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大佬杜月笙墓地:千疮百孔无人问津,一老人曾主动扫墓3年

枕猫 2023-11-30 10:01:54

2003年,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来到了台湾汐止区的弥勒内院。这座小而秀丽的寺庙曾是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大师的开山圣地。老人来此只为烧香拜佛和瞻仰遗迹。

但极为意外地看到了毗邻寺院的墓园。墓园的构造设计和寺庙颇为类似,都是风景秀丽清幽寂静。

可令人诡异的是,墓园整体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却好像夹杂着一丝荒凉破败的意味。

难道说墓园里别有天地?带着这样的一番疑问,老人来到了墓园之中。不多时,老人便发现了一块奇特的指示碑。上面赫然有着杜墓界的三个大字。

杜月笙墓

只不过周围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老人心中的疑问更浓了,能够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长眠的必然是大人物,可台湾的高层之中仿佛没有姓杜的大家族大势力把控朝政。

那么这块杜墓界的指示牌又是为谁而立的呢?老人一步一步前行着,终于发现了墓碑的所在地。只见上面有着蒋介石和张群的两大题字,合起来一共八个大字。

走近之后方才清楚地发现,原来这是青帮大佬杜月笙的墓碑。

老人听闻过杜月笙的事迹,知晓他曾在抗战时期为打击侵华日军做出过不菲的贡献,可没想到死后却是无比凄凉...

杜月笙墓主动扫墓三年

在静静伫立许久后,老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他要留下来为杜月笙打扫墓园,修剪花草。至少要让这位曾经的大佬墓碑看起来就很有气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破烂不堪。

这位老人便是李开明。其实这位老人和杜月笙并不相识。虽然老人年纪也十分高了,经历过那个动荡的年代。可二者之间却是半点情谊也无。至于为什么要主动扫墓,李开明心中有着自己的想法。

他说:“杜老明明是历史上较为知名的人物,也为抗战做出过很大贡献,可在台湾却也只是换来了葬礼的一时风光无限。风光之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字里行间虽然十分轻描淡写,但也透露出了李开明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失望。在台湾执政的国民党终究是欠下了太多的债。尽管这些债是怎么样都还不清楚的,但国民党却不肯做做样子。

杜月笙墓

换到杜月笙的墓园清扫工作上来便是如此。以杜月笙的过往与贡献,难道竟没有资格使其长眠的墓园保持干净清爽吗?决定要清扫墓园的李开明随即又查看起了杜墓的格局走向。

李开明发现杜月笙墓地的整体基调偏向于简单朴素,布局构造却隐隐指向某处。顺着墓碑望去,李开明依稀辨认出了这个方位,那就是墓碑的朝向是西北。看到朝向的方位后,

李开明猛然想起,杜月笙本就是上海人,也在上海发家。朝向西北的设计无疑是想让杜月笙落叶归根回归祖地。虽然回归祖地是不能达成了,可在构造上却不能有丝毫怠慢。

杜月笙

当初设计杜月笙墓园构造的人肯定也是十分敬佩杜月笙的,不然不会有这样明显的寓意。

坟冢上的大理石在时间的流逝下已然变得千疮百孔,不复此前的柔滑光泽。

李开明看到这里有点哽咽,因为光秃秃的坟冢就好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而且是无法行动的状态。一想到杜月笙已经在这里长眠了数十年之久,李开明更觉得悲凉之意正从风中袭来。

如果自己死去了,是不是自己的墓园墓地也是这般景色?这个问题他不敢再想。只是更加坚定了要来墓园扫地的愿望和决心。尽管他的家里在台北,离杜月笙墓园还有好一段路程。

杜月笙青帮大佬的起家

杜月笙的一生其实可以用坎坷起伏来形容。因为幼年的杜月笙尝尽了人间辛酸。年仅4岁的他便父母双亡,成为了寄居在亲戚家中的孤儿。没有父母做支撑,杜月笙的凄惨可想而知。

更何况在那个贫苦的年代,养活小孩本就是极其艰辛的事情。杜月笙的舅舅虽然有心却无力抚养他,可奈何家中条件实在不允许,所以杜月笙的童年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的。

在年纪稍大一点后,杜月笙逐渐萌生出了不甘寄人篱下的雄心壮志。他要去繁华的上海滩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要让自己未来的生活有屋住,有家暖,有钱花。

杜月笙

这就是当时的杜月笙心里所想的唯一的事情。为了出人头地,杜月笙在上海滩里受尽磨难。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杜月笙为了发达,什么活都接过,什么活也干过。诸如泥瓦匠、纺织工。

