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粟裕:军旅生涯三起三落,一生难言幸运,逆境铸就的一代战神

云顶尖尖 2024-01-01 13:20:17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

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

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这首作于1979年的《七律·抒怀》,写尽了一位白发将军最赤忱的“将心”。生如苍松、劲草,历经苦难初心不改;笑对个人荣辱,一腔报国热情矢志不渝。

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当时已经72岁高龄的粟裕。

古稀之年的粟裕,仍然活跃在最前沿的“战场”:他致力于国防事业的恢复和建设,系统研究现代条件下的卫国建军方略;撰写回忆录,为后来者总结战争指挥经验;在他的床头,仍然挂着一幅东南沿海的地图,那里标着他最心心念念的台湾。

身为老首长、老朋友的叶剑英,曾这样评价粟裕:

“他是战将,注定就要上战场。”

回顾粟裕的一生,他并不是天生的将才,军旅生涯三起三落,历经坎坷艰辛。但也正是数不尽的逆境和绝境,铸就了共和国战绩最为辉煌的一代“战神”。

一、一颗只偏了几公分的子弹

20世纪20年代的常德,是整个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这里水路交通发达,又是湘西的经济、文化中心,日、英、美等国为了向周围各省倾销洋货、掠夺资源,便以此地为据点,开办大量洋行,和本地商家进行着“不公平”的竞争。

连年征战,各大军阀也把常德视为必争之地,你来他往,不可开交。赢了就当土皇帝,割据一方搜刮民脂民膏。败了就溃散山野,与当地土匪狼狈勾结,祸害百姓。混乱世道,苦难的只有人民。

但幸运的是,维新变法的谭嗣同,辛亥革命的黄兴、宋教仁,护国运动的蔡锷、程潜,一批又一批的湖南人冲在近代历史变革最前沿,为湖湘大地带来了“突破与开拓”的星星之火。

湖南省第二师范,是由维新派代表人物熊希龄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这里学术氛围自由,学生思想活跃,敢为人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第二师范便成为了青年爱国志士们汇集的前哨站。

曾在第二师范任教的仓愧吾先生就曾经回忆到:

“在那一批学生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粟裕,他的思想很进步很活跃,对全国各地的学生运动非常感兴趣,时常惋惜自己没有亲身参与其中,为国家出力。”

出生于湘西小县城之中的粟裕,16岁便离家求学,亲眼目睹过太多旧社会的丑恶。在第二师范,他是进步学生的代表,也是《向导》、《新青年》这些革命书刊最忠实的读者。正是从那时起,年轻的粟裕开始明白:只有新的思想,新的主义,才能彻底改变这个晦暗的旧世界。

正如仓愧吾先生所说的那样,粟裕从不是只读读圣贤书,骂骂当朝者,去空谈救国,他一直在寻找亲身投效革命的契机。只是粟裕不会想到,当这个契机真正到来的时候,又会有多少超出预期的流血和苦痛。

1927年,为响应上海的4.12事件,常德的国民党驻军旅长熊振率兵包围第二师范,大肆抓捕革命志士和进步学生。28岁的校长胡佐武英勇就义,大批学生代表被捕遇害,常德城四门紧闭,一挺机枪直挺挺地对准了第二师范的校门。

藏在校内的其余进步学生自知生机渺茫,都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驳壳枪,准备与敌人殊死一搏,这些驳壳枪原本就是他们计划用来起义的武器。

生死关头,人群中的一个声音却点醒了准备赴死的同学们:

“常德一带多雨,城内下水道特别粗大,可以直通城外,我们还有退路。”

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粟裕。

学生们血气方刚,都有敢于冲锋陷阵的勇气,但缺少的却是在高压环境之下,分析形势、捕捉机会的冷静和谋略。大敌当前临危不乱,粟裕敢于去尝试奇招妙手,这也是他一生之中屡逢绝境却总能化险为夷的一个重要原因。

蹚着臭气熏天的污泥浊水,连夜逃出了常德城,顺湘江南下长沙,再乘坐火车直奔武昌。这一路艰险异常,死里逃生的粟裕,从此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事实:

“校长牺牲,二师被围,让我意识到,不拿起枪杆子,打倒新老军阀就是一句空话。”

到武昌后,粟裕毅然选择投笔从戎,加入了北伐名将叶挺的24师,担任教导队学员班长。仅一个月后,教导队便接到任务紧急开往南昌,粟裕也迎来自己军旅生涯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南昌起义。

在南昌起义璀璨的将星序列之中,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都是功勋赫赫的名将,陈赓、周士第、刘畴西等黄埔生则是起义的中坚力量。比起他们,出身师范,当时只是警卫队班长的粟裕,光芒就要小得很多。

