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蜀国和魏国的猛将,那么东吴有没有猛将呢?东吴实力如何?

处女座老顽童 2024-03-30 17:43:00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对各大名将所津津乐道,甚至是张嘴就来,什么“一吕二赵三典韦”,对刘备帐下的大将更是如数家珍-“关张赵马黄”,后有张苞、关兴和魏延,还有文武双全的姜维。对于曹魏的大将也比较了解,前有许褚和典韦争第雄,后有张辽、徐晃和夏侯惇等人。特别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更是冠绝群雄,但他准确地说并不属于三国任何一个国家,因为他所在的时代还是东汉,在三足鼎立时期吕布已经牺牲了。

大家唯独对东吴的猛将不够了解,甚至认为东吴是猛将最稀缺的政权。今天笔者结合着历史事实来盘点一下东吴的四大猛将。

小霸王孙策

想当初江东之虎孙坚多次跟董卓对战,在曹操和袁绍之前就已经是一代枭雄,孙坚素以作战勇猛著称,为人刚猛无比,更是斩了董卓手下的大将华雄,并非关羽温酒斩华雄。而到了第二代孙策这里,更是虎父无犬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孙策从智谋和胆识上又超过了父亲,并继承了孙坚高强的武义和英雄的气概,所以人称“小霸王”,领兵作战方面孙策完全碾压弟弟孙权,孙策的英年早逝直接导致东吴失去了一个超级将领。

东吴最刚猛的将官就属孙策和太史慈了,而大家只听说张飞喝断当阳桥,却不知道孙策做过类似的事情,一声大吼就吓死一名将官,两军对峙基本都是一手打一个,另一只胳膊夹一个,刚猛无比。

孙策的武义不次于任何一个三国猛将,只可惜身为一国之君屡次遭人暗算,最后被三个刺客陷害,手持一只弓背跟三明有备而来的刺客对战,如此被动的局面下还杀死一名刺客,脸部中剑的情况下还能拼命,堪称绝对硬汉,如果孙策多活几年,绝对会创造更大的辉煌,东吴也不至于因为猛将不如蜀国而感到捉襟见肘。

太史慈

东吴最有争议的第一猛将就是太史慈和孙策了,说孙策更猛是因为太史慈最终被孙策收编,而说太史慈更猛是因为堂堂小霸王孙策领着两名将领都奈何不了他,并且太史慈才是东吴的真正将领,而孙策只是能领兵带队的君主。

二者虽然都是东吴猛将,但太史慈明显更有谋略,外粗内细,经常能以少敌多不利于下风,游刃有余,说白了就是个老兵油子,不管对方什么阵势,太史慈始终能全身而退,立于不败之地。

太史慈更擅长弓箭,多次依靠弓箭射杀对手,只可惜刚过不惑之年便撒手人寰。太史慈为人津津乐道的战绩则是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和智救北海孔融,没错就是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融。都知道曹操喜欢关羽,其实曹操同样对太史慈投过橄榄枝,可惜最后太史慈为孙权效力。

甘宁

如果说太史慈箭法惊奇,那么甘宁就是李广在世,放在《水浒传》中就是小李广花荣式的人物,甘宁的箭法是超级一流的,而武义还是跟关张赵马黄等人略有差距的。但这并不影响甘宁屡立奇功,甘宁为人豪爽,性格暴烈,是个十足的硬汉。

周泰

周泰和甘宁的武义都属于二流中的一流,严格来说东吴的猛将只有孙策和太史慈二人,到了后期的确没有超级猛将,但周泰就如同岳飞身边的杨再兴一样,打仗不怕死,特别嗜血。

大将打仗都不怕死,但都不想死,而周泰是唯一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就是个亡命徒,本来高强的武义再加上不怕死的精神,更令他战斗力翻倍。

但从刚猛来说,周泰从精神层面可能更有资格成为东吴第一猛将,他这种一往直前,不畏生死的精神令人佩服。

周瑜

周大都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十分潇洒。东吴虽然不盛产猛将,但却盛产文武双全的帅才,而周瑜则是1.0版本,从周瑜开始,到鲁肃,再到吕蒙和陆逊,合成东吴四大都督。

而真正的战争从来不是靠匹夫之勇取胜的,所以周瑜这种文武全才往往可以在战斗中掌控局面。很多人被《三国演义》所误导,认为周瑜心胸狭窄,屡次为难诸葛亮最后却都作茧自缚,最后被气得吐血而亡。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才是领兵带队的专家,而诸葛亮更多的是搞行政,搞制度,类似于商鞅变法里的商鞅,而真实的周瑜其实是干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活。

东吴很弱吗

真实的战争几乎没有两军武将单挑的情况,所以类似于猛张飞这类的人物在战争中根本发挥不出最大的作用,充其量多杀几个士兵,而往往真正能杀敌千里是靠谋略,而非武力,当然文武双全更好。

而东吴虽然表面上缺少顶级猛将,但却盛产文武双全的帅才,这也就是东吴看起来没什么大将,但打起仗来却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因为真实的战斗并不是两个人比谁手腕粗,而是比谁更会用兵,更会用谋略。

所以东吴看起来猛将最少,但却最难对付。

0 阅读:90

处女座老顽童

简介:扫盲大队,专门负责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