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90万居民,40年来没有人患癌?是不是真的?医生揭晓答案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5-18 22:16:38

南太平洋小国“斐济”,平时默默无闻,近些年突然受到很多关注。不是说它风光多好,也不说它民风多奇特,而是源于一份癌症调查报告,宣称斐济从1971年至2010年这40年间,全国90万人,无人患癌。

这个消息格外引人注目,因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确诊癌症的患者逐渐增多。从我国看,情况也不太好,如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例,离世的约300万,居全球首位。生活好了,癌症却高了,比较苦恼。

很多研究人员将斐济这个国家抬上“肿瘤手术台”,里里外外解剖透彻,全方位找寻“零癌发生率”的密码。从宣传情况看,大致有这么几条比较集中:

1、饮食含硒元素,有效抑制癌细胞,以海产品为主食,有益健康。

2、环境好,原生态,没有工业,人们少受污染侵蚀。

3、热带生活特有的热情、奔放、乐观,人们无烦恼,可抵御癌细胞。

作为医务工作者,小心求证,谨慎行事是必备要求。如果真的是90万人,40年内无癌症,确实了不起。因为大部分人都知道癌症是怎么来的,危害有多大,防癌有多难。

实际上,癌症与年龄密切相关,40岁以后患癌几率上升,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癌,这是必然规律。古代癌症不多见,是因为人寿命不长。斐济在世卫的寿命排行榜上,2018年以69.9岁的平均寿命位列113位,算中等长寿国家,为什么无人患癌?

经多方查证,斐济40年间90万人无人患癌,消息不实。2004年到2007年间,有413名女性确诊癌症,215人不治。该国口腔癌发病率约万分之七,宫颈癌发病率约万分之五,所以说斐济40年无癌,并不正确。只能说是“癌症低发生率”,比我们国家要低不少。

原因是该国医疗水平和工业水平一样,基础落后,患癌后也不知道是癌症,统计数据和更新也不及时。至于40年间全国无人患癌,肿瘤医生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成功的“旅游营销案例”。

癌症是正常人体细胞变异后,躲避免疫系统的清除,慢慢发展壮大的,癌症的基础是癌细胞,从小到大发展需平均10年以上。人体正常代谢、生长是依靠细胞复制、分裂实现的,可能正常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出错,产生了癌细胞,若干年后癌症到来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人越老,细胞分裂次数越多,越容易患癌症。另外,癌细胞有易感基因,来自于遗传,长辈有癌症,基因里会储存癌症信息,有可能传给后代,所以平常筛查肿瘤家族史是必要的。

如果人因某些炎症,反复发作使肌体受损,细胞在复制过程中产生变异,就产生了癌细胞。多见于肝炎、胃炎、抽烟喝酒引起的炎症等。这些都是使我们癌症易发的原因。比如,肝癌大部分是由于病毒肝炎反复发作引起的。

另外,癌细胞变异后,免疫系统会消灭它们,很多癌细胞是刚出现就被免疫系统收拾了。为什么仍有一些能存活下来?主要是免疫力下降,放过了癌细胞。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多见于熬夜、生活不规律、抑郁、负面情绪、乱用药物等因素。

但实事求是地说,即使斐济癌症数据统计有误,与我们相比,患癌人数和比例也低于我们,特别是一些凶猛的肿瘤,基本没有。有3条确实值得关注和借鉴:

一是长期坚持健康饮食,荞麦、海鱼是主食,水质也较好,烟酒并不盛行。一方面减少体内炎症,另一方面抑制癌细胞生长,再一方面,减少了其他并发症。反观我们,垃圾食品、添加剂过多,不规律饮食、吃得不健康非常多见,而且我们是烟酒消耗大国。

二是虽然工业落后,医疗水平低,但环境好,生活规律,没有众多纷扰、欲望。远离繁华的喧嚣,人的内心其实是宁静的。静以养心、修身,是中华的古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追寻返璞归真的生活,就是例子。而且,我们熬夜、抑郁、亚健康的常态,无形中拉低了免疫力。

三是一边热爱运动,一边阳光生活。运动不一定可以抑制癌细胞,但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杀死癌细胞,斐济人爱游泳,阳光生活,人的心态不错,不攀比、不焦虑、不纠结,轻松生活,反观我们,各种卷、各种斗、各种烦,有意无意为癌症提供机会。

总之,通过这一波操作,哪怕斐济确实有癌症患者,但也成功打响了名声。癌症的威胁还是比较多的,要从小事小节做起,长期坚持,尽量远离癌症。

0 阅读:64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