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钟鼎陶写本心”——韩天雍篆书篆刻新作展观展记(二)

文化纵横 2023-06-26 10:51:26

转自:浙江省甲骨文学会

2023年6月24日上午,上海大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及夫人再次前往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参观“摩挲钟鼎 陶写本心”——韩天雍篆书篆刻新作展。曾成钢夫妇以印章、书法、著作为参观顺序,仔细观摩每一件创作作品与著作,长达两个半小时之久。期间,不时与韩天雍教授探讨有关毛主席诗词、鲁迅诗词、二十四史、大篆古文字、篆刻创作、陶印的形式、创作的方式与技巧、日本书法史等问题,并提到了自己对书法与篆刻的喜爱之情。在参观过程中多次提出自己对此次展览的观感与建议,并对韩天雍大篆书法、篆刻艺术给予高度的评价,对展览的学术价值给予肯定。韩天雍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书法创作内容、书体、风格、形式、装裱等的书法创作观念;其次谈及了与夫人刘茜陶印的制作、相辅相成的合作。篆刻中包含的古玺印、秦印、汉印、明清流派印等风格的创作形式与章法的排布,相关的技法处理等,以及这些年来形成独特風格的大篆入印的心得体会。最后讲解了新作《日本书道史》、《韩天雍厚积堂印选》等著作的相关内容。曾成钢院长提议上海美术学院图书馆将收藏韩天雍全部出版著作、包括大篆字贴、印谱及画册。同时曾成钢院长与韩天雍教授相互交换彼此作品,收藏留念。中午曾成钢夫妇宴请韩天雍共进午餐。下午参观他气势恢弘的雕塑工作室。韩天衡先生向曾成钢院长赠送了签名版画册,韩天衡先生的女儿韩因之女士陪同讲解了韩天衡美术馆的相关常设展。其后,韩天雍教授、曾成钢院长及夫人、韩因之女士在展览作品前合影留念。6月25日曾成钢院长复函说:“老韓劉茜,昨日冒兩觀展,更是一番情深意濃。观滿廳大作,窺見老韓辛勤耕耘,碩果累果,令人惊喜、感動、敬佩!尤其大篆、陶印胜佳。令人欣喜甚歡。渾厚,剛建,質朴,靈動!意味深遠。可喜可賀!將必是當今書壇一道巨大的亮点!”

——丁翱阳博士撰稿

参观现场

观展花絮

展览前言

老韩,34年前对他的这一称呼至今没变。这么多年来,无论我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有哪些变迁,但我们相互之间的关注和交流却从未间断。欣闻老韩又要举办《磨挲钟鼎 陶写本心》篆书篆刻大展之时,我不由得想到这30几年来老韩始终笃定信念,心无旁骛,初心未泯。他一直在先秦古文字研究、大篆书法、中日书法比较、篆刻这一他自己圈定的领域内砥砺奋进。

老韩是北方人,性格是粗线条的,思维定力是长线的。这三十几年在南方学习工作生活的人生轨迹中有重要的三个关键点被他牢牢地抓住:一是89年到浙江美术学院攻读书法篆刻方向研究生时,师从沙孟海、刘江、章祖安三位先生。当时沙老看到他的真草篆隶四种书体的作业后,对他说:"你的篆隶很好,以后可在先秦古文字方面作为研究方向"。这句话可谓醍醐灌顶,被他牢记心间。记得那时候看到的老韩,每天不分酷暑严寒,起早跑步锻练身体,然后去工作室忘我的临习殷商甲骨、两周青铜器铭文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鼓文》,在早歺前他已经工作了两个小时,工作室里他临摹过的元书纸几天就会堆积如山。记得90年代初,他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当时他的二十四张四尺整纸相接的巨幅大篆作品庄子的《逍遥游》在陈列馆展出时占据半壁江山,气势先声夺人,笔法厚重高古,令人震撼!此外还有书写曹操的《观沧海》和阮籍的《咏怀诗》等系列篆书作品引起大家的关注,让我们领略到他那扎实的传统功底和化古为新的个性魅力。在对篆书技法、审美表达、情感呈现的研究中,看到他敬畏天地,尊重古人,而又试图超越的意志与信心。他以古意抒性灵,以篆书本身所包含的审美气质、精神书写出丰富的具有时代气息和丰富内涵的韩式大篆风格。这在《韩天雍大篆》十册教材中得以显现。

二是老韩在浙江美院读研期间,在对古文字大篆书法研究创作的同时,他的第二个发力点是中日书法理论比较研究方向,他以专业日语的优势,思路清晰向中日书法比较研究发起研究攻势。他硕士毕业时,第一本学术著作《日本篆刻艺术》已经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作为重点书目出版发行。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又写出《三笔三迹》《佛教写经》和《禅宗墨迹》等日本古典研究系列丛书,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20年间曾再版六次。他在欧阳中石先生处撰写的博士论文《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基金奖。另有,最近,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书道史》著作,更是他三十多年来中日书法比较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中日书法史学比较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充分显现出一位学者型书法家的实力。

第三个方向是老韩的以大篆入印的篆刻艺术。现在看来老韩的这三个方向的研究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几十年来,老韩始终对大篆入印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情感。一笔笔写出韩式篆书的同时,一刀刀刻出了韩式风格的篆刻作品。尤其是他与夫人刘茜合作的大型陶印,千姿百态的龟钮与他古拙浑厚的篆法相得益彰,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大篆入印加之雕刻的金石之气,呈现出篆书与篆刻的交融性在无限的视觉触感之中,金石之纹斑驳闪烁……。从浙江美院研究生毕业三十几年中老韩一次次证实了他最初对自己三个方向的人生定位!

这次他的《摩娑钟鼎 陶写本心》篆书新作展,诚如韩愈先生所言:"接雄词于章句,窥逸踪于篆籀",篆籀之古逸新趣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觉盛宴,预祝老韩的《摩娑钟鼎 陶写本心》大展暨《日本书道史》和《韩天雍厚积堂印选》的新书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曾成钢

20230526

开幕致辞(2023年6月10日)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教授致辞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感觉到这里的艺术氛围非常浓烈。我们亲切地称呼韩天雍先生为“老韩”,虽然“老韩”拥有北方人的豪爽性格,但其内心十分仔细。我们在一次次的考学中成为了彼此的战友。他坚定长远地前行,不忘初心,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初心未改,他是用毛笔撰写自己的人生。

我是一个雕塑家,但非常热爱书法乃至痴迷于它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个中国人,书法是我们的第一堂课。今天的时代感似离书法遥远,但也是今天的时代需要唤起书法的未来。每一次书法展览,每一位书家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都为中国文字艺术的发展注入无限力量。熊秉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我亦感此言深刻,因为它解决了中国的美学造型和情感表达。书法所追求的气韵生动,不仅仅是自然之气,还有人文的精神之气,这种气使得书法的表现更加饱满、更加潇洒。

韩老师对于甲骨钟鼎的探索、对于中日书法理论的研究炉火纯青,其与刘茜老师合作的陶印更是气势浑厚。同时也能感受到伉俪合作的默契。以及雍氏一门师生之间的情谊!我为此次展览鼓掌,并预祝它圆满成功。

精彩作品

苏轼 《水调歌头》52x232cmx4

鲁迅 《莲蓬人》 96x176cm

苏轼 《浣溪沙》 68x136cm

苏轼 《和董传留别》 68x136cm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68x136cm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