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大名面

食戟社 2024-05-17 11:06:41

本文转自《小马食途》

吉林,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悠久,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中、俄、日、韩等国家的一些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一些来自关内产麦地区的生活习惯被不断融入到吉林各地的生活中,形成了多元的美食文化。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大刀切细面,功夫看得见",“上车饺子下车面”,以及“春天卖单饼,夏卖三鲜盒,秋有温汤面,冬上什锦锅"之类与面食有关的谚语,开始被吉林百姓谙熟如常。除了过生日吃面条,寓意长长久久外,一些人家,在姑爷第一次上老丈人家吃饭时,也多了“吃面条缠住腿”的习俗。

然而面食对吉林人而言,仍比谷物类主食的地位高,特别是面条,通常是孝敬没牙的老人,心疼可爱的孩子,照顾生病的病人,都会出现在百姓餐桌的美食,大到筵席小到家庭,都有面的身影,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吉林的十大名面,一起来拭目以待吧。

延吉冷面,在东北,冷面江湖豪杰众多,而公认的三大流派刚好分属黑吉辽三省,分别对应的有鸡西冷面、延吉冷面、西塔冷面。其中延吉冷面是吉林省延吉市的特色小吃,吉林王牌面条、招牌面食,也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以面条筋道有弹性、汤汁凉爽、口感丰富而闻名于世。吉林延吉冷面的主要配料是牛肉和蔬菜,而且还会加入一些辣椒和醋等调料,味道十分独特。秋冬吃冰爽,春夏吃清爽,一年四季都可以解馋。

据说冷面起源于秦朝,唐朝时期传入东北、朝鲜、高句丽等地区,融入当地后,更名为朝鲜水冷凉面,大多数人简称冷面。冷面不论是在朝鲜半岛还是中国大陆,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而在中国东北,朝鲜冷面因其物美价廉、冰凉爽口,流行在吉林、乃至东北各地的街头小吃店。

正宗的朝鲜水冷面一般在夏天食用。朝鲜冷面多用碗盛,亦有用盘子,但冷面的汤就相对较少了。冷面的主要做法是把面条煮熟后,用凉水抄干后的面条,再放进盐、醋、酱油等调味料,并再加番茄、黄瓜等可生吃的青菜作伴菜。吃时把伴菜与面条拌好,再配以朝鲜咸菜或泡菜,即可享用。

调料方面一般都采用朝鲜辣酱,但亦有用芥末酱的。俗语说:“辣椒辣嘴,蒜辣心,芥末辣住鼻梁筋”。有伤风感冒鼻塞时,食用芥末可使鼻子立即畅通。

吉林延吉地区的冷面主要以朝鲜冷面著称,所以简称延吉冷面。据说延吉冷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延边的朝鲜族人为了解决夏季食物易腐变质的问题,所以开始制作朝鲜族特色的冷面。他们主要选用优质的荞麦粉为主料,经过多次揉捏和压制,制成细面条。煮熟后过冷水,保持爽滑口感。再配以新鲜蔬菜、肉类、鸡蛋、泡菜等配料,放入特制的酸辣汤中,加入醋、辣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酸辣适口,清爽开胃,就这样,一碗带有朝鲜族特色的延吉冷面就成了。这道美食既物美价廉,又方便实惠,成为夏季的首选,所以广受人们的欢迎。

自古以来,朝鲜族同胞的习俗,就是要在农历正月初四中午吃长长的冷面,寓意着“长命百岁”。宴客时,豪华版冷面更是必不可少,堆成小山的配菜被形象地称为“冷面帽”。如今想吃最正宗的冷面,就要来吉林延吉,吃一大碗酸甜冰凉的延吉冷面。