后来误打误撞般加入了青帮之中。当时的青帮是上海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个帮会。帮会成立的初衷是保全自身的权益,与清朝官方作斗争。简言之,就是人多力量大下的讨生计。

毕竟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掰不断。青帮内规矩众多,纪律分明,一度给了杜月笙十分好的印象。而帮内兄弟的互信互依更是让杜月笙体会到了被人关怀的感觉。

杜月笙等

就这样,杜月笙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超乎常人的胆识迅速执掌大权,一跃成为了青帮的老大。

成为老大之后的杜月笙却行事更为低调,处处以兄弟们的利益为重。

不仅如此,杜月笙还经常大行善举,拿出属于自己的钱财去施舍乞丐和穷人。曾经有人询问过杜月笙,为什么要如此帮助穷人,不怕失去了青帮老大所拥有的威信与厉害吗?

杜月笙微微一笑道:“帮会里的兄弟都是十分团结的,从不过问是穷是富。只要是帮内的弟兄就不会有任何质疑。而帮会成立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同清朝作斗争,同时兼济百姓。”

杜月笙等

在重情薄财的表现上,杜月笙有一件极为轰动的事情。这件事便是杜月笙在香港期间曾让子女从银行中取出了数亿借款欠条,而后当着众子女的面全部撕掉。

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接济他人时往往会十分照顾对方面子。民国的著名文人章士钊先生就曾受过他的恩惠。

杜月笙因为常年身穿长袖马褂而被外界得名杜先生。

杜月笙民族大义也不含糊

杜月笙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蒋介石有着极为亲密的合作,拒绝了日本人以财名相诱的邀请。

要知道,当时的青帮大佬中就有一位接受了日本人的利诱而投靠,这位大佬就是张啸林。

既然同为大佬,又是共事多年,杜月笙肯定是很容易就被张啸林所影响的,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杜月笙选择了站在了民族大义面前,站在了同无数仁人志士一道对国家的救亡图存之上。

全面抗战爆发后,杜月笙利用青帮大佬的权势与地位积极组织成立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无畏气概传达到上海各界人士中。并担任了后援会的主席团成员。

杜月笙等

可日本侵略者实力太过强大,上海还是沦陷了。日本人考虑到此前帝国主义列强都是采取的在华扶持代理人的手段来进行统治的,所以就又一次找到了杜月笙,要求他给日本国办事。

但杜月笙再度拒绝了,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避难。在香港避难的过程中,杜月笙教导子女勿忘国耻,同时要养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个人品格。就将数亿借款的欠条撕掉了。

并叮嘱子女不要在他死后去要账,因为他撕毁借条就是为了让子女不要再抱有任何念想。

与此同时,杜月笙与蒋介石开始了深度合作,以杜月笙的帮派影响力成立中国帮会的联合机构。

杜月笙等

由杜月笙出任主要负责人。香港沦陷后,杜月笙又迁居重庆,继续为抗战救亡的大业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以此前在青帮担任大佬的经验迅速发起成立各大公司,并为之管理。

主要是为华中各地的国民党军队抢购物资和保障后勤。时至今日,上海、香港和重庆三地仍有杜月笙的故居别墅。但好景不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就与杜月笙撕破了脸皮。

这让杜月笙很是痛恨,并大发牢骚道:上海沦陷时并无任何正义,上海胜利后仍无半分公道。

而此后蒋经国的上海整顿更使杜月笙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已经被利用殆尽。蒋介石要出手了。

蒋介石

而后的故事大家都知晓了,杜月笙因为同两党的关系都不好而只能选择留在香港,最终在香港病逝。但杜月笙死后没多久,蒋介石就派人前往香港接回了杜月笙的灵柩。

原因是蒋介石在台湾的执政仍然需要笼络人心,对于这样一个崭新的大好机会,蒋介石自然不会错过。

于是,由蒋介石亲自下令,国民党一众官员出席的杜月笙葬礼轰轰烈烈地举行了。

蒋介石成立杜月笙灵榇安厝委员会,并用16人抬棺的至高礼仪祭奠杜月笙。并亲笔题字“义节聿昭”,随后风光下葬。另一位国民党官员张群亦题字“誉闻永彰”。

杜月笙

题字的碑石高高悬于墓冢之上,仿佛是在诉说着杜月笙的忠良。

但许多年过去之后,杜月笙的墓园中既无当年的人声鼎沸也无后人的精心打扫。何等唏嘘何等慨叹!

参考资料

章君榖.《杜月笙传》[J].百科知识,2016(12):64.

刘继兴.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J].文史月刊, 2015(01):69-70.

4 阅读:1823
评论列表
  • 2024-03-21 19:17

    草莽英雄[点赞][点赞][点赞]

枕猫

简介:在这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