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下令更换河南督军,远在东北的张作霖为何出面反对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4-03 16:34:03

袁世凯死后,其一手创建的北洋集团分裂为直系和皖系两派。其中,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但段的资望和能力有限,“中枢命令、不出都门”,各方势力中弱者阳奉阴违、截留税款,强者割地称雄、拥兵自重。

反对更换河南督军,防止直系被分割削弱

段祺瑞对各方割据势力的存在深恶痛绝,尤其是与其分庭抗礼的直系首领冯国璋,更是急于除之而后快,但直系不但在直隶地区屯驻重兵,还掌控着长江中下游地区,随时可以出兵北上,实在不好对付。1919年12月,冯国璋的去世让段祺瑞感到压服直系的大好时机来了,立即委任亲信吴光新就任河南督军,取代直系大将赵倜,从而达到“打破直曹与长江三督之联络”的目的。

本来,直系众将群龙无首,正忙于内斗。但谁也没有想到,另一股强大实力——奉系张作霖竟然跳了出来,坚决反对更换赵倜,“赵督在豫数年,尚无若何可指劣迹。……中央且持以镇重,不欲遽事更调。”得到奉系的支持,曹锟、吴佩孚等直系诸将立即有了主心骨,态度强硬的声称反对更换河南督军,不惜动用武力。段祺瑞见众怒难犯,不得不让步,收回成命。

煽动直系众将战场撤军,点燃京畿地区战火

张作霖远在东北,插手河南督军的人事任命,当然不是与直系的关系好,实际上两年前他在秦皇岛刚刚劫走了直系价值4千万的军火装备。他此番支持直系,实际上是煽风点火,想要挑动直皖大战,从而实现渔翁得利的险恶目的,不过没有想到段祺瑞退一步海阔天空,将即将点燃的直皖战火消灭于无形。

一计不成,张作霖又生一计。1920年3月27日,张作霖借作寿名义,在沈阳召开同盟各省会议,鼓动曹锟等人以从前线撤防的方式对段祺瑞施加压力,逼其让出中枢大权。在北京政府多方努力、补发欠饷,堪堪稳定军心、使得直系各部答应暂不撤防的关键时刻,张作霖趁机发难,要求撤回在陕西镇压张凤翙部革命军的奉军部队,使得正在湖南对抗孙中山革命军的吴佩孚所部也军心大乱,从衡阳撤防北上。

皖系迅速溃败,直系反成最后赢家

由于部队大批从前线返回,直隶地区的曹锟、吴佩孚嫡系精锐已经超过5万人,与皖系控制的西北边防军等部队兵力相当,为了防止直系军力的继续扩大,段祺瑞无奈之下只好应战。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终于爆发,张作霖大喜之余也紧急调遣奉军入关,抢占了察哈尔、绥远地盘,并收编了大批的皖系溃兵,实力暴涨。

不过,令张作霖没有想到的是,皖系虽然也在京畿集结3个师加4个混成旅的重兵,但缺乏训练,军官大多由文人或保定军校毕业不久的学生担任,缺乏实战经验,在久经战阵的吴佩孚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因此开战不到3天,直系就大获全胜。张作霖期待的“鹬蚌相争”局面并未出现,战胜之后的直军声威大振,很快又在随后的直奉战争中全歼了奉军主力,独霸天下。

0 阅读:1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