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制造灭门惨案,杀死二百余人,明武宗为何没杀他?

纵横五千年 2024-05-19 18:49:38

明朝正德年间,广东的南海县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案!锦衣百户梁次摅居然派出家奴、佃户夜袭当地富户杨端的家。他们不仅将杨端满门杀害,“并杀其邻居异姓男女二百余人”,总共杀死了将近三百人,之后还“焚其室庐,掳其财畜。”然而,作为主谋的梁次摅却并未被处死,几年后还升官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田地起争端

这件事发生在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归根结底是因田地起的争端。原来,南海县有个名叫谭观海的人,他因犯罪被杀,留下的田产百余顷,逐渐被当地的富户杨端侵占。谭观海的儿子谭振非常气愤,但又惹不起杨端,于是他索性将这些田地“投献”给了梁次摅、戴仲朋、欧阳元、李润成等人,其中还包括杨端的部分田产。

杨端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但他不敢惹梁次摅、戴仲朋等人,于是将怒火发泄在了谭振身上。杨端带着家丁、佃户和谭家发生了械斗,将谭振及四名族人杀死。作为投献田地的获得者欧阳元、李润成十分生气,就找到了梁次摅、戴仲朋。经过一番商议,身上有着官职的梁次摅居然派人制造了这场灭门惨案。虽然杨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罪不至此。

二、主谋逃惩罚

惨案发生后,引起了极大地震动,就连北京的科道官员也得知此事,纷纷向皇帝上书。明武宗派给事中刘禔、刑部郎中张大麟前往广东,与巡抚林廷选、巡按御史高公韶一起审理此案。事情很快就查明了,梁次摅承认此事是由他计划的。于是,审理此案的官员将案情上奏到了朝廷,由三法司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然而,左都御史陆完、刑部尚书张子麟在上奏皇帝时,却说“仲明、次摅所犯,虽系从而不行,但情重律轻,难以常例处之”。也就是说,身为主谋的梁次摅、戴仲朋却被定义为从犯。没过多久,明武宗做出了裁决,梁次摅“发边卫立功,五年还职带俸差操”,戴仲朋“发南宁府编管”,欧阳元、李润成被处“凌迟斩罪”,参与杀戮的家奴、佃户被判“谋叛, 当籍没其家”。

三、背景太厉害

那么,主谋梁次摅、戴仲朋为何能逃过一劫呢?原来,两人有着深厚的背景,特别是梁次摅。梁次摅的父亲名叫梁储,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考中进士,是明孝宗的老师。在正德年间,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内阁首辅杨廷和。至于戴仲朋,他也有些背景,父亲戴缙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由于梁储的缘故,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处处“照顾”,明武宗也得给点面子,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情况。至于欧阳元、李润成以及那些佃户们,由于没人“关照”,只能以身试法了。没过几年,梁次摅又回来做官了,并在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升任署都指挥佥事。梁储虽然做官还可以,但却教子无方。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实录》

0 阅读:15

纵横五千年

简介:品读千年历史,感悟人生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