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刘珍年的兴起与覆灭(二):在夹缝中发展壮大

浮沉聊历史 2024-03-25 03:54:43

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开始二次北伐,张宗昌的直鲁联军不敌北伐军节节败退,率残部被迫退出山东。随着张宗昌的败退,原本依附于张宗昌的军队立即树倒猢狲散,散布在鲁东地区。

由于北伐军一路北上,无暇顾及这里的直鲁联军部队,刘珍年正是利用这一时期的混乱局面,站稳脚跟发展了起来。

当时在鲁东地区主要有这么几支部队,分别是方永昌的第4军、刘志陆的第13军以及孙殿英的第14军,其中刘珍年为第13军参谋长并兼任旅长。张宗昌在撤离山东前,曾委任资历最深的刘志陆为胶东防御总司令,以图东山再起,方永昌见张宗昌大势已去就把部队交给刘珍年管理,自己则去了大连。

但刘志陆早就和南京方面扯上了关系,决定率部挂上青天白日旗参加“革命”,于是就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计划把方永昌部的4个旅长通通拿下。刘珍年事先已经察觉出这是个阴谋,拒绝参加会议,果不其然参会的3个旅长都被刘志陆软禁了起来。

此时方永昌部群龙无首,只有刘珍年的官最大,在刘珍年的鼓动下,对刘志陆的部队发起了进攻。刘志陆被刘珍年打败,残部退守平度,刘志陆以去南京找蒋介石寻求援军的名义离开了部队。刘志陆走后,刘珍年把部队从4个旅扩编成了5个师,随着刘珍年势力发展了起来,到了1928年9月,蒋介石就把刘珍年所部改编为暂编第1军。

刘珍年毕竟资历浅,手下的嫡系部队也不多,除刘亲自兼任的第1师外,只有第3师师长何益三支持他,另外的3个师根本不服刘珍年。其中的第4师刘选来和第5师师长施中诚更是经常派人与已经下野的张宗昌和褚玉璞联络,希望张、褚二人来胶东主持大局。

张宗昌

1929年初,流亡在大连的张宗昌、褚玉璞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与孙殿英、刘选来、施中诚联合起来组成了所谓的同盟军第2方面军,由张宗昌担任总司令。同年3月,张宗昌集结大军向驻守在烟台地区的刘珍年部发起了进攻,当时刘珍年名义上虽有第1师和第3师及其他零散部队,但实际人数不足6000人,面对兵力强大的张宗昌,刘珍年率部退入事先已经存放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的牟平城内。

为了守住牟平城,刘珍年把部队合并成1个师,编成4个旅分别防守东西南北四门,骑兵团、教导团作为预备队待机而动。而来势汹汹的张宗昌部,番号又多又杂,实际兵员并不充实,且各部队还互相勾心斗角。

刘珍年鼓励部队说:“我军人数虽少,但是百战百胜之师,像一个铁蛋,张、褚之辈,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乌合之众,向一篮鸡蛋,我师以铁蛋必将粉碎敌人之鸡蛋。”空有口号当然是不够的,刘珍年还准备了几十万元奖励守城的部下,根据战功大小拿钱,功劳大的几千、几百,少的也有几十块。

张宗昌和刘珍年的牟平之战在1929年3月28日正式打响,张宗昌知道自己新拼凑部队的水平并不想强攻,决定先用大炮轰城。在开炮前,张宗昌亲自劝降说:“儒席(刘珍年的字)老弟,快出城吧,自己人打什么仗,北方人快没饭吃了,快出城合作吧!我以前不知道我的部下还有你这样的人才,老弟你出城后我就把部队交给你指挥!”

但刘珍年根本不慌,张宗昌有大炮,他刘珍年也有大炮,而且刘珍年早年就是以玩炮出名的,对于使用迫击炮、山炮颇有心得。张宗昌的大炮虽然很多,但是命中率很低、炮弹质量差,对刘军的威胁并不大,而刘珍年的大炮射击非常精准。在一次炮战,刘珍年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张宗昌的指挥部,亲自操作大炮一炮命中,张宗昌当时差点就被炸死。

张宗昌见刘珍年不怕他的大炮,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于是命令部下挖地道攻城。刘珍年与士兵同吃同住,每天晚上都要亲自绕城一周,因此张宗昌的坑道一开始便已经被刘珍年发现了。每当坑道挖到城墙附近时,刘珍年就命令迫击炮轰击坑道,炸死炸伤不少张宗昌部队的工兵。

双方就这样一直相持了二十多天,张宗昌的部队围城时间一长,就松懈了下来。刘珍年于是组织梁立柱的第3旅和教导团共2000多人趁此机会伪装成国民革命军出城,事先已经贿赂了张宗昌部一个营长提前在战线上开一个口子。

第二天,这2000多人出其不意出现在张宗昌后方,被张宗昌的部队误以为是来增援刘珍年的国民革命军,一时间军心大乱。此时刘珍年又亲自率部出城发动反击,张宗昌部瞬间作鸟兽散,全线溃散,在刘军的围追堵截下大部缴械投降。

牟平一战,刘珍年以数千大败张宗昌的数万大军,一战成名奠定了其统治胶东的基础。1929年5月,国民革命军进行统一编遣,刘珍年部被缩编为新编第3师,刘珍年担任师长,何益三担任副师长,原部被合编为第1旅、第2旅、第3旅,第1旅由刘珍年兼任旅长;第2旅由梁立柱任旅长;第3旅由张銮基任旅长,这就是刘珍年的班底。

0 阅读:20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