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部队被迫南下广东,边撤边打,非常艰苦。每一天都在减员,每一天都有人牺牲,活下来的人甚至没有时间去悲伤,因为战斗几乎是无休止的。

在闽赣交界的武平战役中,一颗子弹打穿了粟裕头部的颞骨,剧烈的疼痛使他当即昏死过去,如果当时这颗子弹再向旁边偏移几公分,足以要了他的命。

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没有人顾得上伤员。等粟裕再次醒来时,才发现仗已经打完了,整个战场尸横遍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粟裕,没有力气再站起来,只能顺着山坡往下滚,一路匍匐着寻找部队。

幸运的是,几个同样意外脱离队伍的战友在一块水田中发现了只剩下一口气的粟裕,为他简单包扎了伤口,一路搀着他追上了部队。

南昌起义是一块试金石,残酷的战斗让很多人对革命产生了动摇,甚至在消极、绝望之中选择主动脱离队伍。但在鬼门关里闯了一遭的粟裕,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部队,哪怕是一寸一寸地向前爬,哪怕留下一路血痕。

千锤百炼,意志不移,在粟裕的身上,有着革命者最坚定的信仰。

一起南昌,以班长身份打响革命的第一枪;一落武平,一颗子弹几乎让他上了烈士的名单。粟裕军旅生涯的一开始,就是冲破绝境的考验。

二、悲壮的长征

粟裕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是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在这里,粟裕也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伯乐。

当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内的几支革命队伍上井冈山时,已经几经大战消耗,部队架子零散,虽然加上袁文才、王佐等地方部队和新兵的补充,部队得以完成整编,但整体战斗力并不高。

要想拉出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首先强兵先要强将。在当时讲资历、论人情的旧军队氛围下,毛主席和朱老总却勇于破旧立新,大胆启用了一批有能力、有见识的青年将才,而粟裕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在粟裕身上,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点。

其一:在革命的低潮时期,失去信心脱离队伍的人不在少数,其中甚至不乏参与领导起义的中高级将领。像粟裕这种革命意志坚定,身负重伤仍主动爬着回归部队的例子,无疑是当时整个红军队伍的榜样。

其二:粟裕虽然不是军事科班生,却非常善于学习和反思。在井冈山每打一仗,他都要在战后想一想这仗怎么胜的,或者为什么会败,不断在实战中总结战略、战法,一点一滴地增长军事才干。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作战,给粟裕带来了极大的军事启发。南昌起义后,部队打的都是硬碰硬的正规战,一直吃亏。但在井冈山不同,毛主席用兵讲究一个“奇”字,往往是在巧妙周旋中抓住敌人弱点一击致命,以谋取胜,以弱胜强。

这种“不循常规,出奇制胜”的打法,在当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但粟裕却非常热衷于研究毛主席“神仙仗”、“游击战”的思路,他肯学肯反思,从不局限自己的战争思维,把毛主席和朱老总当作军事上的良师,这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南昌起义冲锋陷阵的班长,到井冈山时期的营长、团长、师长,逐渐走向指挥岗位的粟裕,在每一场战争中都充分展露了自己超出常人的军事才能,和对战争细致入微的理解。

到1930年的第一次反围剿,粟裕已经独立率领偏师征战一方。他指挥的部队虽然大多都是新兵,武器装备差,却就是能打胜仗。这个时期也是粟裕从军以来,最如鱼得水的一个阶段。

但这种军旅的蜜月期,极为短暂。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反围剿。在李德、博古的指挥下,红军放弃了最为拿手的游击战法,执着于依靠阵地战和攻坚战迎敌,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断丧师失地,直至完全失去战场主动权。

眼看仗越打被被动,根据地越打越小,为了另谋出路,李德的想法是干脆放弃苏区,向西南突围,去湘西和贺龙、肖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师,创建新的根据地。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因为红军主力一旦暴露战略转移的意图,势必引来敌人的穷追堵截。

万般无奈之下,李德想出了一招“声东击西”的计策,他给当时正在瑞金休整补充的红7军团下达命令:

“7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击,沿路进行抗日宣传,推动抗日运动发展,在1个半月之内抵达皖南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

当时担任红7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对这个命令非常不理解。

为什么突然决定北上?

为什么时限是1个半月?

为什么是红7军团?

