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军官与犹太囚犯的禁忌之恋

世界历史回溯 2024-03-23 11:25:53

海伦娜和弗朗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恐怖、绝望和人性丧失的象征。正是在这里,一名犹太囚犯和一名奥地利党卫军军官有了交集。海伦娜和弗朗茨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在极端压力下复杂的感情互动。

他们的关系是在集中营内展开的,呈现出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叙事方式,无法简单归类。它提出了关于胁迫、生存、道德以及人类在面对赤裸裸的残酷时的仁慈能力等问题。

不可能的开始

1922年8月26日,海伦娜-西特罗诺娃出生于斯洛伐克小镇胡梅内。后来,她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生存故事和争议中的核心人物。在被驱逐之前,海伦娜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沉浸在家乡的犹太文化中。

海伦娜和弗朗茨在最悲惨的情况下相遇。1942年3月,在斯洛伐克政府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议后,海伦娜与其他斯洛伐克犹太人一起被驱逐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第一批大规模运送的斯洛伐克犹太少女之一,海伦娜最初被国外工作的承诺所误导。她被分配到卡纳达仓库,在那里整理那些一到集中营就被杀害的人的物品。

海伦娜-西特罗诺娃

这是一场更大的悲剧运动的一部分,约有 58 000 名斯洛伐克犹太人被强行送往集中营。到达集中营后,现实是残酷而直接的。海伦娜被分配从事繁重的劳动,时刻面临死亡和非人化的威胁。

弗朗茨-温施(Franz Wunsch)是一名党卫军警卫,代表着对集中营内暴行负责的高压政权。他最初的职责是监督包括海伦娜在内的囚犯的日常工作。党卫军看守训练有素,冷血无情,将囚犯视如草芥。

海伦娜和弗兰茨的相识始于一个难以言表的恐怖环境,在那里,权力的压倒性地掌握在弗兰茨手中。这种情况后来塑造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被禁止的关系

1942 年 9 月,海伦娜奉命在一名卫兵的生日庆典上献歌,他们的关系由此意外开始。她决定演唱《Liebe war es nie》(这从来不是爱),这引起了弗朗茨-温施的注意。

温施被她的表现所打动,开始对她表现出有别于其他党卫军人员。他偷偷给她寄情书和礼物。他还利用自己作为党卫军军官的影响力,保护她免受集中营中最严厉的惩罚。

虽然海伦娜起初对他很反感,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也对他产生了感情。作为一名犹太囚犯,海伦娜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威胁和死亡的阴影。弗朗茨对海伦娜的关注给了她一线生机。

当海伦娜的姐姐罗莎和她的家人被带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时,海伦娜设法给温施寄去了一封密信,恳求救他们一命。在海伦娜的恳求下,温施救了罗莎,但不幸的是,罗莎的孩子们却未能幸免。

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道德和伦理困境。对海伦娜来说,回应温施的感情是一种生存策略。在原始生存需求的驱使下,她的行为给自身带来了好处,比如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获得食物的机会。

营地之外的生活

在经历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之后,海伦娜-西特罗诺娃和弗朗茨-温施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未来。1945 年 1 月 27 日,战争结束,苏联红军占领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海伦娜和许多幸存者一样,试图重建破碎的生活。

她回到斯洛伐克后才发现,她的家人和她曾经熟悉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45 年 7 月,在战后欧洲的废墟中,海伦娜和她幸存的妹妹移居到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地,即后来的以色列。在那里,海伦娜结了婚,改名为齐伯拉-塔霍里,远离了过去生活的记忆和奥斯威辛的阴影。

另一方面,弗朗茨-温施回到了奥地利,面对他作为党卫军军官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尽管他努力与海伦娜重修旧好,包括通过红十字会国际寻人服务处进行联系,但她还是坚决拒绝了一切联系。

温施结婚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他的过去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追逐。1972 年,奥地利政府指控他犯有战争罪,海伦娜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审判

1972 年在维也纳对弗朗茨-温施的审判标志着战后清算纳粹罪行的一个重要时刻。温施被指控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担任党卫军军官期间犯下暴行,他过去的所作所为被公之于众。

海伦娜现在住在以色列,温施的妻子找到她,恳求她为温施作证。面对令人生畏的道德难题,海伦娜同意返回维也纳,重新踏上了她曾努力摆脱的人生篇章。

在法庭上,海伦娜讲述了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经历,描述了温施如何在这个充满了难以想象的残酷的世界中对她表现出仁慈。她特别强调了温施利用职务之便保护她免受伤害,甚至使她的妹妹免于被处死的事例。然而,海伦娜也承认温施的其他暴行,包括他在党卫军中的角色以及对她的狱友犯下的暴行。

她的证词描述了她个人得到的善意和不可否认的残酷,而这正是温施作为党卫军军官职责的一部分。她的证词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有能力做出个人善举的人,却卷入了广泛的残暴行动。

审判结果引起了争议。尽管有大量证据和海伦娜情绪激动的证词,但温施被无罪释放。这一判决受到了法律技术问题的影响,包括当时适用的战争罪诉讼时效。

法院的判决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反映了大屠杀遗留下来的深刻分歧和未解决的创伤。对海伦娜来说,审判是一次创伤,迫使她重温痛苦的记忆,面对那个象征着她最黑暗日子的人。

无罪释放突显了战后司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特别是在广泛暴行中涉及个人关系的案件。它引发了关于法律制度是否足以应对大屠杀的恐怖以及幸存者所面临的道德困境的讨论和辩论。

有争议债券的遗产

海伦娜-馨特罗诺娃和弗朗茨-温施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历史的局限,引发了关于人性、生存和记忆本质的更广泛讨论。他们的故事将继续挑战和启发我们对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理解。

《非爱不可》海报。

海伦娜和弗兰茨之间的关系影响了他们的个人生活,也加深了人们对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它提出了在极端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界限,以及个人在极端环境上表现出仁慈和残忍的能力等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系列纪录片《奥斯威辛集中营》。探讨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细节,其中包括海伦娜-希特罗诺娃。通过采访和历史研究,该系列片描绘了集中营内更广阔的生活图景。

海伦娜悲惨的爱情故事也激发了泰国作曲家Somtow 的创作灵感,他创作了歌剧《海伦娜-西特罗诺娃》。Somtow 利用纪录片中的叙事,精心创作了一部音乐作品,力图捕捉海伦娜经历中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这部歌剧于 2020 年 1 月在曼谷暹罗歌剧院首演,展示了海伦娜的故事超越文化和地域界限的广泛影响力。

此外,由玛雅-萨尔法蒂执导的以色列纪录片《非爱不可》(Love It Was Not)对海伦娜和弗朗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部影片以其细致入微的手法探讨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恶劣环境下错综复杂的道德问题和生存策略。

《非爱不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这段关系对当事人及其周围人的影响。这部纪录片广受好评,并获得以色列奥菲尔最佳纪录片奖提名,充分说明了海伦娜和弗兰茨故事的重要性和引人入胜之处。

对于像海伦娜这样的幸存者来说,回忆和作证的行为是将个人和公共历史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经历为了解生存机制、记忆伦理以及大屠杀对个人和集体的持续影响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0 阅读:26

世界历史回溯

简介: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