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左宗棠照片,看上去身形短小,但目光如炬,神态自若

盐选历史 2024-02-26 10:15:22

一张晚清名臣左宗棠的这张照片,这是他刚刚上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事的时候照的。照片中的他,看上去身形并不高大,上身修长而下身短小。但目光如炬,神态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此时的左宗棠,面对新疆动荡不安的局势,以及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他深知自己肩上的使命之重,亲自率军西征,誓要恢复国家在新疆的主权完整。这位“湘上农人”出身的军事家,凭借其战略眼光和“缓进急战”的战术谋略,指挥着清军步步为营,最终成功驱逐了盘踞新疆的阿古柏势力,并以此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伟大斗争。

收复新疆壮举,了解背后才知左公的不易,其艰难程度不仅体现在与外敌交锋的战场之上,更在战前筹备阶段就已显现无遗。首先,面对边陲危机,关外原有清军力量无法有效依托,左宗棠面临的是从零开始集结一支能够远征新疆、克敌制胜的精兵劲旅。他在关内广泛招募和整编军队,以湘军为主力,通过严格的选拔与训练,淘汰了大量战斗力不足的士兵,最终凝聚起两万余名精锐将士,这本身就是一场对组织能力和军事智慧的巨大考验。

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筹措军饷对于当时的晚清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家财政已然捉襟见肘,常年积欠军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国库仅能勉力挤出200万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朝廷又指令各省协济,但即便如此,300万两的筹措目标依然未能填满庞大的军需缺口。

在这样的困境下,左宗棠展现出超凡的胆识与魄力,他突破常规,选择了向西洋各国借款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历经艰辛谈判,先后三次累计借得银款1375万两,同时亦积极动员国内华商的力量,筹集民间资本846万两,才勉强凑齐大兵出征所需费用。

总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不易,既表现在克服地域之险、兵源之困,更在于解决资金短缺这一核心难题上,为最终实现新疆领土的完整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智慧与毅力在筹措兵马、解决军饷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也展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位卓越政治家与战略家的独特风采。

0 阅读:114

盐选历史

简介: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新史学之兴起,正在吾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