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政会

潇潇沐晨 2024-05-09 11:02:19

刘政会(?-635年),滑州胙城县(今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人,出身于匈奴单于冒顿的后裔家庭,同时也是北齐中书侍郎刘环隽的孙子,具有显赫的家族背景,隋朝末唐初大臣。

在隋朝末年,刘政会担任太原鹰扬府司马,负责军事管理。当李渊(即后来的唐高祖)作为太原留守时,刘政会率领部下归附于李渊麾下,成为了李渊起兵反隋的重要支持者。在李渊起兵的关键时刻,刘政会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被李世民派遣至太原,揭露并成功告发了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谋反行为,这两位官员因涉嫌反对李渊而被处决,为李渊起兵扫清了内部障碍。

武德初年(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刘政会被授为卫尉少卿,奉命留守晋阳。他在此期间经营后方根据地,对内抚慰军士,对外和睦外族,使得远近的百姓心悦诚服。这体现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武德二年,刘武周进攻晋阳,晋阳城失陷,刘政会也被俘虏。但他忠心不屈,虽然被俘,但仍不忘秘密向李渊告知敌方军情。这种忠诚和勇气得到了秦王李世民的赞赏和支持。在李世民等人的努力下,唐朝军队成功击败了刘武周,收复了晋阳城,刘政会得以回归唐朝。

刘政会的忠诚和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被恢复原有官爵,并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他在贞观年间达到了事业的顶峰,历任刑部尚书、光禄卿等职,获封邢国公。他的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贞观九年(635年),刘政会逝世,享年未知。他的一生都在为唐朝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他的逝世引起了广泛的哀悼和缅怀。李世民亲下手敕说:“刘政会在起义时,确实立有特殊的功劳,应从优办理刘政会的丧葬仪式。”随后追赠他为民部尚书,谥号“襄”,并配飨唐高祖庙庭。他还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追封渝国公。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李治重新追赠刘政会为并州都督。

0 阅读:28

潇潇沐晨

简介:历史热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