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门阀政治,为何李世民和杨广,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

水晶面包 2024-01-26 22:37:58

有人说,古代皇帝常常因门阀政治而困扰,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门阀全家呢?其实门阀政治,跟皇权并不是完全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人就是分三六九等的。比如在电视剧《梦华录》中,出身乐妓的宋引章最大的梦想,就是给自己脱籍从良。

因此那些世家大族,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是非常有威望的。

皇帝上位的之前,需要这些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皇帝成功上位后,也需要这些世家大族帮助治理天下。

在论功行赏、封侯拜相的时候,谁都认为自己的门阀功劳最大。因此也就产生了皇权与门阀之间的矛盾,以及门阀与门阀之间的矛盾。

那么作为皇帝,简单粗暴的把门阀杀光,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短期效应来分析,杀光一个门阀,可不是手起刀落那么简单。

门阀是一个数目相当庞大的集体,这些人不可能突然有一天聚集在一起,等着皇帝来团灭。当皇帝想要除掉这些门阀的时候,这些人一旦看出苗头,势必会反抗。

比如隋炀帝杨广。

杨广这个人虽然骄奢淫逸,暴虐无度,但是这个人看问题还是非常具备前瞻性的,他看到了关陇集团强大的弊端。

从南北朝的西魏开始,关陇集团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政治体系。西魏、北周、还有隋朝本身的开国皇帝都属于这个集团。

杨广登基之后,一方面大刀阔斧地削弱关陇集团的实力,另一方面开始重用关陇集团以外的人。

这么明目张胆地想要瓦解关陇集团,那么关陇集团的人当然不干了,这些人做事情更是干脆利落。

他们直接将杨广踢出关陇集团,不带他玩了。后来很多关陇集团的人,也开始加入隋末起义军当中。

后来的杨广众叛亲离,百姓因为受不了杨广的暴政反他;关陇集团的人因为杨广伤害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也反他。

最后杨广在江都行宫中被宇文化及弑杀。

从长期效应来看,杀光一个门阀士族后,国家总得有人来治理,那么谁来治理这个国家呢?

当皇帝的总是做一些兔死狗烹的事情,还有谁能尽心尽力地干活呢?当一个朝廷长久以来人人自危,那么这个朝廷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那么唐太宗李世民同样面对关陇集团,又是怎么做的呢?

总所周知,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同样也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因此可以说从隋朝到唐朝的朝代更替,就是关陇集团内部的人事变更。

唐太宗李世民汲取了隋炀帝杨广的经验教训,并没有着急对关陇集团动手。而是重用关陇集团的人的同时,开始慢慢重用山东集团的人,也就是瓦岗山的老班底。

当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开始结交山东豪杰。因此李世民登基后非常信任这些人。他认为这些人有能力对抗关陇集团的人。

这样一来,唐朝的政治中心就集中在皇家宗室、关陇集团、山东集团这三个大体系中。形成了最稳固的三足鼎立的形态

所以说阀政治本身不是问题,主要看皇帝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端水大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3

水晶面包

简介:欲知大道,比先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