我军的杀敌很多,并成功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延缓了日军的进攻,还将日寇三月灭亡我们的豪言变为空话。

此次大捷还说明了毛主席《论持久战》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决定战争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人,不是武器。有人用三句话总结了平型关大捷:“给日军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国人一个振奋。”

4 阅读:664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