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八柱国的由来,孕育了三个强大王朝的关陇集团的源头

说不尽的历史风采 2024-01-31 12:38:05

西魏八柱国,赫赫威名,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犹如八根擎天之柱,撑起了西魏的辉煌。他们英勇善战,智谋过人,各怀雄心壮志,共同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要解答关于“八柱国”的种种疑问,首先需深入了解关陇贵族集团。这个集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核心成员正是赫赫有名的八柱国及其麾下的十二大将军。为了更好地理解八柱国的起源与组成,让我们从关陇集团的成立开始,逐步揭示八柱国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员。

要追溯八柱国的由来,需回溯至北魏末年。当时,关陇地区战火连绵,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历史关键节点上,八大柱国应运而生,他们分别是:安定公宇文泰、陇西公李虎、河内公独孤信、彭城公刘亮、太平公侯莫陈崇、魏国公窦泰、清河公杨忠、广陵公寇俊。这些名字或许陌生,但他们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些柱国大将军,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更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们是如何崛起的呢?这背后既有历史的偶然,也蕴含着必然的因素。随着北魏末年的战乱频仍,关陇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政治实体。在这个实体内,八大柱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渐掌握了实权,成为了关陇集团的核心领导力量。

而“柱国”这一称号,也并非凭空而来。它既是对这些大将军功勋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地位的象征。在那个时代,“柱国”代表着国家的支柱,意味着这些大将军们承担着保卫国家、安定民生的重任。

关陇集团,这个声名赫赫的政治军事集团,源于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创立者们,他们皆出身于陕西关中、甘肃、宁夏一带的关陇地区。陈寅恪先生,这位史学巨擘,将其命名为“关陇集团”。若要深入探索关陇集团的来龙去脉,我们必须首先回溯至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这场起义,如同一块磨刀石,让关陇集团的将领们崭露头角。而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也正是在这场起义中脱颖而出,成为关陇集团的坚实基石。

在北魏初年,生活在内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柔然,犹如一只贪婪的巨兽,经常南下侵犯北魏的边境,对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抵御柔然的猛烈进攻,魏道武帝拓跋珪果断决策,在北方长城沿线建立军镇,像一道坚固的屏障保护着北魏的安宁。

历经时间的沉淀,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这些军镇逐渐发展成为六个重镇,它们自西向东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这六镇不仅代表着北魏的军事力量,更是北魏繁荣昌盛的基石。它们像六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方的辽阔大地上,守护着北魏的疆土和人民。

在北魏初期,六镇将领作为都城平城的重要护卫,待遇和地位崇高,备受统治者器重。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平城不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六镇的军事意义也随之消失。这使得六镇将领的地位一落千丈,曾经的荣耀和待遇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遥远的漠北之地,六镇的将士们如同孤岛一般,极少有机会接触到汉文化的熏陶。他们与南迁的鲜卑贵族在文化上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也逐渐加大。在经济地位上,六镇将士更是处于明显的劣势,生活困苦不堪。

作为氏族部落的一员,当兵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然而,随着拓跋氏的封建化,兵户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沦为社会的底层。更糟糕的是,汉化后的北魏政府受到汉制度的影响,常常将犯罪的人发配到六镇为兵,这使得六镇兵民的处境更加艰难。

在这种困境中,六镇将兵中的不满情绪如火山般酝酿、积累。终于,在正光四年(523),柔然的进攻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怒火。沃野镇民要求开仓放粮,以抵御外敌的进攻,却遭到镇将的无情拒绝。愤怒的镇民们奋起反抗,杀死了镇将,六镇起义就此爆发。然而,这场起义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残酷地镇压了。

公元528年,万俟丑奴在关中地区再次掀起叛乱,自立为帝,对北魏王朝发起连番猛攻。在这危急时刻,贺拔岳将军率领一千人的小股部队,毅然挺身而出,参与征讨。在历经艰苦的战斗后,他们成功镇压了万俟丑奴,并在关中地区驻扎下来。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这一千人的贺拔岳军团似乎微不足道,却蕴藏着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巨大潜力。这支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将星,他们后来成为关陇集团的中坚力量,如宇文泰、李虎、侯莫陈崇、赵贵、于谨、王雄等。

公元533年,永熙二年,北魏孝武帝秘密派遣贺拔岳对抗高欢,如同草原上的雄鹰对决。贺拔岳犹如骁勇的将军,开始集结关陇地区的铁骑,磨刀霍霍。然而,就在次年,即永熙三年,高欢狡猾地煽动侯莫陈悦,如同狐狸在暗处玩弄狡计。侯莫陈悦在平凉之地,冷酷地刺杀了贺拔岳,如狼般狠毒。

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夏州刺史宇文泰,如同猛虎下山,进入了关中之地。他稳稳地接过了贺拔岳的权杖,统领着这位英雄的旧部,继续在这历史的舞台上,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激战。

在公元534年那一年,北魏孝武帝因与高欢的关系恶化,选择了向西逃至关中的长安,寻找宇文泰的庇护。宇文泰被任命为大丞相,掌握实权。同年12月,宇文泰果断地杀害了孝武帝,拥立元宝炬为新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高欢在逼走孝武帝后,另立元善见为帝,称为孝静帝,也即是东魏。自此,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分为二,各自闪耀着不同的光芒。而南朝的萧氏建立的梁朝,则如同一颗新星,崭露头角。

当时,宇文泰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关中地区的汉人豪强集团,二是与东魏和南梁的竞争。他率领的武川军人集团虽然骁勇善战,但与当地的汉人豪强相比,实力仍显薄弱。同时,西魏在兵力和财力上远远不及东魏,文化上也逊于南梁。这样的形势,让宇文泰倍感压力。

为了应对两大难题,确保关中地区的稳定与安宁,并进一步巩固统治,宇文泰进行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宇文泰运用儒家文化这一无与伦比的纽带,成功地实现了不同民族间的融合。同时,宇文泰还借助儒家周礼的力量,对中央官制进行了全面改造。此外,宇文泰更加强了关陇、鲜卑贵族以及关陇汉族世家大族与河东世家大族之间的团结。这些举措最终形成了由多个势力组成的关陇统治阶级联合战线。这一联合战线的形成,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数百年的痕迹。

在宇文泰的统领下,诸军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稳稳地矗立在历史的洪流中。元欣,身为西魏皇族,虽然兵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他和其他六位柱国一样,各自统领着两名大将军,共同构筑了那个赫赫有名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制。

《后魏书》中记载:“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照周朝制度设立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共有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领二府,一柱国统领二大将军。总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这段记载,如同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西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源自这些家族。宇文泰的子孙成为北周皇族,李虎的子孙成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的子孙成为隋朝皇族。北周的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诞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源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家族。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府兵制的骨架,支撑着这个制度的稳固。然而,到了唐朝玄宗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而关陇贵族集团,经过武则天时期的打击以及科举制的发展,其影响力也渐渐消失了。

1 阅读:275

说不尽的历史风采

简介:探索历史真相,汲取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