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志丹公安:他们是候鸟迁徙路上的守护者

陕西警方 2024-03-13 11:36:22

志丹县位于延安北部,系刘志丹将军故里,被誉为红色革命之都又称“红都志丹”,全县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0余种,其中兽类30余种、鸟类80余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2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猫头鹰、豹猫、赤狐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苍鹭、大白鹭、绿头鸭等9种;国家保护有益、有经济和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野猪、草兔、黄鼬、灰喜鹊等120余种,多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延安头条#

为进一步保护候鸟迁徙安全加强对候鸟等野生动物及种群栖息地、停歇地的安全保障,志丹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加大对候鸟迁徙通道重点区域的巡查守护。严打非法狩猎等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日常巡护力度,深入开展春季保护候鸟专项检查,加大白鹳、黑鹳、苍鹭等候鸟栖息地等主要分布区和集群活动区域的巡护、隐患排查,对非法捕捉、运输候鸟的行为做好充足防范,守好它们的“回家路”,确保春季候鸟迁徙北归安全。

多措并举守护候鸟迁徙“保护伞”。

志丹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采取两个专项行动护航北飞,以“三清”除隐患,全力开展“清网清套清夹”专项行动,组织警力加强对王尧库区、永宁石畔等候鸟繁殖地集群活动区域开展巡护和检查,清除非法猎捕工具,严防使用诱饵进行网捕、猎夹、猎套等恶劣手段乱捕滥猎过境和回归栖息地鸟类的活动;制止不文明观鸟、拍鸟行为,防止人为干扰候鸟迁徙;加强动态监测,规范受伤候鸟救护。二月份以来查扣兽夹猎套27个,查扣弹弓2个。先后成功救助2只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经救治后重返大自然。

动态监测拧紧候鸟迁徙“安全阀”

在候鸟主要迁飞通道,持续开展种群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迁飞候鸟种群变化、依法依规开展候鸟救护活动;在候鸟迁徙重要集结地不定期投放谷梁,确保候鸟在迁徙途中所需能量的补充,通过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材料,加大候鸟保护宣传力度,并向群众讲解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鸟类生存环境中,形成警民共护、善待野生动物的合力保障。

广泛宣传织密候鸟迁徙“护飞网”

不断加大宣传普及覆盖面,特别是对宠物市场、餐饮从业人员和网络平台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悬挂宣传条幅,针对候鸟栖息的周边牧户、过往车辆司驾人员口头宣讲、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群众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保护候鸟的法律法规,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同时民警发放警民联系卡,告知群众对发现的受伤、生病、体力不支的候鸟要第一时间和公安机关联系,及时予以救助

每年3月至5月,到这里育雏的候鸟逐渐增多,看着这些‘客人’自由翱翔、安然过冬,我们感到很欣慰。森林警察大队民警说。

0 阅读:3