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认为自己此生打过的四场失败战役(二)——南雄战役

鬼说天下 2024-04-14 22:41:44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毛主席的军事生涯完全称得上是“用兵真如神”。不过毛主席本人在1956年9月10日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明确表示,自己此生打过四场失败的战役。本鬼接下来简单说说这四场失败战役的第二场——南雄水口战役,自己一家之言而已。

1931年,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然而除了红军的有力作战之外,两广军阀趁蒋介石战局不利搞事也是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如此,蒋介石想出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恩威并施地命令广东的军阀、“南天王”陈济棠率军北上进攻中央苏区。

陈济棠也知道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但一是蒋介石确实加了钱,二是实力也不够违抗蒋介石的命令,陈济棠还是派出了几个师的粤军部队北上进攻中央苏区。因为中央红军主力当时不在中央苏区南部,所以陈济棠的粤军最开始的进展算是“畅通无阻”,不少苏区都被其占领。

1932年6月,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南下迎战粤军,毛主席和朱老总依然是前线总指挥。由于双方的战斗力不是一个水平,红军连续击败粤军。到了1932年7月,红军更是打出了江西省,打进粤军“大本营”广东省。7月8日,红五军团进攻位于南雄县水口圩的粤军。

然而由于情报方面的失误,红军没有在水口圩集中优势兵力。红一军团、红三军团没有抵达,只有下辖红三军和红十三军的红五军团(兵力数千)到位。与之相比,国民党粤军在水口圩部署了一个师,还有两个独立旅的援军。可以说主动进攻的红五军团在兵力上处于劣势。

战斗开始后,粤军集中十个团的优势兵力向最前沿的红三军阵地发起猛攻,兵力不多的红三军不依靠地形进行顽强阻击,而同样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猛攻的红十三军也无力支援。战况最激烈时,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甚至亲自挥舞大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这才守住了阵地。

就在红五军团苦战近两天、防线即将被突破时,陈毅元帅率领独立第三师和第六师赶到战场,打退了敌人的攻势,红军得以坚守阵地到天黑。天黑之后,不善夜战的粤军停止进攻,红五军团得以休整。与此同时,毛主席亲率红一军团和红十二军赶往南雄水口圩。

10日凌晨,毛主席抵达红五军团的指挥所,开始部署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红十二军和两个独立师联合作战。10日上午,红军按照毛主席的部署发起猛攻。战至下午,粤军全线崩溃,红军乘胜追击歼敌三千余人。南雄战役(水口战役)最终以红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虽然南雄战役(水口战役)是红军取胜了,但红军(特别是红三军)付出了惨痛牺牲,珍贵的弹药也损耗巨大。因此毛主席后来就评价南雄战役(水口战役)说:“这类的仗,本来一般算作胜仗,而且还算作大胜仗的,然而我们历来就不欢迎这种胜仗。”

1 阅读:115

鬼说天下

简介:余致力于胡侃中外诸般门类十余年,望与诸君共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