每当夏季来临,朝鲜族冷面便成了人们的最爱。那制作好的面条,柔韧而劲道,汤汁清爽,酸辣适中,味道绝佳。一口下去,仿佛可以驱散整个炎热的夏日。延吉冷面的灵魂汤底,要用牛肉和牛骨炖汤,放冰箱咔咔冷藏,接着撇净浮油,这牛肉清汤就成了。口感清清爽爽的是夏天的感觉。荞麦面煮熟过冷水,盛满冰凉的汤底,再加入白糖和米醋,调出甜酸的滋味,点缀上新鲜且可以直接生吃的蔬菜,这碗普通的吉林的延吉冷面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吃着贼过瘾,老带劲了。

一碗讲究的延吉冷面通常标配是大片牛肉、泡菜丝、黄瓜丝以及白煮蛋对半切,不够的还能另加带骨渣的鸡肉丸、蛋皮丝、松子仁、熟芝麻等,最好在面上堆得满满当当,最后千万记得要苹果梨切片,为延吉冷面加上最地道的标志——然后开吃,吸溜一大口面,面条弹润,清汤冰爽,配菜或脆或嫩,甜、酸、咸依次在口腔里碰撞,实在太过瘾了!

延吉烤冷面,烤冷面是延吉传统小吃,江湖间流传着诸多版本的传说,但一般认为烤冷面的诞生和馋嘴的中学生有关。烤冷面是冷面的延伸吃法,多见于夜市,现流行于全国各大夜市,但最属延吉正宗。烤冷面的主要原料是鱼汤、辣椒酱、芝麻油、蒜泥等多种调料,用薄饼片装,外表金黄酥脆,内里肉酥汁浓,咸辣鲜香,绝对是吃货的最爱。

有一说法,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密山市二中后门,有一姓盖的师傅,买了些冷面打算回家吃,二中学生突发奇想,让盖师傅把冷面下油锅炸一下。不炸则已,这一炸,就炸出了一款夜市小吃的王炸。东北烤冷面,曾经属于密山二中同学的青春记忆,现已成为东三省无数人的青春里,以及北上广深,无数一线城市的打工人的记忆里。

灯火通明的夜市中,只见师傅将几张冷面压制而成的面饼放在铁板上的热油中,熟练地烤制、翻面,铺一层洋葱碎和香菜,打上鸡蛋,再按食客要求,依次加入鸡柳、烤肠、金针菇等两三元小料,刷酱,卷裹,切段。一碗热乎乎的烤冷面装在纸碗里,拿根竹签,吹着夜风,边走边嘶嘶哈哈地吃才对味,那滑韧又松软的口感令人着迷,酸甜辣的气息在口腔里开自由蹦迪。

抻面,吉林省传统面食,口感劲道有嚼劲。制作过程要经过多次揉面和抻拉面,所以面条口感细腻光滑。可以用来炒,煮,拌等多种方式食用,是吃货的必备之选。

《吉林市饮食服务志》记载,位于今天青岛街的著名回族饭店“牛马行小楼”:除了有烧卖、锅烙和各种精制“饼片”外,销量最多的是各种抻面条,该店的抻面条共分5种规格,4种条型。在刀切面中有家常面、烧面片,同时还有肉丝疙瘩汤、三饼珍珠汤等。广受食客欢迎,这里的面条虽没有独立支撑于店面,却一直隐身于其他各类饮食店之中,暗放异彩。

抻面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手工拉面,与西北兰州拉面一样,有粗细之分,其中最受欢迎的刚好也是“韭叶”和“二细”。东北抻面和西北拉面就这样梦幻联动上了。

吉林炸酱面,吉林的传统美食之一,也是当地人民喜爱的面食。炸酱面以手擀面条为主要原料,配以特制的炸酱和配菜,口感丰富,营养均衡。这道美食的独特之处在于炸酱的制作方法和配菜的搭配上,让人回味无穷。

在当地的餐馆和酒店可以品尝到这道美食。炸酱面在吉林是过冷水的面条,通常在夏季食用。在有面条的碗中放入黄瓜丝、香菜段、水萝卜丝、蒜末,来一勺热气腾腾,泛着油光的炸酱即成。酱料最常见的有三种:肉末炸酱、鸡蛋炸酱、青椒碎炸酱。三种酱料都是用吉林本地的黄豆酱炒制而成,其中后两种也有用农村那种臭大酱炒制的。无论哪种酱,炒制过程中都讲究“宽油急火”,使豆酱与其它食材的味道充分结合,这样拌起面条,吃得才香,好多餐馆还推出了很多新品炸酱,样数多,像自助一样随吃随取,颇受大家的喜欢。

