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沸散是不是这样的组合?

青囊译录 2024-05-07 07:09:09

看到下图,谁知道当年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是不是用了“麻沸散”?

“麻沸散”,相传是三国时期华佗所创,可惜一代名医华佗,殁于曹操刀下,成为中医史上一大损失。至于史书传载华佗《青囊书》亦灭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关于“麻沸散”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史书记载,都认为是遗失了 ,麻沸散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外科施术麻醉剂,《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后世医家都想复原其真实样子,(相传是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但都仅仅是猜测,没有能确定的佐证。

偶然在张大昌医案看到这样的记载,觉得非常有值得参考的地方,转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原文如下:

一九八零年,余执教邢台,读《华佗传》,文中提及麻沸散,忽而有悟。忆先伯父与人行割术时,每用乌头、麻黄、煅石膏,投温水中,少时药如沸,即命服之,其人即如醉,一任刀割,并不见痛,亦不甚流血,不知何理。先伯父云此方系彼打白狼时,得自军中,其方或即华佗之麻沸散之类欤?

权且不说其真伪,从药理来分析,张大昌医案所载类方,本人认为还是有可操作性的,这里面的乌头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笔者经常使用乌头类药物,此类药物走窜性极强,如果是乌头类药物中毒,还真是浑身发麻。所以必须注意煎煮时间,只有煎煮足够时间,才能保证降低乌头碱的毒性。

接下来再看麻黄,煅石膏,这两味药的组合也是非常微妙的,大家知道麻黄为发汗峻剂,但是与石膏配合之时发汗之力就变得缓和了。至于本方用了煅石膏,这个就有些想不明白了,在张锡纯医案中用石膏之时极少用到煅石膏,并且煅石膏收涩性质明显,不过煅石膏有个特性就是止血。大概这就是选用煅石膏的原因吧。

还有就是上述方子,只是提供了药物组成,并未给出明确剂量,这又是一处难题,要想获得效果还真是需要大量实验才能知道具体数据。

当然这种没有剂量记录的方子不适合普通人使用,在此记录只是希望能获得中医同道能给多提建议,信息互通才能救治更多人。文章下方可以留言讨论,欢迎大家留言建议。

5 阅读:199
评论列表

青囊译录

简介:传承原汁原味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知识,为有需要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