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第五届高招咨询会来了

辽沈晚报 2024-05-18 06:50:29

为满足高三考生和家长了解高校招生信息的需求,搭建在辽招生高校与辽宁考生、家长沟通交流的的平台;服务考生、高中和高校,向考生和家长传达准确的招生信息,指导考生正确填报志愿,辽沈晚报将继续举办第五届高考招生咨询会。

咨询会计划于6月24日在玖伍文化城举办,本报将陆续邀请参与活动学校的招生负责人,解读2024年招生政策。本次活动为公益性质,家长和考生可免费参与。更多信息可关注辽沈教育公众号。

东南大学在辽以大类模式招生

东南大学辽宁招生组副组长,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冷玥

2024年东南大学在辽宁省继续以大类模式招生,既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建筑等优势学科方向,又包括吴建雄班、生物医学工程七年制本硕连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新生在入校后还可以自主参与未来技术学院、基础学科拔尖班、双学位等创新人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选拔。考生和家长可以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网、招生办官方。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课比天大、生为首位”的育人理念,让学校有决心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一号工作”;工理文医齐全、工科实力雄厚的卓越学科体系,让学校有实力为广大师生提供锤炼本领、勇攀高峰的广阔舞台。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在东大最好的发展机遇期,有使命、有情怀、有格局、有品质的“四有大学”蓝图正逐步绘就。期待广大辽宁考生成为“东大人”。

今年新增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云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卢静

2024年学校新增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以基因工程育种和智能分子设计育种为主要目标,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依托学院的科技小院及合作培养单位,学生大一可进入科研平台进行科研实践训练,在校期间可获得丰富的实践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为后续深造或就业奠定扎实的科研基础。

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47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1个,有12个国家特色专业,7个专业“菁英班”,10个专业“卓越班”,有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化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辽宁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招生管理科科长 杨文博

今年,学校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招生,招生计划将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辽宁大学共面向全国省(市、自治区)招收各类本科生4759人(不含第二学士学位),其中在辽宁招收3001人。2023年,我校在辽普通类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50分,普通类物理类为540分;中外合作办学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23分,物理类为525分;中外学分互认项目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10分,物理类为515分;辽阳武圣校区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20分,物理类为514分。

目前,辽宁大学目前拥有80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统计学、中国史、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哲学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A类行列。

2024年在辽计划招生暂定60人

兰州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招生办公室主任 杜靓

2023年兰州交通大学在辽宁招收60人,招生的专业及方向共计27个,涵盖全部优势学科。今年计划暂定60人。

今年无新增专业。报考除英语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学校不限制应试外语语种。学校公共外语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请谨慎报考。有色盲、色弱的考生,请谨慎报考学校环工类、化工类、生物类及轨道交通类相关专业。学校执行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政策性加分的规定。

2023年,学校在辽宁录取的分数,选考物理的基本在省控线上170分左右,选考历史在省控线上60分左右。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中,45%签约轨道交通相关企事业单位;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40%以上,仅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的毕业生每年保持在1700人左右。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8.7%。

2024年新校园投入使用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中心)处长 王利

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24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000人。2024年,伴随着位于锦州滨海新区新校园正式投入使用,学院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设立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4个学位授予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等17个本科专业,其中康复治疗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依托锦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4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64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建立了解剖手术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中心等12个综合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长春、哈尔滨、锦州、大连、丹东、盘锦、葫芦岛、朝阳、阜新等省内外城市建立了50余家高水平教学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24年新增三个专业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 郑琨

目前,学校开设2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法、理、工、教育、管理、艺术七大学科门类,2024年新增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三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51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占比35%,名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双师特色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学校注重专业与课程建设,精心培育优秀教学成果,近三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辽宁省教改及校际合作等其他项目共计26项;省级及校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省一流示范专业;指导学生参赛获奖3000余项。

学校精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专业+平台+实体+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与北京、上海、沈阳、宁波、大连等地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及教育机构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

本报记者 冯美琳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