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独孤求败能睥睨天下,你看他恩师是谁?段誉差点被他打成骨折

金宝讲故事 2024-01-04 08:23:34

金庸的武侠小说总能让你看得意犹未尽,即便全书落下了剧终的帷幕,读者们仍是恋恋不舍。原来,金庸擅长“留白”的写作手法,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全书里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供读者们发挥想象而补足。

好比在金庸笔下有这么一位人物角色,他武功极高、一生未败,但读者们却不知道此人师出何门,为何能有如此高的造化。

这位高手是谁?他就是剑魔独孤求败。

一、剑魔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从未在金庸全集里正式登场,但他的名字却接连出现在金庸的《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和《鹿鼎记》里,通过杨过的视角、风清扬与令狐冲的对话以及澄观和尚的自言自语,都提及了独孤求败那惊人又可怕的战绩。

尤其是在《神雕侠侣》中,金庸借着杨过的视角发现了独孤求败留下来的剑冢。随着杨过抹去石壁上的青苔,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刻字,石壁上写道: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独孤求败此等战绩可谓是惊为天人,他“纵横三十余载”却“无抗手”,最终“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要知道,就算是倚天第一高手张三丰也不敢说自己一生不败,独孤求败身上到底有何种机缘,继而练成了绝世武功,这才有了如此漂亮的不败战绩?

而且通过杨过的推断,他认为独孤求败至少是生活在7、80年前的人物。以杨过所处的年代往前推7、80年,不正是玄幻神奇的天龙时代么?

二、玄幻时代

众所周知,金庸笔下的天龙时代涌现了诸多隔空伤人、化气为形的武功,这些武功相比于《射雕三部曲》的拳打脚踢有着天壤之别,就连身为作者的金庸也不由得在原著里特别备注了一番:“六脉神剑”、“火焰刀”、少林派指法等将内劲凝聚集中,发出而化为毁物伤人的无形刀剑,仅为小说家夸大之言,并非真有其事,读者当做“寓言夸张”可也,在小说中仅为增添性味,不能作物理学、动力学之科学推究,尤其小读者不可信以为真……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像、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如果独孤求败生活在天龙时代,他的剑法就算再怎么精妙,终究也只属于外功,如何能与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相抗衡?

的确,好比段誉,他邂逅奇遇练成了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若独孤求败手持长剑与段誉对决,恐怕独孤求败的长剑尚未触碰到段誉的衣角,就被段誉射出的六脉神剑打出了好几个透明窟窿。

不过独孤求败并非浪得虚名之辈,杨过只是练成了独孤求败的玄铁剑法,就能手持重剑几近天下无敌。而重剑境界只是独孤求败的过渡期,独孤求败的木剑境界以及无剑境界更是高深莫测。

笔者认为,独孤求败本人的内功也练到了震古烁今的境界。好比杨过在和雕兄相处的日子里,雕兄就不断衔来菩曲斯蛇蛇胆给杨过增长内力,书中是这么写的,毒蛇之胆不知是否也具剧毒,昨日食后精神爽利,力气大增,反正自己体内就有情花和冰魄银针的剧毒,也不用多加理会,便一口一个吃了,静坐调息。突然之间,平时气息不易走到的各处关脉穴道竟畅通无阻。

既然雕兄都能给杨过衔来蛇胆提升内力,作为雕兄的第一任主人,独孤求败更是服食了大量蛇胆,他的内功更是浑厚无比。

这样看来,独孤求败的确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超级高手,但他却能在弱冠之前就声名鹊起,证明他必定站在一位巨人的肩膀之上,这位巨人就是独孤求败的恩师。

三、独孤求败的恩师

独孤求败的师父必然也是一位注重剑法和内功的顶流高手,有意思的是,在金庸连载版的《天龙八部》里,还真有一位剑法与内功都非常了得的人物,他就是东方第一剑石清子。

金庸留给石清子的笔墨不多,但他一出手不仅硬生生打断了段誉的北冥神功,还差点拍断了段誉的手骨,书中是这么写的,段正淳道:“誉儿,快上前磕头,这位道长便是我常所说的‘东方第一剑’石清子,剑法之精,当世无双。”

石清子双手已碰到段誉的手掌,突然心头一震,适才所发的内劲便如泥牛入海,霎时间化得无影无踪,更觉段誉手上有一股极强的吸力,要将自己体内的内力硬生生地吸出。石清子足迹遍天下,生平见多识广……当下内劲一疑,双掌翻转,啪一的声响,击在段誉手背之上,摆脱了四掌的胶黏。段誉只觉手背上剧痛,似乎手骨也断折了。

通过这段原文能发现两个关键线索。

1、段正淳身为大理国的镇南王,阅人无数,他称赞石清子的剑法当世无双必是肺腑之言,绝非拍马溜须。

2、段誉明明触发了北冥神功,却被石清子在电光火石之间将内劲一凝,继而中断了北冥神功的巧取豪夺。

可见,石清子的内功修为必然不在段誉之下,否则怎能如此轻轻巧巧地扭转乾坤,还打得段誉的手骨剧痛无比。

剑法无双、内功又高,他若是独孤求败师父的话,独孤求败能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也就说得通了,毕竟独孤求败赢在了起跑线上,这才有了一生未败的惊人战绩。

遗憾的是,在随后的三联版和新修版里,金庸将石清子的戏份删除殆尽,于是独孤求败的师承来历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1 阅读: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