红7军团是红军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部队人数不到6000,其中2000多还都是刚在瑞金补充的新兵,全军团长短枪只有1000余支,一部分轻重机枪,6门迫击炮,很多战士们手中拿的都是梭镖这样的原始武器。

单从战略上来讲,让这样一支人员、装备、战斗经验都欠缺的队伍孤军北上,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打着宣传抗日的旗号去皖北建立根据地,有些异想天开。

粟裕哪里会知道,李德为了红军主力即将展开的“大撤退”,已经决定舍小保大。派7军团去皖南,就是为了在敌人心腹地带制造威胁,吸引敌人大军回援,从而起到掩护红军主力突围的效果。

这是一个被定义为绝密的任务,甚至连负责执行的整个7军团上下都不知道命令的真实目的。

7月30日,红7军团出瑞金,北渡闽江,先于主力红军开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眼前的闽江,就如同荆轲刺秦时渡过的易水。包括粟裕在内的6000多红军战士,其实都知道这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任务。

红7军团的军团长寻淮洲,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年纪比粟裕还小5岁。一个22岁的军团长,一个27岁的参谋长,都是军中有名的“青年军事家”,相同的志向也让两人意气相投,既是亲密战友,也是至交好友。

7军团出江西后,进入福建,士气正盛,一路连战连捷,唯一的遗憾是寻淮洲不幸坠马负伤,前线指挥的重担就都落在了粟裕一人肩上。

蒋介石闻听红军进入闽中的消息,大惊失色,急调49师从水路驰援,配合原本部署在此的87师合力围剿红军。按常规,陷入重围的7军团应该避实就虚,与敌人周旋,尽快通过是非之地。

但这个时候李德的命令又到了,命令7军团改路东进,袭取福州。不到1300支的长短枪,没有任何重武器,数千疲惫之师,却要去攻取省会城市。粟裕知道这仗不能打,但命令又不容更改。

果然,面对实力雄厚的守军,城高壁坚的福州城,以及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7军团几度强攻都毫无成效,伤亡很大。敌人援兵已经在路上,再拖下去就是腹背受敌。

万急之下,粟裕也顾不得什么命令了,力劝军团政委乐少华:

“上面的命令是相机袭取福州,现在已经失去了袭取的机会,即便强攻入城,也解决不了敌人,反而要把自己困在里面,必须考虑撤退。”

福州一战因为粟裕的据理力争,7军团及时止损撤出了战斗。但这一仗的关键,不在于福州是否攻克,也不在于7军团自身伤亡,而是彻底暴露了7军团的实力。

7军团出征时声势浩大,打了不少胜仗,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敌人,误以为这是红军主力。攻打福州失败后,敌人很快就意识到这只是一支几千人的牵制部队,他们再无顾虑,开始疯狂的追击、堵截,千方百计要消灭这支疲惫的孤军。

从瑞金到福州,粟裕是无奈的。作为军团的参谋长,他必须执行上级的命令,哪怕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有些仗不该打。粟裕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周密的战术布置,争取以尽量小的牺牲,去换取大的胜利。

4个月,1600多公里,7军团在一封封命令的催促下历经大战,损失过半,最终被迫转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刘畴西的地方武装红10军会师,改编为红10军团。以方志敏为军区司令,刘畴西为军团长,寻淮洲降任19师师长,粟裕则调离主力部队,担任军区参谋长。

但在苏区的短暂相处之中,方志敏很快就发现了粟裕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他的极力推荐下,粟裕得以重新回到主力部队,复任10军团的参谋长。

这一降一升的小插曲,对粟裕来说却是因祸得福。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和红10军的创始人,毛主席口中“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红色军事家。能够和这样一位杰出的革命家相识相交,亦师亦友,对粟裕的成长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

10军团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继续执行北上皖南的任务。为了打开局面,军团长刘畴西还是寄希望于打一场大仗,而目标则是一直尾随红军追击的蒋家嫡系王牌第一旅。

但这个计划一制定出来,寻淮洲和粟裕就提出了质疑:让擅长游击战的红军,去和敌人硬碰硬,这显然不符合实际。

果然,10军团之后在谭家桥的伏击战中打得异常残酷,自身弱点更是暴露无遗:

一: 由原红10军游击队改编的20、21师缺乏野战经验,配合不足,在战斗中犯下了很多关键性的失误,致使原本的战术布置无法执行到位。

二:对敌第一旅的实力预估不够,伏击战打成消耗战,没有在短时间内打垮敌人,反而留给了敌人反击的机会。

这是红10军团出征的第一仗,也是粟裕一生中最无法忘怀的一仗。寻淮洲在率领部队抢夺制高点时身负重伤,于转移途中不幸牺牲,整场战斗10军团伤亡近千人。

为了保存实力,粟裕曾力主部队分兵游击,但这个时候上级仍然坚持要求10兵团集中兵力主动出击。面对接二连三的错误命令,粟裕据理力争,认为部队自北上以来,一次次的失败都是因为想着和敌人硬碰硬,如果上级命令不符合实际,就应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但最后,粟裕的建议没有被采纳。10兵团按原有命令全军返回赣东北苏区,在途中遭遇敌人重兵围困,除粟裕率领800先头部队血战突围外,其余2000多主力在怀玉山全部壮烈牺牲。