吉林饺子,俗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要美食之一,也是很多地方的主要小吃,也是过年过节必吃的主食之一。饺子也是东北冬天的符号之一。东北人大冬天想要吃速冻饺子,不用冰箱,饺子包裹好,可以直接放在户外,天然冷冻,拿个簸箕之类的器具翻晒饺子,就和夏天晾晒粮食蔬菜一样。在吉林,说到饺子的馅,就不得不提酸菜馅,皮儿薄、馅儿大!吃一口,酸爽可口,味道鲜美。如果要问哪里的人最爱吃饺子,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的东北饺子馆便是答案。

东北人有多爱饺子?“饺子就酒,唠嗑一宿”,“上车饺子下车面”,“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吃酸菜饺”,东北人自带的幽默,豁达的性格,在小小饺子上提现的淋漓尽致,最有名的那句——“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

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大年三十儿吃饺子,当然还有元旦、元宵、五一、端午、国庆、中秋……都要吃饺子垫垫底!东北人几乎都是“饺子控”!东北的饺子馅料非常丰富,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你不能包的。蘸料也不复杂,酱油、香醋和辣椒油、香油,最重要的是一定得配蒜!冬天的时候用自家腌的大缸酸菜做馅,包成饺子,煮上一锅热饺子!冬天空闲包一大堆,多余的拿出去冻直接冻上,留着慢慢吃。

吉林的饺子以蒸、煮为主,煎烤炸的饺子比较罕见。其中煮饺子口感爽滑,与本地流行的满族黏食口感接近,因而更受欢迎。

饺子集主副食为一体,应季菜蔬与肉类一起剁碎、搅拌成馅料,营养丰富,便于咀嚼,于是在面粉更易获得之后,逐渐成为吉林百姓的日常食品,到现在更是一种颇为流行的中式快餐。

吉林蒸饺,吉林的蒸饺以其精细的外皮和饱满的馅料而闻名。吉林的驴肉蒸饺更是一绝,不同于荤素搭配的河北麒麟蒸饺,只选精瘦驴肉,撒一把葱花,调上料酒、十三香,便是成馅。驴肉蒸饺需重油才好吃,一口馅半口油,油里满满渗着肉香。饺子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使用烫面制作,快速包裹,然后放入开水锅中蒸十分钟即熟。馅料醇厚且充满肉香,油光透亮,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内部的馅料。一口咬下去,馅料的香味立刻在口中散发开来,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肉香和油润的口感,这就是吉林蒸饺独特魅力的所在。

吉林比较出名的一家饺子馆,名叫新兴园,御火控汽,严选食材,在一杖一案、一笼一盘间,传承并发扬着百年技艺,孜求为每一位顾客提供难忘的用餐体验。该店出品的招牌风味、精肉白菜、精肉香菇、角瓜虾仁鸡蛋、羊肉香菜、海味肉三鲜、特色虾爬子等品种的蒸煮饺子,深受广大食客钟爱,门庭兴旺络绎不绝。

延边冻土豆饺子,延边的冻土豆粉饺子是一种十分特别的饺子。主要是由土豆粉经过冷冻后,呈现出黑色半透明的状态,使得饺子看起来别具一格。这种饺子的馅料也比较丰富,其中白菜猪肉和辣白菜馅儿十分受大众欢迎。黑乎乎的饺子吃进嘴里,Q弹劲道的口感与纯面粉做出来的饺子截然不同。这种饺子的口感非常特别,有一种独特味道,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这种神奇的饺子除了延边,其他地方更是闻所未闻。据说是朝鲜族冬天处理冻土豆,意外诞生的黑皮饺子,配上朝鲜族常见的辣白菜做馅,口味绝对是饺子中的一绝。

