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中2.3万件中国宝物,很美很震撼,还有机会收回来吗?

大核世界 2024-05-16 03:50:22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大核有料

编辑|大核有料

“没有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这句话在去年9月初一度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每每提及这件事,总能让人联想到近代那段屈辱不堪的历史,我国众多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是在那段期间流落出去的。

如今已过去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不少人却有这么一种声音,他们认为,我国的这些古代宝物流落在外,得到了更好地保护,持这种态度的人还不在少数。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媒体所秉持的观点则是,希望大英博物馆能归还中国流落在外的文物,但几乎没有得到英国人的回应,作为靠抢劫起家的海盗,想让他们无偿归还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这些流落在外的宝物,还有重回故土的那一天吗?

2.3万件宝物

英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从1759年建成开始,就不断展出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精美文物。

时至今日,大英博物馆珍藏了来自世界800多万件精美文物和艺术品,该馆有10大镇馆之宝,但其中有3件正是来自中国。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晚清闭关锁国的大门后,进入这个古老国度的英国殖民者,很快就疯狂掠夺中国的珍贵历史文物,除了英国外,其他国家也没少干这事儿。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代这屈辱的百年历史里,中国大约有1000万件极为珍贵的文物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外国,其中又以英国和日本带走的居多。

如今的大英博物馆大约收藏了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但被他们长期陈列展出的文物仅有两千件左右,但即便如此,这个数量也将该博物馆的33号展厅塞得满满当当。

在这个展览厅里,游客能亲身体会到清朝末期中国的衰落,其中展出的文物包括清朝嘉庆皇帝穿过的龙袍、后宫贵妃的头冠、极度奢华的云肩、甚至就连皇帝戴过的扳指也展出了不少。

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究竟要落魄到何种境地,才会连这些老祖宗的贴身物品都保护不了,除了皇室的奢侈的衣物外,各种精美的瓷器也在告诉世人,古时的中国拥有何等灿烂的文化。

其中最让人痛心疾首的,莫过于该馆展出的《南京条约》原件,这是开启近代中国百年苦难的耻辱,如今就放在大英博物馆供世人观看,凡是看见这个条约的中国人,心里无不是五味杂陈的状态。

但这也警示着后人,勿忘国耻!

其实展出的除了清朝时期的文物外,还有不少其他朝代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了明朝时期的琉璃砖、元朝时期的青花大卫花瓶、我国国宝级文物唐三彩、宋朝的汝窑瓷器等等。

这些文物的精美程度让人看了无不瞠目结舌,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全中国最好的文物,并不在故宫,而是在西半球的大英博物馆。

这对我们而言,不是耻辱是什么?

可却有人认为,我国的文物在英国被保护得很好,这是真的吗?

频繁被盗的文物

也是在去年的8月底,英国媒体就曝出了一则重大消息,大英博物馆中有大约2000多件文物被人盗走,据了解,这些文物不是在短时间内消失的,而是在很长时间内丢失。

简而言之就是,大英博物馆内部出现了盗贼,他们将珍藏的文物盗走后,又在一些网站上以极低的价格售卖,事件被曝光后,英国政府是如何处理的呢?

答案就是,他们仅仅是一位文物界的专家辞职,还有一位不知名的工作人员,至于那些丢失的文物去往何处?盗卖文物的窃贼有没有抓到?后续的处理工作什么的,事到如今一点消息也没有。

毕竟,这伙窃贼盗卖的文物又不是他们自己国家的,怎么着一点也不心疼,由此可见,所谓的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被保护得很好,完全是无稽之谈。

同时,英国《独立报》披露的消息,大英博物馆内部的安全保护措施极其不合理,许多珍贵的文物,被毫无规律地放在同一间储藏室里,而这些存放文物的储藏室,虽然有报警系统,但是却连一个监控都没有。

以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为例,在没被送往英国前,明明保存得还算完好,然而英国那边所谓的“美术画师”压根就不了解中国古画该如何存放。

于是他们将这张价值连城的古画切割成了几块,按“日式折屏手法”裱了起来,严重损坏了其价值,最终还是找到了来自中国的古画修复大师,才勉强得到修复,原有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而且随着这些报警系统的老化,其内部文物的安全能否有保障,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担忧,纷纷要求英国归还每个国家的文物,但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那么这些来自其他国家的珍贵国宝,还有重回故土的机会吗?

文物追回,任重道远

就目前而言,文物流失严重这事儿,不仅发生在中国,像埃及、印度、希腊等有着辉煌文化历史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而国际社会对此也很重视。

为此国际社会还出台了不少保护文物被非法贩卖的法律法规,而且受英国殖民伤害最深的几个国家,纷纷要求英国归还文物,但难度依旧不小。

因为国际社会出台的这些法律和公约,对英国而言,压根就没啥约束力,反倒是面对其他国家的声讨时,他们搬出的却是自己国家的法律,大英博物馆作为公共机构,没有权利出售文物,所谓的归还自然就无从谈起。

当今世界上,许多老牌殖民国家,已经开始陆续归还他国文物,以法国为例,自马克龙上台后,该国就开始陆续归还曾被殖民的非洲国家的文物。

在2020年的时候,法国国会投票通过了归还尼日利亚流失文物的议案,2021年,荷兰也向印尼政府以及斯里兰卡归还文物。

我国在多年的努力以及国力日益强盛的当下,也追回了不少流落在外的文物,同时还和美国、意大利、瑞士以及欧洲多个国家达成相关协定,逐步合理合法地将原本就属于我国的宝物慢慢收回。

然而在这种文明间的对话协商之下,英国人对于归还文物这件事表现得无动于衷,全然背离了时代的潮流,那么英国人为何宁可背负骂名也不愿归还文物呢?

答案也很简单,首先是他们殖民时期就积攒下来的“优越感”在作祟,但这种殖民者心态,显然与当今文明世界相悖。

再就是,这些文物堆积出来的大英博物馆,能给他们带来不菲的门票收入,以2013年的数据来看,大英博物馆每年光门票、赞助、租赁以及零售,就能赚取约1亿英镑的收入。

手里捏着这么一块肥肉,怎么可能舍得丢掉呢?在利益面前,这些殖民帝国可不想再和所谓的文明挂钩。

结语

虽然目前想追回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还需要很长时间,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崛起,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宝物,重回故土。

参考:

中国新闻网 :

钱江晚报 :

澎湃新闻 :

极目新闻 :《“没有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2023-09-02

江西日报 :《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2023-08-28

界面新闻 :《「图集」拥有超2.3万件中国文物:镜头下,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 2023-08-29

湖南日报 :《周末·历史丨请归还!三问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从何来?》 2023-09-02

中工网 :《宝贝回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15万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2024-04-18

0 阅读:0

大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