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小鼠实验表明“一周断食两天能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

长城网 2024-05-10 00:20:46

近年来,轻断食越来越受到时尚博主、健身达人的推崇。所谓轻断食,就是通过1-2天的禁食或少食(其他时间正常饮食)以达到保持体重或者减肥的目的。

▲论文插图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与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轻断食”对肝病的影响。研究人员表示,采用5:2的间歇性禁食法——即五天进食、两天禁食——可以保护肝脏,预防甚至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癌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曾用简称NASH),并且不会导致体重增加。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提供这种保护效果的蛋白质。

该研究成果已于当地时间5月7日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代谢》上。

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这是一种肝脏内脂肪积累,但并非由重度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疾病。NAFLD与遗传或肥胖有关,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其最严重的形式——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其特征是肝脏炎症和瘢痕。患有MASH,还会增加肝衰竭和肝癌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对MASH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是减肥。

“实施断食会导致新陈代谢过程的重大变化,并形成有益的解毒机制,从而助力预防MASH。”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图宾根大学研究人员马蒂亚斯·海肯瓦尔德说。其研究团队给小鼠喂了32周的高脂高糖的西式饮食,以诱发MASH。一组小鼠继续享用不限量的西式饮食,而另一组则实行“一周断食两天”的间歇性禁食法:每周有两天不进食(但可以自由饮水)。

正如预期的那样,可以无限制进食的小鼠体重和体脂增加,并发展出慢性肝脏炎症。相比之下,尽管在5天非禁食日里吃得更多,但间歇性禁食组的小鼠体重没有增加,肝脏疾病的征兆较少,且表明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水平较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一周断食两天”的饮食法使小鼠对MASH产生抵抗力。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一周断食两天”比“一周断食一天”更有效。

通过比较“轻断食”和“非轻断食”小鼠肝脏中的蛋白质组成、代谢途径和基因活性,研究人员鉴别出两种保护性蛋白质:PPAR-alpha和PCK1。PPAR-alpha是肝脏中脂肪代谢的主要调节器,对酮体生成(又名生酮作用)至关重要,酮体生成是脂肪酸分解产生酮体的过程。PCK1是一种代谢酶,负责调节从某些非碳水化合物碳源(糖异生)生物合成葡萄糖。海肯瓦尔德说:“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模仿PCK1效果的药物。”

经过小鼠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一周断食两天”还能缓解由西式饮食引起的MASH导致的慢性肝炎,表现出治疗效果。经过另外四个月的间歇性禁食,因食用西式饮食而患上MASH的小鼠血液值更好,肝脏脂肪和肝脏炎症减少,且它们发展出的肝癌也较少。

“这表明这种饮食法具有巨大的潜力——无论是在预防MASH和肝癌方面,还是在治疗慢性肝炎方面,”海肯瓦尔德说,“这些有希望的结果表明,有必要在人类患者中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医学减重中,轻断食被称为“间歇性能量限制”(intermittent energy restriction),指的是按照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

轻断食比较适合肌肉较壮、身体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且控制食量能力较差、工作忙碌没时间调整饮食的人。孕产妇,抑郁症和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过度消瘦、营养不良的人,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精神障碍、慢性感染疾病的人,不宜贸然尝试轻断食,应咨询医生。

据光明网报道,间歇性禁食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最常见的是空腹带来的不舒服,比如饥饿感、恶心、疲倦、烦躁、失眠及头痛等。健康饮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个体差异、生活方式、遗传背景以及多种环境因素。它并不只是遵循某个具体的模式,而是一个持续的、全面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来源:红星新闻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