除了这款黑饺子,还有一款极其少见的米皮饺子,同样是朝鲜族的传统小吃,主要是用糯米蒸制而成,所以特别有嚼劲。里边的馅料也很丰富,有大头菜配肉馅与辣白菜馅,若是配上糯糯的红豆沙更好吃,也是当地节日中必吃的美食之一。

疙瘩汤,这道既算汤菜又算主食的疙瘩汤。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美味,如今疙瘩汤已走上了大雅之堂,很多东北大饭店都有,也是吉林的主食之一,吉林特色面食之一,而且颇受顾客欢迎。现在的疙瘩汤多了很多配料,如鸡蛋、香菇、鸡肉、虾仁、鱿鱼、贝肉、油菜、西红柿等,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鲜美。

疙瘩汤最常喝的就是番茄鸡蛋汤里煮的面疙瘩,在东北乃至全国,可谓居家必备,老少皆宜。传言江湖上称此汤为“皇家御赐——珍珠翡翠白玉汤”。在吉林,带有本地特色的疙瘩汤也是撸串的后续,三五好友,几十串羊肉、牛肉、五花肉全下肚,需要汤来溜溜缝儿,一碗爽滑的疙瘩汤必不可少,而且吃完之后胃里特别舒坦。

过水面条,都说吉林的大米好,其实吉林的面食也不差,自古就有“南粉北面”的说法。吉林自古产优质面粉,自然少不了独具特色的面条。不管是一碗清汤,几滴酱油,一点猪油抑或是精心熬制的老卤,都能自成特色,成就出崭新的饭食。看似简单平常,却底蕴深厚。无论是面还是汤,都能让你吃美喝爽。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也称“人日”、“人胜节”,或是“七元”。“人”日子要吃面条,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在中国面条风云榜中,东北面条虽并不出众,但这丝毫不影响面条在东北人口中的地位。

先从节气上讲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从习俗上讲“上车饺子下车面”,正月初七要吃“栓腿面”,过生日要吃“长寿面”……尤其是到了夏天,几乎每家每户隔三差五都要吃一顿过水面,消暑开胃。

过水面条是打卤面的一种,吃法“简单粗暴”,味道好不好全在“卤子”上,有“东北过水面,卤子不要钱!”的说法。

麻辣面,如果你喜欢吃辣,那么麻辣面绝对不能错过!辽源的麻辣面麻辣鲜香,面条滑嫩爽口,让你吃得过瘾又满足!

辽源的麻辣面有着浓郁的辣味和独特的口感。这种面条是用特制的辣椒酱调味,配上豆芽、炒肉末等配菜,非常美味。东北手擀面中的扛把子,和麻辣烫一样用数十种香料和大量辣椒调配汤底,纯手工擀制、切条的手擀面有种纯正的面香,再铺上厚厚一层肉酱,就着爽口小凉菜大口大口吃面,麻辣鲜美、酣畅过瘾。

玉米温面,撸串伴侣,吉林延边不仅诞生了延吉冷面,还有名字上与之相对应的“温面”。

延边温面,也需要用牛骨熬汤,只是省了冷藏撇油的步骤。牛肉、胡萝卜丝、辣椒丝、洋葱丝等食材,先煸炒后加入肉汤熬煮。可圆可方的玉米面条煮到没有硬芯,最后放入有菜有肉的汤里,便大功告成。延边人习惯在撸串后,来一碗汤鲜味美、爽滑柔弹的玉米温面扫尾,用他们本地的话来说,实在是玛喜达(好吃的意思)!撸串尽兴,温面收尾,知乎过瘾。

吉林十大名面你觉得怎么样?哪款更适合你的胃口?吉林特色的面还有很多,涟水面、吉林打卤面、吉林煎粉、吉林红孩子面、红肠面、热冷面、彩色蒸饺等等,在你打卡吉林时,不要错过这儿的饺子和面条哦!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不要错过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