本以突围成功的方志敏,为了策应主力部队,孤身返回,后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而在他决定回去之前,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让粟裕率部先行撤离。这也许是自红7军团出征以来,到红10军团兵败怀玉山后,唯一正确的命令。

二起井冈山,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磨砺军事才能;二落谭家桥、怀玉山,痛失挚友良师,率领800人孤旅天涯。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是整个红军最困难的一个时期,也是粟裕个人最困难的阶段。但是绝境,又往往能逼出一个人,乃至一支部队最大的潜力,只要能够抓住生存的机会,一切就能逆转。

三、“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

3年艰苦卓绝的浙南游击战争,成为了粟裕军旅生涯的第3个起点。

没有根据地,没有兵源,甚至没有任何战略任务,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没有命令的制约,粟裕反而如同蛟龙入大海,充分展示自己独当一面的统帅能力。

他借鉴井冈山的经验:扎根乡村,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壮大革命队伍;打巧仗,在敌人心脏地带灵活机动,进退自如,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粟裕都是和主力红军断开联系的,毛主席曾致电闽浙边区询问粟裕的下落,得到的回复却是“粟裕同志可能已经牺牲”。在1937年陕北召开的代表会议上,粟裕还曾上过烈士的名单。

直到1938年,为了响应抗战,粟裕率抗日游击总队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毛主席才从前来延安汇报的新四军参谋长周子昆口中,听到了粟裕还在的消息。

当年井冈山的小班长,如今已经成为了新四军的头号战将。毛主席对于粟裕的评价非常之高,曾断言:

“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而之后的事实证明,毛主席没有看错粟裕,甚至还小看了粟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粟裕,是东南大地上最耀眼的主角。在逆境中成长的他,尤其擅长以弱胜强,尽打一些“神仙仗”。

韦岗伏击战;率领先遣支队深入敌后,打响新四军江南抗日第一枪。

苏中七战七捷:面对敌人46万大军对华东地区的重点围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歼敌5.3万人。朱德盛赞:“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孟良崮战役;“万军丛中直取上将首级”,面对敌人45万重兵集团密集前进的态势,从战线中央猛虎掏心,围歼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

豫东决战:在总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抢占开封,全歼区寿年兵团,重创黄百韬兵团,半个月内歼敌9万余人,一战定鼎中原。

粟裕用兵,讲究“兵无常势”,擅长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灵活制定战术,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以奇招、险招一击致命。

战场上的粟裕,有着最惊人的效率,和最辉煌的战绩。但在建国之后,粟裕却遗憾地错过了两场大仗。首先是朝鲜战争爆发,原本计划的攻台战役被迫搁置。再是因病无法赴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最终错过抗美援朝。

1958年,粟裕卸任总参谋长一职,从此离开军事指挥的第一线,这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是难以释怀的遗憾。不过即使如此,粟裕仍然初心不改,一旦国家有需要,他都会全力以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1962年台海危机,蒋介石在美军的怂恿之下,不断派兵袭扰东南沿海,甚至计划大规模反攻。正在上海休养的粟裕不顾病体,抱病颠簸两天两夜赶到福州,在实地考察后,向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政委叶飞提出建议:

“诱敌深入,割裂歼灭,用积极防御代替死板的正面防御。”

此时的粟裕没有接到任何指派,他到前线完全是强烈的个人意愿,甚至要冒着一定的舆情风险。但老首长的到来,对福州军区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振奋。他的建议,也为东南海防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从1962年10月到1965年1月,蒋介石连续派遣突击队40股,先后分5次窜犯大陆,但都没有逃脱被歼灭的命运。

1979年,也正是粟裕写下开篇那首《七律·抒怀》的那一年。因为旧伤影响,他的行动已经极为不便,但办公桌上却仍堆满了文件,大多都是关于战备建设、战争规律研究的报告。

对于粟裕来说,这只军队,这个国家从建立到如今,经历了太多,他需要写下一些东西,回顾历史,着眼现实,警示和提醒后来的人,在转折中不要迷失方向,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1984年2月5日,粟裕逝世。夫人楚青为他题写挽诗:

“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

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

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

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0 阅读:1

云顶尖尖

简介:细细品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感悟人生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